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是“真的有投资能力这回事,投资是可以学会的”。
但并不是投资收益最高的人就有投资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账户,跟随大盘起伏,大盘升时猛升,大盘跌时猛跌,最后一结算,四舍五入,还比大盘多一些,尤其是牛市顶端结算,比大盘涨幅多几倍——这种情况下,基本无法判断他是“有能力”还是“没能力”。
但如果他的账户,在大盘升时赚钱,盘整时赚钱,下跌时也赚钱或者只是小跌,总之曲线一路向右上角延伸,波动不大,非常平滑,与大盘曲线的形状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不管他的结算收益率是高于大盘,还是低于大盘,我都相信他有“投资能力”。
资能力,最重要的是控制回撤。这句话,我之前已讲过多次。至于投资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当初“海龟派”的创始人理查德·丹尼斯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可以。经他“孵化”的柯蒂斯·费思等“海龟”就是不容置疑的“证据”。
但说实话,在我开始投资的最初几年,曾十分怀疑这个结论。因为那时候自己的业绩总是大起大落,有时翻倍有时腰斩,最多的时候亏过本金的70%+。每当一种模式开始展现“巨大潜力”时,却突然之间就不灵了。所以,我一度认为网上那些关于“持续稳定盈利”的文章都是骗人的。
这个问题很难探讨。体验过的才知道,体验过的才相信。
二、被动交易与主动交易,哪个好?
股市上有一种倾向,就是任何消息都可能被无限、无限放大。人们在夸大了自己的情绪和认知后,却认为掌握了真理。
比如,在这一两年中,老杜曾数次见识了“煤炭见顶”这种颇具冲击力的言论。每一次都言之凿凿,理由充分,但是见了很多次顶却还没跌下来。请注意,我这里并不是讨论当下煤炭是否已经见顶,而是想提醒一下大家,这种现象出现过很多次了,当时你都信以为真,结果如何呢?它真的跌了吗?
再比如,这次的银行股。上周很多很多股友已经给银行股判了死刑,像招商银行这种,更是沦为“垃圾般的存在”。现在来想一想,这不是很过分、很偏激吗?而这样的事情,天天在发生。
相信很多人会同意老杜的观点。但是且慢!你平时不就是那样决策、那样交易的吗?——事后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但事前却总是听风就是雨,凭感觉调仓,人家板块、行业、个股全都没咋的,你脑子里已预演了一生。
由此我就在思考,到底是主动交易好,还是被动交易好?主动交易,在这里是指每天根据各种动态信息去做一些判断,然后做出决策、实施交易;被动交易是指预先设置了交易系统和条件,不管大盘如何变化,静待系统发出交易信号,有信号就操作,没信号就不操作。
从今天的行情来看,恐怕很多人会感叹,“早知道按规则做就好了”。这就是被动交易的胜利。
被动交易,意味着“不相信自己”,意味着把自己的行为关进系统的“笼子”,这是反人性的。所以尽管很多人知道交易系统是怎么回事,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该不该相信自己呢?我相信这是股市中永恒的问题。
三、“长期,不是价值投资的遮羞布”这是昨天在唐朝的公众号上看到的讨论。的确如此。由于原文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我就不赘言了,只是作为一种观点推荐给大家,并建议大家提防那些总是以“长期”为借口掩盖投资失败的人。
四、回测,不是建立系统的好方法
因为老杜有一定的研究精神(注意,只是“精神”,还谈不上“能力”),所以身边的朋友也受到影响,好些朋友在自己开发系统。这是好现象。每一次努力,或早或晚,都会获得回报。但老杜想提醒一点:做回测,不是建立系统的好方法。
一是回测里面包含了太多特定时段的特征与巧合,其结论不一定适合将来的市场,甚至极端情况下可能相反;二是回测里面只有数据,没有实盘操作的一系列思考、感悟、调整、推翻、重构以及信仰、怀疑、坚持、放弃等心理变化,它是一个平面的东西,几乎没有实用价值要建立系统,最好是构建一个或多个组合(比如雪球组合),然后像对待实盘一样对待它们,认认真真操作,认认真真思考,认认真真总结。这样去做,哪怕最后完全失败,也会收获很多“隐形财富”。相信我,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做组合要做多久才能下结论?至少一年半载吧,才能有个初步的猜测性的结论。所以,如果某位朋友将自己刚刚建立的组合拿来征求意见,我恐怕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这不是我有意怠慢,实在是无话可说。
想到和得到之间,是做到。投资这一行,跟大多数行业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