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是粘着你
1
很多新手妈妈总是抱怨孩子太粘人,走到哪里都像一块膏药一样粘着自己,自己一点也不自由。如果孩子小时候总是粘着你,那是孩子对你的依恋。
幼年时期孩子的依恋感形成得越稳固,孩子的安全感就会越好。如果这种依恋没有满足,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即使长大之后你看到的是独立的个体,他的内心依然极度的缺乏安全感。
对于几个月大的孩子来说,你给他最大的安全感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他,眼神的交流,温柔的和他说话、轻轻地抚触他,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
2
对于大多数母亲大概都有一种体验,就是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尤其在睡觉之前。我也曾为此头痛不已。每次孩子哭闹的时候就把他抱起来,可是放下他又哭,哄睡的过程会把妈妈累的痛不欲生。
我看到过一本书,里面有一种方法让孩子怎么能自己入睡。大概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并不把他抱起来,只是在旁边温柔地说话,然后离开房间,五分钟之后再进来,逐渐拉长时间,十分钟,十五分钟,直到他不再哭闹,自己睡着。
我想这个方法大概是管用的,因为孩子总会哭累了,自己睡着的嘛。但是我并没有成功的实践这个方法。主要是因为自己心太软,听不得孩子连续撕心裂肺的大哭,那每一秒都像针扎的一样,于我是一种折磨,所以没过几分钟我就冲进去抱起来了,毕竟,这是亲生的,臣妾做不到置之不理啊!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我要让他感受得到,他是被爱着的。很多人告诫新手妈妈,孩子不能总抱着,一哭就抱起来就形成习惯了,以后你哪也去不了,就粘你身上了。有的妈妈说自己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自己上哪里都很自由,孩子一点也不粘着自己,并以此为自豪。你的孩子过早地独立于你,这该是欢喜还是忧呢?
3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50年前,哈罗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把8只恒河猴与母亲隔离开,为他们做了两个代母:一个是胸前有提供奶水装置的铁丝母猴,另一个是柔软的绒布母猴。结果是小猴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剩余的时间都在绒布母猴那里玩耍,困了还在她怀里睡觉,当小猴受到惊吓的时候,都会抱住绒布母猴寻求安全感。
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很好的阐释了幼儿时期的依恋理论,人类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的生理需求之外,还有一种需要触摸的需求,这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安全感,说到底是一种爱的感觉。
爱是有物质属性的,爱是一种柔软的,是一种温暖的,让我们的内心有一种安全感和支撑感。当有了这种安全感作支撑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安心更自由的探索外面的世界。
那些被用来实验的恒河猴很悲惨,铁丝母猴喂养的小猴对牛奶消化不良,经常腹泻。因为在他们吃奶的时候缺少抚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铁丝母猴在场的时候,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恐惧,焦虑不安,根本不会去探索周围,他们长大成年猴之后,也不会懂得照顾自己的孩子。
4
反观到我们人类身上亦是如此。在孤儿院长大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漠,独立。因为在他们婴儿时期,更多的时间是躺在那里,很少有人去抱抱他们,去抚触他们,去和他们有更多的眼神交流和对话。
还记得《欢乐颂》里面的安迪,她对别人的碰触特别的敏感,别人一碰她她就会马上精神紧张,躲避,防御状态,那是因为她小时候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她的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父母的抚触和拥抱,所以会本能的排斥,源于童年时期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内心缺乏的安全感。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是有一种渴望,希望得到亲密的人的拥抱和抚触,无论是爱人还是亲子关系中。很多医院和亲子机构都有给婴儿按摩抚触的项目,那么孩子出生后,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抚触按摩呢?这是因为孩子天生就需要这样一种抚触,充满爱的抚触。在幼年时期,能得到父母的抚触,能够建立一种健康的依恋关系,更可以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
5
从这方面来看,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给于安抚和触摸有利于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的。当他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求关注,是在索取相应的爱,当这一要求得到回应的时候,他就能得到爱的滋养,建立安全感,从而有给于爱的能力。
相反,当这样的要求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母亲忙于其他的事,或者有意的让孩子适应自己独立的能力,美其名曰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适应了这一模式,知道自己哭也得不到母亲的关注和爱的时候,就真的独立了,不哭不闹,冷漠,几岁的孩子就非常淡定。
在外人看来,这孩子早熟,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把自己封闭起来,内心无爱,缺乏安全感,他只能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模式。PS:有些育儿书籍真的是害人匪浅啊。
6
这样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抱着毛绒玩具睡觉,甚至有些孩子在幼儿园睡午觉的时候一定要拿着从家里带来的小毛绒兔子。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一些孩子抱着毛绒玩具,因为这些玩具的柔软,能给他们带来心里的安慰,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还有一些孩子有些其他的癖好,有的孩子喜欢睡觉的时候摸着妈妈的耳朵,有的喜欢摸着妈妈的头发,有的要摸着妈妈身体的某个部位。我一同事说她的小女儿睡觉一定要摸着她穿的那条丝光打底裤才肯睡觉。
这可苦了我那同事,每次一条腿被压得又麻又疼,不敢动弹,稍微一动小家伙就醒了。这种状况不但在妈妈在家的时候,即使妈妈上班了,依然如此。
一次妈妈加班,姥爷把孩子带到家里面,到了睡觉的时候,怎么都不睡,一定要妈妈的滑溜裤子。最后没办法,姥爷骑车跑到妈妈家里拿上那条丝光打底裤回去,才让小家伙得以安静下来。
7
不懂得孩子依恋心理的家长会以为这孩子太烦,这样也太惯着孩子了。其实这不是孩子在故意找你的麻烦,这是她的心理需求,这是她在建立心理的安全感的过程。如果家长此刻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顶多哭闹一阵就过去了,殊不知他的依恋关系也就被破坏掉了。
然而我们太多的家长并不懂得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而硬生生的把这一过程拆散的四分五裂。耐心好一点的家长会给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哄着她,耐心不好的人为孩子在这作妖,一顿训斥,甚至打上一顿,孩子就消停了,甚至说不打孩子不行,不能惯着他这些臭毛病,惯得要上天了。
孩子的每一个表现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孩子的每一次哭闹都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做个评判。
8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被这样对待过的,因为那个年代我们的父母根本不懂得心理学,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待哭闹的孩子。(关于童年的创伤以后会写到这方面的文章)我们不能再把这一模式复制给我们的孩子。
我们大多数人在幼年的成长过程中其实都是缺乏这样的安全感的,所以每当发生一些事情,我们感受到自己被侵犯到的时候,马上就像刺猬一样竖起自己的刺,感觉到别人好像要进攻自己一样,这就是安全感的缺失。
我们已经是成长的受害者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健康和快乐的成长。如果你可以谦卑下来向孩子学习,你会发现其实该教育的是成人,而不是孩子。
PS:刚才去查了一下皮肤饥渴症,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抚触,是来自对安全感和亲密关系的渴望。这是一种需求未满足的状态,就像我们渴了饿了一样,我们的皮肤也有也有这样的需求。该怎么做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享受拥抱和肌肤接触带来的安全和舒适的感觉,去拥抱你的孩子,爱人和家人吧!
作者:诺亚,生长在寒冷北方的温暖女子,外表不坚强,内心不怯懦,经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幸福是争取的。关注情感,关注育儿,关注心灵成长。愿和你在身心灵的道路上一起成长。公众号:心语灵上(ID:xinyuling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