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写这个系列,是真的想理解诗到底是什么。经常有人说,如果不了解作者和背景,你无法理解一段音乐,那么诗呢?
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边了解背后的人生故事,一边品味这些不是好人写的好诗,
宋之问
诗是真实境遇的写照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是宋之问的代表作,相传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下了这首诗。
但我们让镜头回放一下宋之问之前的人生片断,你再读此诗,对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遭遇与心境又有何感想。
被贬流放:唐睿宗登位,睿宗以宋之问曾经依附二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为罪名,下诏流放宋之问于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
卖友求官:为了仕途不停地倒向不同的政治势力、出卖自己的身边人,向武三思告密、出卖王同皎。
何为情操:为张易之(武则天的面首)捉笔,更夸张的是,为张易之“奉溺器”(端尿盆),
杀甥夺诗:他甥写的好诗,他想占为自有,在遭到拒绝后,竟然杀甥夺诗。《刘宾客嘉话录》中则写得比较详细:“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再来感受一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之间的不同,应该是大大的不同。
李绅
人变了,属于这首诗的心会不会变
悯农二首
看拼音,就知道这两首诗的价值了
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是母亲把他拉扯成人。湖边的渔船,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也许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
生活中底层百姓的辛苦,反复敲击着少年李绅的心,这敲击的声音变成了诗,变成了千古名篇。
但时过境迁,生活变了,李绅当官了,当大官了,生活豪奢浪费,喜欢吃鸡舌,每次吃鸡舌要杀掉三百多只鸡,其余部分,全部扔掉,被宰杀的鸡在院内堆积如山,
李绅家中玉盘珍馐,美人如花,李绅见得太多了,早就麻木了,而这却让刘禹锡(《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的作者)留下了“司空见惯”的成语典故:
高髻云鬟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苏州刺史肠。
李绅为官酷暴,他管辖地很多百姓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的时候,李绅竟然道:“你见过用手捧的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上报。”
一个人变了,是心变了吗,如果心变了,那他的诗一定会变,可是属于这首诗的心会不会变
元稹
诗是心中百转千回的倾吐
元稹少年生性放荡,疾恶如仇,因此官场失意,屡受打击。几经周折之后,变得投机取巧,阿谀奉承,官至宰相,后被挤出朝庭。晚年元稹身委《逍遥篇》,心付《陀头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看破红尘,追忆往昔。寄情于诗。人生本就如戏,元稹的经历本是古今常见的经典影视桥段,但因元稹个人文采飞扬的创作,这一生竟成了世代流传的经典。
元稹出生在河南洛阳,算是个贵族。北魏皇帝拓跋什翼犍的14世孙,因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到了唐朝,这个没落的贵族家里已经是家徒四壁了。
求功名路上,遇表妹,为相会朝隐而出、暮隐而人,每天半夜都如约而会。这是被后人奉为经典的影视桥段。分手时海誓山盟,后又为新人辜负初初恋,带着忏悔,写下了他与崔莺莺的故事,《莺莺传》,这本书也就是《西厢记》的原型。
虽是为当官走裙带关系,可娶到的是佳妻。但有一次,妻子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而元稹毫不在意,照样和朋友出去喝酒。结果,妻子病重未能及时医治,不久后去世,元稹得知后悲痛欲绝,后来写下了下面这首千古绝唱悼亡妻诗《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