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努力想让自己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尽量不被情绪影响,同时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来应对任何事情。
但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这样的状态,而且每当遇到情绪和心理问题,试图通过调整心态和想通来解决问题。
然而过段时间,当这些问题再次席卷而来的时候,就很失落。
常用的方法很无用,还是会不时地被情绪问题困扰,会觉得自己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会感觉自己好挫败。
前几天,我在心理学博主崔庆龙的微博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人的情绪状态总是会有波动起伏,再明智超然的人也会。
我们看待一个人的情绪要像看待一只股票那样,需要长远视角。
人的心境变化有自己的周期,有必然的下坠,也有必然的上扬。
而真正困扰人的是,我们很容易将眼下的痛苦作为对未来的长久预期,从而让自己陷入更加低落和自我怀疑的境地。
这让我重新开始思考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真正想要达到的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我们都想要让自己情绪稳定,甚至避免让自己出现负面情绪。
在试图解决情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理解到底什么是情绪。
关于情绪的定义,心理学界有大概20多种的定义。
目前比较明确的一个定义是:
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内在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简单来说,情绪其实是我们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心理工具,它包含了大脑认知的成分,也涉及我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评价。
昨天看明白老师的文章,他提到和菜头在得到专栏“成年人修炼手册”中对负面情绪有这样一段话:
当你要做事,当你要做出改变,当你要承担责任,当你想要追求自由的时候,你一定会产生海量的负面情绪,这一点难以避免。
对未来不确定,你就会从希望中产生出恐惧来。
对自己不确定,你就会从自信中产生出怀疑来。
对选择不确定,你就会从坚决中生出犹豫来。
对结果不确定,你就会从热情中生出焦虑来。
由此来看,情绪并不是不好的东西,我们也不可能通过某种努力达到没有情绪的状态。
只要我们对自己和外界产生认知和反应,情绪就是我们的一部分。
而我们真正要避免和拒绝的,也不是情绪,而是情绪化,是误以为情绪会带来长期的痛苦和负面影响。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又会想,那到底什么是情绪化?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考机制,一种是感性的“直觉”,一直是理性的“深思熟虑”。
情绪其实就是感性“直觉”的一种,这种直觉的力量很强大,也很危险,原因在于它很快捷省力。
情绪产生,如果我们任由情绪主导,就会失去理性,而被情绪牵引,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误导。
所以,我们害怕的不应该是情绪,而是任由自己的思维被情绪引导,让情绪掌控我们的决策权。
我们的大脑还有一种理性的“深思熟虑”思考机制,简而言之,我们不只有直觉的情绪,还有复杂的思维模式。
当出现任何一种情绪时,我们可以尝试用批判性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不要让自己持续性的陷入到情绪中。
同时进入理性的思考机制,分析这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是对什么需求做出了反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然后利用这种情绪,满足自我没有觉察到的需求。
正好我最近在看《社会心理学》,关于情绪的影响,诸多实验证明:
我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我们易受影响偏差的影响,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性影响,尤其过高地预期自己的痛苦。
而我们对未来情绪的预测会影响我们的决定和判断。
当情绪产生,我们应对情绪、做决定时,很容易将眼下的痛苦作为对未来的长久预期,从而让自己陷入更加低落和自我怀疑的境地。
但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让我们忽视的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比预期更容易适应挫折。
而且,相比轻微的愤怒,重大的消极事件所引发的痛苦持续时间反而更短,原因在于,重大消极事件可以激活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
换句话说,我们自身对于情绪其实是有恢复力的。
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它不过是我们对外界一种即时的内在反应,而我们也没有那么脆弱。
当我们对情绪倾注了过多的注意力和抗拒时,反而会更痛苦。
所以说,我们想要的状态并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我们能控制情绪,不被情绪引导,这我们完全可以用理性的“深思熟虑”思考机制来做到。
我们自身有恢复力,面对产生的情绪,理解自己,不陷入情绪,也不做刻意的调整,向外转移注意力,它们自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