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谁呢?第一个映入你脑海里的是谁,是谁是谁?只有你自己知道,呵呵。
如果你是一个妈妈(如果是爸爸,称谓自动切换哈),当你的宝贝问你“妈妈,妈妈,我和爸爸,你喜欢谁?”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也许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就是你啊!”,然后,宝贝屁颠屁颠的地跑开。
如果你有两个宝贝,其中一个跑过来问你:“妈妈,妈妈,我和弟弟,你喜欢谁?”你会如何回答,还会毫不犹豫的地回答:“就是宝贝你啊!”,会吗?
如果你也问宝贝同样的问题:“宝贝,妈妈和爸爸,你喜欢谁啊?”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吗,如果不是你期待的答案,你会伤心吗?反正我会,不止一次。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想要一个甜蜜的答案,而且特别希望别人说的答案就是自己。这种生活中的小调剂,温暖和甜蜜。
在没有弟弟以前,我女儿经常问我:“妈妈,我和爸爸,你喜欢谁?”
我会神秘的说:“你猜猜?”
女儿就会拉着我撒娇:“我不知道,快说嘛快说嘛。”
然后我小声的说喜欢她的时候,她真的像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眉飞色舞。
虽然每次都知道我要说什么,还是乐此不疲,过一段时间就要问一次,每次都欢喜雀跃,她为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快乐吧。
后来有了弟弟,她又问我,“妈妈,我和弟弟,你喜欢谁?”
“都喜欢。”
“不行,不行,你要说更喜欢谁?”
“你们都是妈妈的宝贝,我更喜欢谁呢?都喜欢。”
“不行,不行,你要说更喜欢谁?”
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说喜欢她吧,觉得对弟弟不公平,还担心会不会对两个孩子的关系造成影响,其实弟弟还小,什么都不懂,我就告诉她“我想想”,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她听到这个答案没有之前那么兴奋了。后来,她再来问我,我悄悄地说喜欢她,并说这是我们的秘密,她依然很开心。再后来,她不再问了,不知道是长大了,还是感觉到了我的为难,我的伪装她还是感觉到了,没有了那份纯粹的兴奋和喜悦?我希望是前者。
现在想想,真是自己想多了,孩子是活在当下的,只在乎当下的感受,不会有我们担心的那些问题,那些只是我们先入为主,假想出来的而已。
你对每个孩子的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岂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扰乱他们的判断力。如果女儿现在再问我“妈妈,你喜欢谁?”,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你啦”。如果弟弟长大点儿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你啦”,哈哈。
孩子问这样的问题,也就在那么几年,甚至更短,何不让她飞一会儿呢?拥有单纯的快乐是多么美好啊!当下愉悦了就好,即使是谎言。
我也曾像她这样问过她这个问题。
“妈妈和爸爸,你喜欢谁?”
“爸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呃,好吧,我知道了,你喜欢爸爸。”
我本来觉得她会说喜欢我的,满心期待,可是……虽然面带微笑,心里却是酸酸的,爸爸在一边偷笑,呵呵。
绘本《你最喜欢谁?》
感谢这个月悠贝小龄绘本之旅,这次用书是《你最喜欢谁?》,爱的表达方式中的一本。因为要准备绘本之旅,所以一遍遍地品读,因为一遍遍的品读,所以让我想到了以前的种种,回想起那些温暖的画面,幸福满溢。
拓拓最近不管见到谁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谁?”他先后问了妈妈,爸爸,猫咪,奶奶,每个人都悄悄地给他说了一句话,猫咪舔了他的脸。最后奶奶也拿这个问题反问拓拓,拓拓天真无邪地说喜欢隔壁的惠美。
你最喜欢谁?这是个大难题,但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回答就是那么干脆、简单。
读这本书,让人心里暖暖的,熟悉的场景,幸福的日常,不由感叹好幸福的一家子,而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自己。拓拓的答案为什么是惠美呢,这也是幼儿心里成长的必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对家人有一种依恋情绪,当他离开熟识的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绪。而到了一定年龄,幼儿会把对家人的依恋情绪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同龄人身上,这是一种成长的必然。依恋情结转移,这是继亲子依恋、分离焦虑后,儿童心理成长的更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