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温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回忆上一次看的时候是大二,那时候学校有个VPN6的资源共享网站,于是看了很多很多的电影,那时候没有什么记录,但仍然能记得看这部电影时候的感想是:人性本善,要好好对待每一个人。
这部电影并不长,和很多法国经典电影一样,简短简单但发人深省。故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群因为调皮捣蛋被送到工读学校的男孩子,在一位以音乐关心关爱孩子的老师的教导下,渐渐回归正轨,人生也变得不一样了。
这一次看过一部电影,我竟然不觉得是这位老师多么优秀,多么善良。第二次看,才意识到这部电影里的老师其实都是善良的,只是大家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不同罢了。如果能在少年时代遇到一位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老师想必人生会过得更加自信和顺利吧。可是我们怎么可能每个人都这么幸运,遇到自己的伯乐呢。这部电影再次观看,我的体会是:生活是有惯性的。
我高中时候,2010年前后吧,流行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一直以坏孩子的形象示人,那么你的自我认知也就是如此,你只能依循着坏孩子为非作歹的道路进行你的人生。然而如果你是好孩子呢,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个好孩子,那么你的人生也将依次路线进行下去。之前在豆瓣看过一个广播,太励志了,我存下来放在备忘录里面,偶尔颓废了就看看:“人会陷入负螺旋,比如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绝望;但同样,人也可以陷入正螺旋,试着休整后保持环境整洁、勤于运动、工作上心、注意形象,慢慢地会有很多人称赞、喜欢你,你也会越享受变好的感觉,从而一切更可控、更有动力,甚至毫不费力。不说人脉,自我才是最值得经营的。这是我很迟才明白的道理。”现在不记得发这条广播的人是谁了,但这段话我一直记得,还经常在身边的朋友陷入低谷的时候念给他们听。
再说个我小时候的真实例子吧。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工作忙,妈妈每周去上在职研究生的课,没人管我。这样没人管的孩子优秀的可能性太小了!那时候老师不喜欢我,因为我头发乱蓬蓬,脸脏兮兮的。于是我顺其自然的把自己放在坏孩子那个队伍里面,不完成作业,撒谎……
后来啊,四年级换了班主任,留给我们的一项作业是写“20年后的学校”,我虽然一直不完成作业,不学习,但在父母影响下从小读了不少大人的书籍,于是酷爱写作文,只有作文这项作业我是完成的。于是我写了自己想象中的学校,班主任表示:“惊为天人!”直接把我一个坏孩子“提拔”成了中队长,之后我继续不写作业的时候,我说我忘记带了,这个新班主任她相信了!于是我不好意思了,之后开始听讲,写作业。于是慢慢成为了好孩子。上了初中,本来受郭敬明和可爱淘的影响,傻乎乎的计划着上了初中就要和帅哥谈恋爱的,可是一上初中考了第一名,被老师任命为班长和各种课代表。于是我就又不好意思坏下去了,开始了学霸模式。
因为有自己的亲身体会做验证,我坚信了生活就是惯性的箴言。所以,如果你现在状态很差,不要紧。每天默念“生活只不过是惯性”,一点点将积极进取勤奋认真的状态找回来就好了,形成习惯以后,你就会越来越优秀,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而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如果默念这句话没用了,就拿出一个半小时看看这部电影,告诉自己,这么坏的孩子受到器重后也能改变人生,我当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