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我们这个时代,是到处都是“大书”的年代。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读完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之后,感觉有用的部分其实不多。
我常想,如果有人能摘抄出书中的精华部分,“大书”变“小书”,自己参看后——
-a,有用有趣,不妨找来原著,再细细品读。
-b,不感兴趣,花了一点时间,也无伤大雅。
于是有了这个“简读系列”。
为了防止失去初心,我设定了几个原则:
①精:尽量缩减内容,只留精要部分。
②信:尽量摘抄原文,保持作者原意。
③原:采用原文目录,保持原书逻辑。
④注:标明感想注释,防止影响读者。
《华为时间管理法》
自省法则、目标法则、方圆法则、四象限法则、精简法则、韵律法则和80/20法则
0.前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有效的时间管理无论是针对自身的工作,还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中人与事的时间管理,都是意识和方法的高度融合,它需要我们在运用时间的有效性上进行系统的反思。
在意识方面,其实很多人还是比较欠缺的。时间具有隐蔽性,它并不是可见的。
所以,很多人对待时间管理的态度是漫不经心的——这并不是说他们认识不到时间管理的重要而是他们在复杂的事务面前,极其容易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更为直接的问题。
例如,组织管理者可能更关心员工的执行力、目标成效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而不是着力于去解决领导力的提升、绩效改善、目标沟通、纪律执行之类的问题。
我们习惯性地陷入到烦琐的事务中
我们很自然地会发现,在职业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未必一定就是那个最勤勉的人。反过来的道理也成立:组织中最勤勉的那个人,也未必一定是最出色的人。这中间的差异就在于,有效地管理时间能够增加单位时间的收益,在同等的时间投入上他们可能产生多倍的收获。
JIn:绩效公式=??x??,做乘法,不做加法。
1.自省法则
在现实工作中,并非每个人的时间都得到了有效使用:
未被意识的时间浪费,对时间管理存在某些心理障碍,不清楚自己的时间被用在了何处,因负面情绪因素导致时间利用率低下……
而在华为,这些问题一直被人们作为自省过程中的重点被紧紧关注着。
🚩准确判断自己当下的时间管理状态,并培养较强的时间管理意识,这也正是自我时间管理实践的第一步。
6种时间浪费
1) 效率不彰的时间浪费:
做事的时间可缩短而实际上未被缩短,就是“效率不彰”。
Jin:目的明确,言简意赅,集中处理问题,则可省下不少时间。
2) 不珍惜小额时间的时间浪费:
Jin:不以空等浪费时间。现实中,总会出现等待他人的情况,必要利用这些时间,不要空等。也不要安排不合理的需要耗时较长的工作,打断后重新续上也要花时间。最好用来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现代人人手一部手机,不妨试着在手机备忘录中记录点什么,处理待办清单。
3)情绪不佳的时间浪费:
事情不顺利或失败时,使我们生气、惋惜、愧疚、后悔,若不及时控制这些消极情绪,及早转换心情,会在情绪上浪费许多时间,拉长了做事的时间。
4)不专心的时间浪费:
若做事一直不能静心,易被琐事分散注意力,时间很快流逝,结果一事无成。例如,有些人工作时喜欢闲聊,这就是分心的表现。
5)包揽工作的时间浪费:
自以为万能的工作者常会干涉及指导他人(别人并未向他求助),或将他人的工作任务揽到自己身上,结果把自己累得半死,同时也剥夺了他人尝试及修正的机会。
6)随意出借时间的浪费:
当他人请求帮忙时,许多人既不甘为人跑腿,又担心说“不”会“得罪”人,只好任人掠夺自己的时间。
时间浪费的原因
原因1:工作计划不足
计划编制得越是周密、完整,那么任务执行起来就越是顺利、快捷。
原因2:组织工作不当
组织工作不当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如工作内容重复、事必躬亲、沟通不良、工作时断时续。
- 接受请托:
接受请托前先问自己:这种请托属于我的职责范围内吗?对实现目标有帮助吗?如果接受它,我将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不接受它,我又需承担什么后果?经过这一番“成本—效益分析”后,再行取舍。 - 利用资源:
从相关部门或人员手中获取所需的资料,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例如,如果想了解其产品的设计缺陷而进行下一步改进,不妨直接与设计者沟通。 - 授权:
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不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浪费精力。身为管理者角色的人员,还应学会适当授权,给自己更多宽松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决策。
原因3:时间控制不力
在时间管理上最大的恶习就是拖延时间。在时间控制方面人们容易陷入某些陷阱,如:习惯于拖延时间,不擅处理不速之客或电话的打扰或被泛滥的“会议病”困扰。
原因4:整理整顿欠佳
办公空间的杂乱无章与办公空间的大小无关,因为杂乱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一个缺少条理的人会让小的办公室变得杂乱无章,即使为之更换大的办公室,效果也是一样。
华为将5S作为最为主要的管理助手。无论是办公室还是车间,各种用品均需摆放整齐,准确标志,做到一目了然。
原因5:进取意识不强
某些人白白浪费工作时间,自身却毫无感觉,个人态度消极、做事拖拉、找借口推托工作、做白日梦、工作中闲聊,而造成这类表现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其个人缺乏进取意识、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我们对时间的感觉不应始终处于迟钝状态,觉得时间可有可无,不愿面对工作中的具体事务,而应时刻自我反省,找到自己时间管理失利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避免我们因丧失极为宝贵的机会而被淘汰!
与时间管理有关的、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3个,即确定自己的价值、争取掌控权及清楚自己的能力。
华为高级副总裁徐直军这样说道:“一个给自己高度评价的人会高效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知道自己时间的价值!”
可逆性原则表明,情感和行为是互相影响的。如果行为者有某种情感,他将做出与这种情感一致的行为。
🚩Jin:首先要觉得自己的时间是宝贵的。没有这一前提,你是不会珍惜自己的时间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们是否自信能够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这是一种自我效能的体现。在现实工作中,当行为者擅长做某事时,他会感受到积极的自我效能。而且,当他的自我效能感越强烈,其使用时间的能力就会越强,完成的任务也会越多。也就是说,自我效能的感受会影响人们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
- 保持快节奏:当一个人加快行动步骤而不是维持平常的节奏时,他将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这令人感到惊奇。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继续强迫自己更努力、更快速地工作,他将更加自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
-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缺乏主见的人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确定最重要的那个任务:判断一件事情是否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对目标的实现有益。
基于性格的时间管理
所谓“掌握自己的时间”,就是最好地体验自己的工作生活。因此,无论怎样为自己设定目标,定立时间表,都应依照自己的性格来管理时间,这样让每天的工作时间才能真正构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最常见的性格有CSMP四型(即能力型Cholerio、活跃型Sanguine、完善型Melancholy、平稳型Phlegmatic),每种性格的个体因其性格特征,而对时间管理上有着独特的需求,自然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表现。
能力型员工的时间管理
能力型的员工乐于在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具有合理分配时间、调节工作目标的能力,比其他性格的员工更能及时地做出决定,并以坚定的意志力和工作能力付诸实施。但是,他们总是充满时间紧迫感,对其而言,每件事都是最紧要的事,必须立刻完成。于是,他们会因承担的事情多得无法兼顾,而使得所有计划停滞在不同阶段,最终无一完成。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对于能力型员工,在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工作的重点。他们应将重点集中于少数任务上,清楚当前要做的是“这件事”,而不是“全部事情”。一旦他们将分散的精力加以集中,并投注于重点目标上,将取得惊人的效率。活跃型员工的时间管理
活跃型员工善于应付紧迫事件,多采取“尝试”的方式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来迅速地处理危机,这让他们产生兴奋感。但他们的意识里不存在时间观念,对时间缺乏完整规划,往往不能给工作任务一个已确定的实施方案,随时可能改变实施方向;又因做事时不区分轻重缓急,故而他们做事往往不能善始善终。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对于活跃型员工而言,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明确方向,找准目标,明确“这是我认为应该做的”,然后专心完成。活跃型员工拥有的潜力很大,如果他们制订了完善的计划,并约束自己依照计划去执行,他们将取得巨大的成功。完善型员工的时间管理
完善型员工善于分析、研究问题,做出有条理的规划,这一特点使之在时间管理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计划不够完备,为追求完美而花费过多时间进行思考和筹划,导致其缺乏行动力,工作不能尽快开展。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增强行动力是弥补完善型员工性格缺陷的关键。完善型员工应该告诉自己“这是我现在要去做的”,抓住要点并快速付诸行动,不再对细节过分推敲。一旦他们获得行动力,其缜密细致的性格特点会帮助他们高效地完成任务。平稳型员工的时间管理
平稳型员工做事有条理、重效率,寻求最简单的工作方法,以此保证任务的顺利开展。但是,他们往往过分考虑他人的需要,轻易答应他人的请求,最后任务因承诺过多而打乱了自己一贯重视的工作秩序。在时间安排上缺乏主见,也使之不善于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平稳型员工需要学会拒绝一些人和事,清楚自己所需要的,学会关注自身而不仅仅是外来需求,试图为他人提供合理的帮助时,以自己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为前提。这样一来,冷静而平和的平稳型员工才能发挥其性格优势,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2.目标法则
🚩目标越是明确,精力和资源越是聚焦于某一点,时间管理反而会更加有效。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工作的完成期限因被赋予的时间而延长,以至占满整段时间为止。也就是说,我们为某项工作赋予的时间越多,而那项工作完成的速度反而会越慢。
但是,设定最后期限时,也必须保证最后期限的适度——虽然最后期限不能设定得过于宽松,但也切忌盲目追求速度。
3.方圆法则
方圆是确保时间可控的约束性介质,它不仅要求时间管理模式固化,还要求其中蕴含变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工作中,方圆是一种标准和要求。员工在做事时要坚守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因循守旧,员工可以在了解“方圆”、遵循规则的基础上,去寻求新的、正向的突破,这同样是有助于工作效率提高的。通常,🚩方圆法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按计划控制,行为规范,纪律保障,习惯约束与必要的规则突破。
1 计划控制
🚩有人对华为的计划管理归纳为三“要”——目标要远大,计划要细腻,准备要充分。
Jin:合理的目标,合理的计划,合理的控制点。
2 行为规范
一时一事、事至事毕、日事日毕。
利用学习曲线
充分利用时间与动作专家所谓的“学习曲线”——将一组相似的任务放在一起处理可以降低依次处理任务时所需要的时间。在华为,如果必须拨打10或20个电话,或分发这么多份报告,那么有些人会通过利用该学习曲线,将完成每件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降低80%。每当处理其中一个任务时,他都会有所进步,因而在下次完成该任务时他会做得更快更好。
学习曲线只有在反复依次处理类似工作,直至将该任务完成时才有效。这就是“不把任务分散处理”的原因,也是“将任务捆绑处理”的重要原因。
Jin:一次性处理完相似的工作。邮件统一时间处理,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才是待办清单的正确打开方式,任务清单分组。
钓“大鱼”
🚩如果我们抓了1000条小鱼,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满满一桶鱼,但如果我们抓住一条鲸鱼,那么在这一单位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却截然不同。
Jin:做大事,不做小事。
预留足够的时间
预留足够的时间把每件事组织好,花时间出色地完成工作。华为时间管理培训指出,为自己预留出30%的时间来完成工作,你才能为意料之外的困难、延迟或阻碍做好准备。观察生产力较高的人员,我们会发现:他们总会为自己预留一定的时间,以保证每项任务的完美完成。
“事至事毕”是指在着手做一件事时要坚持将它做完。这种行为规范的生成,主要是基于一种心理因素的考虑。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潜意识中对完成任务这件事感到恐惧。但是,完成重要工作却可以释放人们的能量,并增强人们的自尊心。相反,未能完成重要任务或只完成了部分任务,不仅会让人们觉得压力重重,还会耗尽人们的激情和自尊。
🚩“日事日毕”是指当天的事要当天完成。这个观点是由海尔率先提出的,而华为对此毫不犹豫地将其引为己用。
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
基层员工需积极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计划完成情况,并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在华为时间管理培训中,培训师向员工们推荐了以下两种方法,以期员工们通过自我管理来消除懈怠心理。
确定目标: 寻找一个明确、可量化而且能在一定期间内完成的小目标,目标实现后,再向另一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一步步重拾信心,始终保持工作激情。
暂时回避: 暂时把无聊又做不完的工作任务丢在一旁,待恢复迎接挑战的决心之后,再去面对那些剥夺信心的外因。
Jin:这个方法可能不务实。。。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JIn:战略规划不必过于前瞻,3-5年计划即可。10-20年太远了。制定自己的五年计划。
工作节奏过快,会导致任务被草率完成。🚩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长时间高度集中会引起个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而工作节奏过慢,又会导致工作效率偏低。因此,高效率的人懂得如何保持适当的节奏,从而不慌不忙、高效地完成大量工作。
集中精力
🚩任正非的“集中”原则,就是要集中当前可以为我们带来最高收益的天赋和能力。这是提高个人生产力的关键,也是个人战略规划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开始一项任务前要问问自己:“这份工作能为我投入的精力带来最高回报吗?我应在哪些方面集中精力或避免分散精力?”
方圆法则除了要求“方”——遵循规则外,还要求“圆”——寻求突破,游刃有余。如果这个思想被延伸到时间管理上,可以理解为:寻求一种更新的模式,去提高时间利用率,并由此建立新的规则。
4.四象限法则
Jin:重要的不是是否紧急,而是是否重要。因为不紧急总会变为紧急,但不重要却极少变得重要。
优先级5问
任正非有句名言:“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很多人常常遵循最小阻力定律,从琐事做起,认为以后再处理重大任务会更快捷。但是事实上工作的时间越长,琐事似乎越多,在面对最有价值的工作任务时,已无力应对。对此,华为时间管理培训师提出建议:从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开始做起。
Jin:三只青蛙的原理,其实是要事优先。
策略性拖延
确认拖延可以带来好处。
有时适当的拖延有一定的好处。例如,在疲倦、沮丧或者愤怒时,中断工作比勉强继续的效果要好;在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完成某项工作时,可暂时搁置工作,等待条件的成熟;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时,有必要暂时拖延目前的任务,以分清轻重缓急;准备应对危机却感觉很糟糕时,可以暂停应对以进一步做好准备。
选择最高价值的时间使用方法
最高价值的时间使用方法,是源自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Jin:可能不仅仅要考虑工作,还要想想自己的人生。
5.精简法则
🚩时间控制的本质在于工作行为的极简化,“省去”意味着获得了更多的可用时间。
说到精简法则,必然提起“崔西定律”。崔西定律是指任何工作的困难度等于其执行步骤数目的平方。
Jin:为了制定流程,能否精简步骤。
6.韵律法则
华为在时间管理培训中,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法则——“韵律法则”。韵律是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或节奏规律。在时间管理中,韵律法则是指保持多个个体之间工作生活节奏的协调性。
具体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韵律,二是要与他人的韵律相协调。韵律法则将化解大量内部或外部的干扰,保持行为者和他人的工作韵律的协调性,避免对时间造成浪费。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师提出:以下3种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实现韵律和谐。
- 在固定时间开展同类工作
- 将同一类工作任务安排在某个固定时间集中完成。
- 事先明确任务要求
工作任务执行前,一定要明确任务的内容和预期达成的效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要走“直线”,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直接选取为达成任务目标而操作的环节,并且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才能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从而避免因对任务把握不准确而使得任务完成时间过长、工作韵律被打破。
列出共同操作环节
对于可能被人打扰的工作环节,必须提前规划出专门的时间段来处理,并采取防干扰措施,以确保工作不会在执行过程中被迫中断或延误。
如果某些工作环节中需要得到他人协助才能完成,要事先与对方沟通,确认合适的时间段,以免打乱了他人的时间韵律。
工作委派的四个要点:
- 在工作内容上达成共识
- 让员工复述被委派的任务
- 设定截止日期
- 例外管理
例外管理是一种强有力的时间管理工具,实施例外管理可以使员工更高效地与他人合作。如果工作已步入轨道,并按计划进展顺利,例外管理就意味着员工无须向管理者汇报。如果没有收到员工的汇报,管理者即可认为各环节一切进展顺利。任正非曾要求员工:“只有当例外发生,工作无法按时完成,以及不能按预期质量完成时,才必须向上汇报。”他的这种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员工对管理者工作的干扰。
预防和抵抗干扰
电话铃声、站在办公桌旁的同事向我们传达着亟待沟通的信号,而这些沟通信号却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干扰,使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完成工作。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干扰因素。因而,做好预防干扰和抵抗干扰工作成为落实韵律法则的重点。
Jin:在处理事务时,最低限度的接听电话。稍后统一处理未接电话。
7.80/20法则
20%的事务可以取得80%的成效,而花20%的时间做这80%的事务,则是最理想的时间管理。
为要事创造时间
将时间用在重要事情上,才能让自己奔向更大的目标,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放在一边,在自己的时间里却总是充斥着别人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价值很小。所以,不仅要学会用好时间,更要学会为重要的事情创造时间。常用的3种方法是:消减时间损耗,压缩时间量和为时间做必要的投资。
华为人认为“过度的时间损耗是工作的最大敌人”。
工作中除了最重要的事务和日常琐事外,还有一些居于中间的一般性事务。管理者和员工们往往更重视在“最重要”的工作上所采用的处理方法,而忽视了对一般性事务所应用的处理方法。其实,如果能够将这类事务的处理时间加以压缩,可以为要事处理而创造的时间是不容小觑的。这也是我们将压缩时间量作为时间创造方法的主要原因。
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一般性事务的处理时间,华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员工培训。
任正非说:“如果你发觉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那么你必须学会减少你的责任,这样你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就是说,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要学会减掉不重要的责任,以留出时间来完成“简短责任清单”上所列举的重要事项。
因时而异的高效时间辨识
Jin:个人不建议采用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将会固定地在某个时段进入懈怠区。其实这种高效和低效地区域在波动时,并非差距有多么巨大。
Jin: 总结
- 要事优先,要事精简,集中原则,聚焦/专注原则,目标远大。
自省改善(忙到不反思),建立章法,避免干扰。
- 时间都去那儿了?
时间效能=目标影响因素(要事比率)*效率影响因素(推进方法的-耗时程度x 体力x心力x专注程度):
- 用正确的方法作正确的事情。 用投入最少的方法获取最大的成果。
- 🚩要事→常事→琐事→废事(轻易允诺,时间借人)
- 🚩高效=目标正确,方法正确,精力旺盛,心情良好,专心致志。
类比到一场旅行:
目标正确(想去的地方),
方法正确(走什么路线),
精力旺盛(体力足够),
心情良好(心力足够),
专心致志(全情投入,不受打扰,说走就走的旅行,抛开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