我们都需要一个节奏来收放自己
工作的事情,总是在顺心和不顺心之中交错着进行。看着文字入神,盯着数据发呆。
都说我们需要一个节奏来让自己灵动与收放自如起来,是这样道理。工作不是生活,生活也不是工作,二者需要很好的协调好。目前还未做到这一点,一个异部门的合作伙伴,每天加班到很晚,设计的苦逼我是能够理解的,不过这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力范畴,大家之间偶尔打调侃与打趣,成了最大的释放与自由。
昨天晚上临睡前,在每天凌晨固定推送文章的《世相》里,看到关于节奏的相关描述:
对人和事业而言,在适当时机找到和放弃节奏都至关重要。
“一旦把握住了节奏,只需维持即可。”这是村上春树谈跑步,以及由跑步推及人生时说的。
节奏,如同世界观方法论的小分支,肢解着一部分的生命有机体与思想凝聚物。
对于工作,我们通过实习,经过试用,参加培训,被动学习,主动吸收等等的一些过程,来了解它的相关特点与要求,以及自己的适应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通过前人的指点和自己的体会,来建立一个理论框架与行为体系,明晓何时该进行何种工作,出现了状况如何解决等。工作繁多蜂拥而至的时候,选择重要紧急的优先处理;工作清闲门可罗雀的时候,选择重要不紧急的进行积累。
不断的敲打与碰撞,如同一个人在录音室里持续的练习,直到找到合适的节奏,可以不由自主,随心所欲的敲打出想要的旋律。
为什么不再一个人生活,因为相互习惯和纯粹的决心。因为喜欢两个人。
也是前几天在简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作者通过两个故事来阐述,一个人为什么要结束单身,为什么选择两个人一起生活。
这个问题也可以归结到节奏上来,节奏,可以理解成习惯的另一种说法。
从琐碎的家长式家庭生活中进入高中、大学的小集体式同龄生活,是一种节奏的转化。生活的转变让我们适应这些变化,适应不那么依靠他人,保持独立的同时融入小集体。这样的小集体生活,相比普通家庭里的不自由,已经解放了很多:可以通宵自由的玩游戏,慵懒的睡上一天(如果没有课或者不想上课的前提下)。可以把狂欢无限的放大把孤独无限的缩小。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被放到第一位,是在第一课上黑板上写下的,是被用来教导与需要学习的。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渐渐增多之后,在痴迷与沉浸的那些活动、会议里,自己一直炫耀与引以为豪的“集体首位”理念,现在突然被击打的粉身碎骨,怎么都无法拼凑起来的感觉。
没有独处的空间,不够自由,也有很多人选择一个人独处,或许更多的人是选择寻找寄托——从运动到读书,从宠物到恋人,从旅游到社团,总不想也不愿自己一个人。
一直在小集体式生活的节奏中平复与回荡,像是固定航线飞行的飞行员,云端风景从第一次一览无余的激动不已到之后双眼无光的平淡如水。人生需要起伏,节奏需要更换,这样的波澜才是应有的状态。
这是一个人过的第几年呢?有本书是《一个人住的第三年》,最近又有《练习一个人》新书上市。
身边有不同的社交圈子,生活的也是波澜不惊有滋有味,一个人去锻炼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漫步一个人去发呆,一个人去快乐一个人去悲伤一个人去自由一个人去孤独,却也少了点什么。
为什么不愿为一个人改变而做出改变?从小集体式的生活节奏中跳出来到一个人,又从一个人的的节奏中适应两个人。两个人相互的依靠也好,独立灵魂的相伴也好,总是不那么的孤单与乱想,开始规划未来,开始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恋人之间的酸甜苦辣。
刚好在看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样一本书信集,爱恋与追逐,每封信的开头都是“你好哇,李银河”,每封信的结尾都是“祝你愉快”之类的话语。让我觉得真实有趣,尤其是开头,都能感受到他的亲切与欣喜。语言会夸大一部分情绪,同时也是比行动的表达更贴切的一种抒发。
一个人开始喜欢另一个人,开始习惯另一个人,就会真的选择进入两个人生活的节奏中了吧。习惯,是一个可怕的事情,习惯了有人陪你说晚安之后,突然有一天那个人离开了,节奏乱了拍,人也会因此乱了阵脚失了方寸。直到自己把节奏调整好以及适应新的节奏,才能继续的前进。
乔布斯说:“人们被卡在这些固有的形式中,就像唱片中某一段固定的凹槽,他们永远无法摆脱出来。当然,有些人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有一颗孩子般的心,可惜这样的人太稀少了。”
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收放自如的击打下去,总不会太差的。
题图:Janne Iivonen,Brighton, United Kingdom
抱歉的注释:
修改于8月14日。文章果然应该一气呵成,修改的时候都找不到感觉了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