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个人的父母去世的很早,乡下的房子早就没有人住了,尽管这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了多年,并且也在城市里购买了房,建立了家庭,但是,这个人一直没有卖掉乡下的房子,反而重新翻修了一遍一直托人照料着,有的时候还会回去住上一段时间。
或许有的人很不理解,在城市买房了,何不把乡下房子卖掉。还能有一笔资金。这个人说:你们不懂,乡下的房子,能让我有一种有爱可依的地方,因为那是自己父母住的地方,尽管他们不在了,却有种割不断的亲情。心情不好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它能让我感觉到心里很踏实。
同时,由于房子在乡下,也就更多的粘着亲,连着情。住着老房子周围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街坊邻居,尽管越来越多的老人已经老去了,却能把这份亲情传递下来,即使我现在任何时候回去,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会记得我,并且热情的说一声“回来啦,有空就去家里吃饭”,这些人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让我觉得很亲切,没有把我当成外人,仍然把我当成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份子一样,随时等着我回去。这种亲切和温暖是在外多少钱也挣不回来,在外住多豪华的房子也换不回来的。
看到这个帖子之后,小编的心里是很震动的。想到我自己的父母,照料我们长大,最后自己守着一辈子攒成的家。子女在外面奋斗买房,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偶尔逢年过节回去看看,其实我很难想象父母看着别人家子女回家,然后自己就在房子里盼着自己的子女归来那种情景。
还记得,中秋过节的时候,看过一则新闻,父母以为远在外地的几个子女会回家过节,他们就在家里准备很多的乡里特色产品,结果子女一个也没回来。我想东西浪费事小,父母的一番心意以及对子女的期盼没有得到回应,这种感觉是很心酸的。
小编在这里想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不论多忙,要记得在一个可能是小村庄的地方,还有一群自己爱的重要人,那里才是永远的家,那里有一辈子都斩不断的情。
所以说农村建房不单单是修一幢房子那样简单,更多的是亲情、情感的延续。爱他们就该给他们一个最温暖、最有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