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一个90后妈妈火了!
11月30日,济南一名7岁男孩在回家路上闹脾气,表示自己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坐车了。
妈妈听到后淡定地说,“那你就下车吧”。
男孩真就赌气下车,往家的方向跑。
一开始男孩下车跑的时候,还挺高兴,一边跑一边笑。
可越跑越累,孩子就笑不出来了——不仅哭着往前跑,中间由于体力不支,还摔倒了一次。
最后男孩跑回家大约跑了4公里。
这期间,妈妈一直开车跟在孩子身后,保证孩子的安全。
看着男孩又是哭又是摔倒的,当妈妈的内心自然也不好受。
但是即使心疼,她也没有开口让孩子上车。
“不狠心,他下次还敢跑。”
就这样,妈妈一直在后面跟着孩子,没想到孩子到家就认错了。
“不跑了,太累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虽然孩子跑了4公里,但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孩子并没有埋怨妈妈。
这不恰恰就是最近火爆全网的“反向育儿”的实例吗!?
为此,网友们不仅仅支持妈妈的做法,甚至还纷纷表示,这么做才能让孩子明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纷纷闹闹之中,桃子妈不禁想起前段时间一个让全网哗然的新闻:
11月6日,金华义乌,男子领着2岁男孩过马路。男孩突然耍脾气不走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可男人并没有选择哄孩子,或者把孩子带到安全地带。
反而是独自推着婴儿车往前走,边走边回头看,试图用这方式唤起男孩的害怕。
不过才2岁的孩子,闹起情绪来根本就是不管不顾,直接赖在地上就自顾自地哭了起来。
马路上车来车往,就在男人再一次转身往前走的时候,一辆小货车出现,拐弯朝男孩驶去……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幸运的是,男孩并无大碍,只有一点擦伤。
不幸的是,这起意外本可以避免。
为了给孩子教训而把孩子丢在危险之中,实在是愚蠢至极、自作自受的行为。
错误的反向育儿,一不经意间就会演变成一个家庭的悲剧。
科学的教育,必须坚守一条底线——别把孩子的安全寄托于“幸运”之上。
2
没有底线的不是“教育”,而是“教训”。
最近大热的反向育儿,“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看得各位父母内心澎拜。
然而,所有的教育方法若是失去了底线,便容易过犹不及,反倒成了反噬家长的“教训”。
之前,就有一位家长因为孩子不听话,一时气不过自己骑车走,徒留孩子在后面跑着追着。
这可是在马路上啊!
意外可能下一秒便来临。
哪怕孩子的言行实在让人生气,家长也不能把孩子的安全也赌上。
教育孩子不能不分场合、不讲究方式:
“让孩子害怕”只会耗损孩子的安全感;而放任无知的孩子在外,更会增加危险的几率。
5月初,上海一位妈妈采用同样的方法,想给5岁儿子一个教训,没想到反过来被孩子狠狠“上了一课”。
当天下午,这位妈妈跟婆婆带着儿子在外面玩耍。
因为儿子不听话,她就拉着孩子奶奶假装离开,躲到附近一棵树下观察儿子反应。
看男孩一直坐在石墩上,婆媳俩以为他不会离开,就放松了警惕,聊起天来。
没想到,再一抬头,孩子不见了。
婆媳俩四处寻找,却始终不见男孩身影,慌乱之下只能报警。
本来只是想吓唬吓唬孩子,结果孩子真丢了。
好在最终民警通过监控找到了孩子。
男孩以为妈妈和奶奶回家了,就凭着记忆,一边找人问路,一边往奶奶家的方向走,一路走回了奶奶家里。
监控里,男孩独自行走的小身影,让人既心酸又后怕。
5岁的娃就懂得找人问路,准确说出家里地址,非常聪明,也很难得。
如果孩子再小一点,根本说不出家里地址呢?
如果碰上不怀好意的人甚至人贩子呢?
如果孩子过马路,自己没注意而正好有车开过来呢……
曾有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儿子去肯德基吃东西。
期间7岁的大儿子吵吵闹闹的一直扔瓶子玩。
她看着大儿子的行为有些生气,就想“教育”一下孩子。
于是,她就带着小儿子去开车。
结果,等她回来找大儿子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不见了!
这下她慌了,赶紧让丈夫去报警,并且联系家人朋友,一起找孩子。
结果劳师动众地找了5个多小时都没找到。
这位妈妈当时都要急疯了,又自责又担心。
好在后来有人在小区里看到了孩子,联系了家长,一家人才团聚。
原来孩子以为妈妈不要他了,自己问路人走了十多公里,回到了自家小区想找妈妈认错。
可回家发现家里没人,又不记得爸妈电话,他就去了同学家里。
见孩子安全回家,妈妈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也吓得不轻、一直自语着:“下次不再这样了,下次不再这样了...”
本想教育一下孩子,谁知反倒教训了自己。
孩子很幸运,走了那么长的路中间没发生什么意外。
可为人父母,万万不该将孩子的安全托付在“幸运”二字上。
相反的,父母把握节奏,在可控范围内,带给孩子更深的思考和体验,才能确保没有遗憾发生的机会。
3
反向教育重在方式,安全为底线。
想让孩子“试错”,家长内心要有一杆秤: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无论何种教育方式,安全这一条底线,永远都不要被一时情绪而淹没。
前段时间,长沙一位妈妈的教育方式获得网友们的点赞。
因为阻止儿子玩手机,6岁的孩子当场发脾气,扬言要吃100个冰淇淋,让妈妈后悔。
妈妈听到孩子的“豪言壮语”,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笑了。
她淡定地给孩子买了100个冰淇淋,给孩子实现“梦想”的机会。
随后还给孩子“吃冰淇淋壮举”做起了解说:
“接下来上场的是湖南长沙的6岁小朋友,他要挑战的是一口气吃一百个冰淇淋!”
“我们看到他非常的努力,非常的强,一口气吃掉一整个!”
孩子见满桌子的冰淇淋,就开心地吃了起来。
只是才吃到第二个,男孩就不太想吃了,他试图让妈妈帮他分担下冰淇淋,被妈妈拒绝了。
而等到吃第三个冰淇淋的时候,孩子直接吃哭了。
“我是你亲生的吗?”
“那我是你亲妈不,你要气死我?”
最后,妈妈见孩子吃的差不多了,也没有继续挖苦孩子,而是温柔地对儿子说:
“咱不冰死自己了行不,好不好?”
孩子闹脾气一事,就这样被妈妈化解了。
她没有发脾气,也没有赌气真的让孩子“冰死”,而是将孩子闹脾气,变成了一场冰淇淋“挑战”。
让孩子知道,其实他要做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反向教育的智慧,不仅仅让孩子体会“苦涩”,还可以预防可见的冲突发生。
有一位妈妈为了不让女儿乱买玩具,给女儿来了一波“预先操作”。
利用爸爸作为反面教材,成功地激发了女儿的正义感。
妈妈:“你爸爸可不乖了,他每次去商场都要买玩具,我都不想带他去了。”
女儿:“看我都不买玩具,我可乖了。”
妈妈:“那你能不能帮妈妈看着爸爸,如果他去商场再要买玩具,你说他好不好。”
女儿:“好。”
妈妈:“那你会不会买呢?”
女儿:“我肯定不会买。”
妈妈内心:呵呵呵,成功激起了女儿的责任心和胜负欲。
爸爸想要进玩具城?她用力想要拉走爸爸;
爸爸拿起个玩具想看?她就一把拿过来放回架子上,嘴巴哄着:“不买,看看,就看看...看看就行,咱不要啊!”
瞬间,拿捏了!
不仅如此,反向育儿还可以是——放下“超人妈妈”的身份,收获一个“超人”孩子!
傅首尔在一档育儿综艺《不要小看我》中,她需要带着一个叫雷雷的孩子爬到山顶。
但是雷雷才走到山脚下就累了,开始崩溃大哭,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继续。
没办法之下,她便开始向雷雷示弱说:
“我累了,爬不动了。你这样哭闹,我还要帮你拿书包。我也很累呀,那你别吵了行不行。”
雷雷听到傅首尔的示弱,咬咬牙说道“行”。
最后不但自己独自爬到了山顶,甚至还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对此,傅首尔表示:“试试对孩子撒娇示弱吧,走进孩子内心,让他自己做选择,你将收获惊喜。”
聪明的妈妈们都懂得借力打力。
“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说的其实没有错。
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适用于所有孩子。
反向教育也只不过是不同的教育方法的总称。
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需要父母自行观察并实践,用心,是唯一要点。
4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娃娃对于每一对父母而言,都来得极其珍贵。
养育孩子的过程,总会有幸福又带有一些挑战的。
无论情绪如何失控、如何暴走,都谨记不要赌上孩子的未来或者生命。
一旦父母不顾轻重地和孩子赌气,最后输的是自己。
育儿这条路很长,多走走远路,有时候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