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雪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庄,她家在村庄的东边。村庄外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流。在离她家东边约10米远的小河流经处,建有一座石桥。石桥连接着村庄和村庄外的麦场,小路。父亲说,站在石桥上,就可以看到村庄外面的世界了。映雪小时候经常到石桥附近玩。
小河两边种有许多挺拔的杨树,它们像两排站岗的哨兵,日夜守卫着村庄。每当看到杨树上面嫩芽萌发,叶片吐绿,映雪就知道春天来了。
映雪最喜欢夏季,因为夏季的杨树枝繁叶茂,大人们可以坐在杨树下面乘凉,孩子们也喜欢在杨树下面玩耍。夏日风吹过,杨树叶子就“哗啦啦”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更重要的是,夏季河里会有水自北向南地流过,人们可以在河边洗衣服,喜欢水的孩子们,也可以跳到不太深的河里戏水。但是,父母通常会警告孩子,不能靠近桥洞,因为桥洞里面的水很深,而且,那里水流湍急,一旦掉下去,就极有可能会被淹死。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月是麦子成熟的月份,也是农民格外忙碌的时节。五岁多的映雪每天都看到,很多村里人通过石桥,奔忙于家,田野和麦场之间。映雪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匆忙吃点东西后,就拉上架子车,带着草帽,镰刀等,到田野里收割麦子,然后再用架子车,把割下捆好的麦子拉到麦场进行堆垛或碾压扬场等。他们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回家吃饭。映雪有时会跟着奶奶,经过石桥到麦场为父母送一些水喝。
一天下午,父母正在麦场忙着,奶奶出去串门了。映雪看到门边椅子上放着两件父母穿脏的衣服,就心血来潮,把衣服放进洗脸盆中,又带了一些洗衣粉到河边洗衣服。
那是映雪第一次到河边洗衣服。她看到靠近河岸的水中,浸泡着一些被砍掉的树干。她由于蹲在河边够不着水,就小心翼翼地踩在树干上面,准备蹲下来洗衣服。被水浸泡过的树干很光滑,映雪刚蹲下来就感到脚底打滑,她本能地尖叫了一声,就掉进了河里。
她所掉的位置,正是石桥附近水流湍急的地方。她刚掉下去,一股强大的水流就把她冲进了石桥下面的桥洞。这一幕恰好被一个正经过石桥的大孩子看到,他一边大声呼喊:“映雪掉进桥洞了”,一边跑到麦场去找映雪的父母。
映雪的父母听到喊声后,马上放下手中的农具,狂奔着赶向石桥。父亲赶到后,迅速拨开围观的人群,跳进桥洞,费了一些周折,才把被卡在桥墩处的映雪,从桥洞中抱出来。
映雪当时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她的肚子也因为喝了一些水变得鼓鼓的。父亲急忙把映雪脸朝下,放在她的母亲已经准备好的一口倒着放的锅上面,并开始用双手按压她的背部。母亲一边呼喊映雪的名字,一边掐她的人中穴,其他邻居也纷纷帮忙施救。
过了一会儿,映雪开始向外吐水,大约又过了五分钟,她逐渐苏醒过来,肚子也恢复了正常。父亲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他的背部因为救映雪而被桥墩刮了一道很深的伤口,此刻还在渗血。
映雪休息了一会儿后,看着一直坐在旁边守着她的父亲,愧疚而胆怯地说:“爸,伤口很疼吧。”父亲温和地摸着她的头说:“不疼,你以后可不要再独自到河边去了,更不能踩里面的树干。”映雪使劲点了点头。
这次溺水事件后,村里许多人都说,映雪福大命大。映雪只知道河水很危险,而且,经过这次事件后,她的身体好像变差了。
记忆中,从那之后,她几乎每年都会生几次病,父亲时不时会用架子车拉着她到镇卫生院看病,有时还要用针扎耳朵进行抽血化验。映雪很害怕打针,也吞不下去那些苦苦的药。父亲就会耐心地先用勺子把药片压成粉末倒进碗里,再放上许多白糖,然后加入温开水化开,这样,映雪吃药时就不会觉得很苦了。
时光在杨树叶萌芽吐绿,苍翠欲滴和凋零飘落的变化中流逝。转眼间,映雪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快放寒假时,她的腿上长了一个很大的包,一走路就感觉很疼。
一个周末,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到一天时间,映雪发现,周围已经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她很喜欢雪,特别喜欢听脚踩在雪地上时发出的“嘎吱嘎吱”声。每次下雪,她都会在雪地里开心地走很长时间。这次她却因为腿上长包,不能再去踩雪,她感到有些失落。父亲看出了她的心事,就对她说:“没事,明天我背你去上学踩到雪时,也会有‘嘎吱嘎吱’声,和你自己踩到雪时的声音是一样的。”
第二天父亲背她去上学时,她趴在父亲的背上,认真听父亲踩到雪的声音。开始时,她听到的是轻快的“嘎吱嘎吱”声,快到学校时,她发现声音没那么好听了,就抬起头看父亲。只见父亲的额头上挂着一些汗水,她抽出一只手为父亲擦汗,并对父亲说:“爸,剩下这一段路我自己走,你扶着我就好。”父亲说:“那可不行,你腿上的包会发炎的,那样就会好得更慢。”
虽然映雪小时候物质条件很匮乏,但是,父亲总会想办法让他们开心。他每次到镇上去办事,回来时总会为他们兄妹带一些小礼物,比如,几根油条,一包饼干,几块糖果等。没有太多零食的孩子,偶尔吃到这些微不足道的零食,那种喜悦之情是远胜于现在的孩子吃到麦当劳或肯德基时的心情的。
最让映雪感到开心的事情是,父亲有一次带哥哥到武汉去看病,回来时为她带回了一把天蓝色的小口琴。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精致迷你的乐器,尽管她不能吹出完整的曲子,她还是为自己能够通过口琴发出各种别致的声音,感到欣喜万分,这种欣喜几乎贯穿了她接下来的童年时光。
父亲没有豪言壮语,他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子女的责任和爱,用温和耐心的性格和善良乐观的心态,引导着子女积极顽强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