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3:【入则孝】篇
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qìng)。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yí)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tà)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新解:
【入则孝】这篇争议最大了,因为在现代人看来,这里面好多条目表达了父母的绝对权威,和子女的无条件顺从,比如开头几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这种教育下,要么产出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孩子;要么产出叛逆的孩子。而健康的亲子关系,应当是更加平等的,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这话说得也没错,过去时代的亲子关系,确实带有某种“专制”的色彩(我们姑且借用“专制”这个词),而现代的亲子关系,更加强调“平等”,这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是不是“平等”的亲子关系中成长的孩子,就比“专制”的亲子关系中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有出息呢?我不知道答案,理论上似乎是YES,然而理论上的答案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发生在实践领域的。即便平等的原则,在99家都是成功的,单单在我们家,却可能是不如意的。何况什么是“平等”,100个人恐怕有200种答案。
前面我们讲过,在实践领域,中国人不会择其两端,而是采纳一种叫做“中庸之道“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拿亲子关系来说,既要有“平等”的成分,又要有“专制”的成分。如果非要给《弟子规》倡导的亲子关系,贴上”专制“的标签,那么也应当是“温和的专制”。
事实上,抽象地讨论“平等”没有太多意义,如果一定要说“平等”,那么只有灵魂层面才是平等的。现实中亲子之间,无论从血缘,经济,人生阅历,权利义务等方面来观察,都是不平等的。因此,中国人对“平等”的概念不太感冒,更喜欢在操作层面采用“对等”的原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一种“对等”。其实在中国人的眼里,所有的关系都是一种”对等“关系而非”平等“关系,它强调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称,各自管理自己的行为,两边都有约束力,这样的关系,才是健康的、有创造力的,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也正是在“对等”的意义上,我们才不停地强调,家长是这本教材的第一受众。家长理解践行了,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因为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
下面我们就从“对等”的视角来审视《入则孝》这篇所构建的亲子关系。这一篇比较长,我们要分好几次来解读。今天我们先讨论现代人最反感的这几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
设想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你三岁的孩子在客厅里玩耍。孩子突然叫了一声”妈妈“,请问你会有什么反应?
再来,你在厨房里做饭,你三岁的孩子在客厅里玩耍。忽然觉着没有动静了,于是你叫了一声孩子的小名,没有回应,请问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相信你已经理解了”应勿缓“的意义。这是一种”同理心“教育,或者更深一步说,理解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人,即便在寂静无言中,也有人在牵挂着你。
不光是父母呼,谁呼你都要应勿缓,这样才是一个靠谱的人。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发了一条微信给对方,好几个小时没有回应,你不知道对方是没看见还是有意不回,这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失落吗?也许吧。
如果有人在跟你通电话的时候,提前告诉你,我的手机快要没电了,如果中途断了,我到了办公室再给你回电话,我大约还需要一个小时到办公室。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人特靠谱。
能够做到”应勿缓“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一定不会差,他的成功也会是大概率事件。而这种教育,就是在年幼的时候,与父母互动中开始的。
不要把”应勿缓“看成是小枝小节,这背后反映了你的心里有没有别人,更反映了你的底层认知逻辑中是否认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你也许会担心,”应勿缓“的生活会不会很累啊?这是你把”应勿缓“和满足对方的需求混淆了,你可以微信里回复说,“收到你的信息了,我需要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好么?”
即便你心中不想装着太多人,总应当有“父母”的位置吧。古人教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就是强化和父母的关联,剥夺个体自伤自杀的权利,从敬畏自己的生命,延伸到敬畏天上天下所有的生命。现在常有报导青少年自杀事件,这些自杀的孩子,心里有父母吗?这样的惨剧是不是在幼年时”应勿缓“的教育没到位就埋下了种子呢?
父母命,行勿懒。
这里的关键在于“懒”字,以懒来表达意见分歧,叫做阳奉阴违,你希望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阳奉阴违的人吗?
当然,父母命令什么,是个大问题,因为问题太大,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我们假定父母的命令是合情合理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主见又有执行力的人,这就意味着孩子听到父母命的时候,有两种选择:如果你同意,就迅速执行;如果你有疑义,要提出来大家商量。这两种都是好的选择,而拖延是不可取的。
如果希望孩子展示出这样的行为,你就必须示范这样的行为,所以,教育孩子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我们也要再次感恩孩子是我们的天使,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成长。
身在职场上的父母们,如果我要问你们,职场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呢?罗辑思维那个胖子的回答是”靠谱“,靠谱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父母命,行勿懒“就是”靠谱“教育。靠谱是最简单的社会化要求,然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真不多。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
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个社会本质上是有等级结构的,学校里老师就处于更高的层级,职场一定有上下级,在等级结构里如何快乐地生存,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家庭则提供了一个微缩的等级结构,孩子需要在这个结构里学会如何与上级(父母)相处,然后才能走出家庭,走进学校,走上社会。
在等级结构里,一个人必然面临着来自上级的”教“和”责“,我们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教“和”责“呢?
一个聪明的人,会把每一次的”教“和”责“都看成是成长的机会。这给我们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两方面的启发。其一,“教”和“责”是家庭教育的两种手段,所有的“教”和“责”都应当是指向孩子成长的。其二,我们还要观察孩子面对“教”和“责”时的反应,引导孩子把“教”和“责”看成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样可以有效地过滤到“教”和“责”的副作用。
对于”教“,最好的回应就是”敬听“,无论你当下认同不认同“教”的内容,敬听都是好的开始。在敬听的基础上,才会有进一步的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如果你不敬不听,别人就不愿意“教”你了,没人愿意搭理你了,你还奢谈什么成长呢?
对于”责“,最好的回应就是”顺承“,无论你当下认同不认同”责"的内容,顺承都是应当展示的风度。
我理解崇尚个性、崇尚独立的你,看到“顺承”这个词会有本能的反感,如果我现在请你把这种莫名的反感搁置在一边,把“顺承”想象成一种人生智慧,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顺承”可不是逆来顺受。顺是内心和顺,也就是觉察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承是hold住场子,特别是hold住彼此的关系,不因“责”的出现而受到过度伤害。同时,“顺”和“承”也都有顺势而为的意思,是一种“上善若水”般的智慧。
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详细说明一下。
一种情况是你确实犯错了,这时候的“顺”首先是要接纳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给自己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权利,而不是自暴自弃,从一个错误的行为蔓延到人格的自我否定。其次“顺”还有安抚对方的意思,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对方有情绪是正常的,要真诚道歉,让对方那口气顺溜了,后面的事儿才好办。“承”主要体现在行动上,面向未来,采取行动修复双方的关系,hold住了关系场,不因你的错误行为而跌落。同时对你自己来说也是知错就改,既然交了学费了,就得有学习,让你的人生继往开来。
另一种情况是你真受委屈了,这时候内心要和顺,不起纠结,不要被受害者心态抓住了自己。柳传志先生说过,“胸怀都是被委屈撑大的”,受委屈是人生必要的训练。即便是你受委屈了,也并不能说明你的行为一点儿疏漏都没有,毕竟你的行为引发了这样的结果,其中必有值得反省的地方。受了委屈仍然能够“顺承”,那你就是有大格局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敬”和“顺”是态度,“听”和“承”是行为,敬听顺承就是有胸怀,有担当,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负责,无论自己是否有过失,而且时时处处都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
具体到教育孩子,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的动作。第一个层次是,该教育要教育,该责罚要责罚,这里体现了“坚定”的一面。第二个层次是,教育和责罚的同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聆听孩子的辩解,鼓励孩子把心里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这体现了“温和”的一面。结合起来就是“温和而坚定”,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温和的专制”的内涵。
我们要再一次强调,《弟子规》的第一受众是家长。作为父母,你为啥呼,如何命,教什么,因何责,都得有个理由,而且要保持一致性。这都是父母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要谨记在未成年的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天,天的呼命教责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烙下长久的印记,孩子年龄越小,印记越深,有时候深到一辈子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象病毒一样左右着孩子的生活,却又难以觉察。为人父母,任重道远,不可不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