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原本应该在节前就发出来的推送。
但是我得了正常人类都会得的一种病:拖延症。
所以一首“早知道是这样,如梦一场”送给我自己
说回正题。
首先恭喜《沙丘》在上周的奥斯卡斩获这些大奖:
最佳摄影
最佳视觉效果
最佳原创配乐
最佳音效
最佳剪辑
最佳艺术指导
一次斩获六项大奖,足以见证奥斯卡对《沙丘》的认可。
但是,这些奖项都集中在视觉和听觉领域,奥斯卡最重量级的奖项比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花落别家。
这也说明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沙丘》艺术性有余而故事性/观影性太差(只针对电影,与原著无关)。
网上对沙丘的评分也是两极分化:原著党觉得电影很棒;没看过原著的普通观影人除了感叹下甜茶真帅,剩下的吐槽占多。
沙丘上映的时候我是抱着很大的期待去电影院看的(没看过原著),但是一部电影下来,部分画面+音效让我极度生理不适。
要不是期待很高,勒令自己看完,我可能真的会中途逃走。
01
—
贴合原著还是毛骨悚然?
先简单说说配乐吧。
《沙丘》配乐是大师级的,德国传奇作曲家汉斯·季默操刀。
网上对他的配乐是一边倒的夸赞,史诗级、贴合原著、宏大叙事。
但对于我,一个之前没看过原著的普通观影者,就是四个大字:毛骨悚然。
有人说了,毛骨悚然就对了,这是贴合剧情,根据情节变化烘托氛围,多棒。
是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没错。
但当我坐在电影院里,想欣赏到的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我期待的是一个起伏跌宕的沉浸式观影旅程。我希望它有平静,有紧张,忧郁或者欢乐,都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可我得到的,是一阵一阵的阴森,恐怖,汗毛竖立,然后不断重复加强这一过程。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本人,真的挺偏爱这种“阴间”音乐的,不仅是在《沙丘》,他的另一部成名作品《降临》,我专门找来看了,配乐基本也是这种风格。
所以接下来就要说到维伦纽瓦强烈的个人风格:对“巨大沉默物体”的偏爱。
02
—
巨大沉默物体
关于巨大沉默物体(BDO:Big Dumb Object),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科幻小说里通常出现的一类对象:巨大的、神秘的、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物体。
这些物体通常并非人类制造,而是由外星人制造。
我觉得,这个解释可以换个说法:
电影里通常出现的,由人类想象出来的,体积巨大的,情绪沉默的,氛围阴森的,令人战栗的一类物体。
维伦纽瓦这个导演,对巨大沉默物体有着明显的偏爱,在电影《降临》里:
在电影《沙丘》里:
在电影《银翼杀手2049》里:
很显然,“巨大沉默物体“会给看的人带来视觉上的强烈不适感+震撼感,再配合音效和环境氛围,能够引发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那种所谓的“异域感”、“未来感”,从而(在某些人的观点里)贴合科幻片的设定,形成(某些人认为的)”史诗感“。
03
—
是宏大叙事还是精神污染
那么这种因视觉震撼,姑且称为震撼吧,引发的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适到底是不是就能够成就科幻电影的宏大叙事目的?
见仁见智。
巨大沉默物体是走向宏大叙事,还是精神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创作者本身的审美认知的。
所以豆瓣有个网友的评论我深以为然👇
不管怎么样,电影是美的艺术,不是丑的艺术。
《沙丘》的哈克南男爵,不知道恶心到了多少人?
(我特意找了一张不那么恶心的图,以免造成读者身心不适)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大概剧情是:主角小男孩有一种超能力,每次打雷闪电,他就会长大,吸收雷电的能力,拥有更强大的体魄,同时也变得更丑,离他的“人性”更远,离“怪物”更近。
可是随着他每一次雷电之夜的变身,随着他逐渐变成一个怪物,他的所有小伙伴都远离了他。
多年后,我已经记不清剧情了,可是每次男孩变身成怪物的画面,依然能在我脑海回放。
我的童年阴影。
04
—
《沙丘》导演的审美偏好,终究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欢,因此也导致在粉丝们心中“封神”的该片在豆瓣只有7.7分。
也有人说:
幸亏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欢。
作为一个正常审美的普通人,我还是希望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是感动、紧张刺激、欢乐、温情、思考等等人类隽永的感情。
而不是想要拔腿就跑。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