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霞目前在一家书店打工,这工作是一个同专业的学长介绍的,她不想搞砸,书店老板是个浪漫主义者,所以门口挂着风铃,墙壁上安置着各色的艺术品,小霞长想作为老板这样上了年纪的女人,能保持这样的姿态实属不易。老板对待这几个兼职的并不严格,不忙的时候,她最爱的就是和老板讨论讨论那些书里的故事,小霞说不上是个文学爱好者,但绝对是和故事爱好者,对于故事里的爱恨痴缠也是多有研究,看的故事多了,自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理论家。
老板乍一看像是北方女子,一张嘴说话那温柔的劲又像是南方女子,小霞曾经问过老板是哪里人,老板只说是是少数民族,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她也不好多问。
人大抵如此,世间上的人跨过时间,披上一层层的故事。
张小霞觉得自己是没有故事的人,要真说有什么,她的故事便是读故事,这让她有些失望。
一日,进了一些新书,老板让她分类整理,碰巧那日睡眠不足,思维不正,出了好些差错,被老板训了几句,话倒还是客气,只是她脸皮薄,总觉得在其他同事面前不太好意思,本来与同事不怎么熟悉,这下更不好意思与他们说话。
同事中有一个是她的校友,虽说知道是校友,但那人平素脸冷,话少,来了店里便是干活,从不多说一句话,小霞也甚是怵得慌,不敢多加来往。
书店已经开了五年,营业情况基本稳定,老板也不是个生意人,就那么不温不火地经营着。
让她最开始对这个店有特殊感觉的还是一个顾客,这个顾客基本上每周星期六都会泡在书店一整天,然后买一本书回去,起初,她以为是自己善于发现,后来才知道店里的人都认识这个客人,这个客人在店里的老员工间有个昵称叫8点半,因为他每一次来都是8点半,从未错过。
八点半先生还有一个习惯,这是别人没发现的,一定是用一天的时间先看中文翻译版,再买一本外文原著,而外文原著正版通常较贵,那人却是眼也不眨一下就买,大家称之为土豪。小霞第一次和八点半先生交谈是他问她东野圭吾的书在哪,张小霞还纳闷平常他只看哲学书,怎么看起推理小说了,便问他找哪一本,八点半先生问:“哪一本最好?”
“都不错。”
他又问:“那你觉得哪本你最喜欢?”
“只要是好故事我都喜欢。”
八点半先生笑笑,没再问下去,小霞想是不是自己不应该这么回答。
然而下一次八点半先生来的时候又问了她意见,这次她给了具体的书名,但他走的时候,小霞发现买的并不是自己推荐的书,她决定下次还是回答都喜欢吧。
后来因为课程的原因,张小霞换成了晚班,于是很久都没再见到八点半先生,而老板又变得情绪很不稳定,周围人都说是失恋了,她觉得八成是更年期,但她不敢说出来。
老板越来越难搞之后,员工也越来越少,小霞要干的活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没时间在店里看故事,这让她很痛苦。
八点半先生通常下午五点就会离开,只是这天小霞七点上班的时候他却还在,看见她点点头,算是打声招呼。
奇怪的是直到十二点打烊,八点半都没走,店里其他人都走了,张小霞负责锁门,却又不忍心催促,一直在书架边踱来踱去。
也许是意识到她的举动,八点半很快地挑了本书去付钱,临走时对她说了句:“上次你说的书我看了,很不错。”
她笑了笑,不知道回什么,正思考时,那人已经走远了。
之后她又很久没见过八点半。
过了一个月,老板的状况日益严重,大家都怀疑是得了什么怪病。但这时候的老板却最温柔,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训人,每日都是奄奄的,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很爱听别人说,为此,张小霞讲了不少自己听到的故事,大多痴男怨女,爱恨情仇,说是狗血,老板却很爱听,还总爱评上一两句,这就激励她多看故事,多发现故事。
到了暑假,张小霞要回家乡,便向老板告别,那日老板出乎意料的送了十多本书给她,眼神里尽是落寞:“真是可惜,我挺喜欢你讲的故事呢。”
倒是她不好意思起来,忙说感谢之类的话,承诺着放假回来一定还回来上班。
老板欲言又止,就这么分别了。
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老板。
等她再回来时,书店翻新了一些,员工换了几个,老板却变成了八点半,问原来的员工,说是老板回老家修养了,她知道那不是什么怪病,是抑郁症。
新任老板是熟人,对老员工很和气,张小霞算是半个老员工,平日与他交流也多了起来。
不过她还是喜欢八点半这个称呼。
有一次八点半问她:“听说你很会讲故事,我也想听听。”
她却在某一刻想起了老板,一个会听故事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