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是玩伴是闺密是哥们儿?闺密哥们儿自然是很好的朋友,但玩伴儿却不尽然,不过是一起玩耍的伙伴,玩儿了也许就散了,消失在人海形同陌路。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一个组的同学说说笑笑就是朋友,一个班的同学见面微笑就是朋友,一个学校的同学放学路上相逢便是朋友,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交友广泛。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小学的朋友上了初中就不再联系了,初中的朋友上了高中就不再联系了,高中的朋友上了大学就不再联系了。竟然没有一个保持着长久的联系,我开始怀疑自己交友的能力。会不会是我与人交往不够真诚?会不会是我总是自以为是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会不会是我讲话无聊、思想空泛、毫无想法?我不明白。
其实我从未孤单过。虽然以前的“朋友”已经不再联系了,但我现在又有了新的“朋友”。我们寝室四个总是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八卦,一起睡到太阳晒屁股也一个都不想起。我很喜欢我的室友们,她们或体贴,或幽默,或者充满了才情,有她们的陪伴我的大学时光是幸福而充实的。她们更像家人,因为此生有缘而得以相聚相爱。
但我开始担忧,大学毕业我们是不是也会相忘于江湖,和我以前的“朋友”一样消失在人海,断了联系。我渴望一段长久的友谊,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像巴金和冰心,像何炅和谢娜。朋友出了远门我打电话问候不会无话可说,她会寄明信片给我与我分享远方的风光美景,朋友遇到烦心事儿愿意与我倾述而我就算不能给出好的建议也能与之共情。年少时相识,白发苍苍仍相知,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我害怕自己没有这份幸运。
所以我常常思考朋友是什么?我开始观察我身边那些长久的友谊或者明明没有交集却突然相见恨晚的情谊。终于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共同点,通常是共同的兴趣爱好。如果两个人有一样的性格,他们或许还无法成为朋友,比如两个脾气火爆的人遇事吵起来谁都不肯让步打到医院,怕是从此结下了梁子。但如果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那就不一样了,比如两个人都爱养花,见面可以聊如何养好一棵香雪兰,打电话可以关心对方的海棠开得好吗,如果好还可以邀请对方共进晚餐随便欣赏自己的杰作。花有花期但友谊长青,因为花谢了还有来年的樱花之约。
反省自身,我还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反观我的朋友,她们有的喜欢摄影,春光明媚约着一起去油菜花香里捕捉美丽;有的喜欢美食,天气大好出去吃顿好的庆祝,天气阴霾出去吃顿好的就会开心;有的喜欢相声,自己在青岛也要一次次的攒钱去西安听苗圃王声的相声。起初以为她是一个人,原来那里还有她在网上认识的来自祖国各地的喜欢青曲社的小伙伴们。我跟着她去过一次西安,去听相声,我看她们滔滔不绝、心花怒放,便问她“你们认识多久了?”。
她说:“这是第一次见。”
兴趣就是有这么大的向心力。无论距离,无论时间,无论性别,都无法阻挡彼此成为朋友。像蒲公英的种子被播种到世界各地,等长大了也想借着风的力量寻找彼此。曾经有段时间我想努力培养一个兴趣以找到一个一生的挚友:我开始绘画,可是画的乱七八糟心里也乱七八糟;我开始唱歌,从小五音不全竟然有这样的可嘉的勇气,但这也确实不是我的兴趣;我开始学轮滑,可是住在七楼每天提着轮滑鞋下去着实困难,但这或许也只是一个想要放弃的借口。
现在想想,朋友和兴趣其实
没有因果关系,不是因为你有了兴趣才能有朋友,也不是因为你有了朋友才产生了兴趣。我不能奢望埋下一颗种子就必定能长出一棵参天大树,人应该有兴趣,但应该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比如真正爱画的人提笔时心应该是最宁静的而不像我这般烦躁,爱钓鱼的人在河边守一天丝毫不会乏味反而乐此不疲。人应该有朋友,但也讲究一个“缘”字:你们恰好喜欢了同一个东西又恰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
“朋”,双月也。或许是纪念两个喜欢赏月之人对酒当歌的情意吧。人生还很长,我相信我终能找到我喜欢的人和物,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