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年,当之无愧的“国剧之光”《长安十二时辰》,早就被吹爆了。
贴合历史的服化道,精致考究的礼仪文化,紧凑的故事剧情,演技在线的主创们,这些亮点,共同缔造了让这部剧拿下豆瓣8.6分的资本。
真要夸这部剧,那是三天三夜都夸不完。
但这部剧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要尽可能还原当时人口上百万的长安城民生原貌。
事实上,它真的办到了。
无数的走心细节,让观众透过屏幕,来了解了那个年代,生活在长安城里的大唐百姓,是如何穿衣吃饭、出行交友。点点滴滴里,它呈现着古代大都市里普通老百姓的生存面貌。
但其中最触动我的一场戏,是张小敬和崔器在捉拿狼卫期间,两人在闹世边上的一段对话:
崔器:初来长安,阿兄带我昼夜不停,游走长安三日,带我见了许多人。张小敬:都是些达官贵人吧。崔器:做纸船的红秀阿婆,驯骆驼的阿罗约,吹笛子的薛乐工,烙胡麻饼的回鹘老罗。还有,练跳舞磨烂脚跟的李十二。从前在陇右作战,初时是为了立战功,久了,看战友死伤无数,便不知以命取功意义何在。所谓保家卫国,只觉一场虚空。直到在长安见到他们,长安好吃,好喝,好生活。当然让人想留下,可真让我觉得活得有意思的,是再普通不过的这些人。大家没读过什么书。也说不上有什么了不得的前途。可,他们,不,我们,都在尽心做自己的事。
02
这部剧在第1集里,就放话了大唐长安城的繁荣昌盛:“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长安城更伟大的城市了。”
确实,电视剧最开始那个一镜到底的镜头,就已经全然呈现了大唐长安的恢宏与昌盛。
但是,直到张小敬和崔器的这段对话,我才真正体会到了长安城那群普通百姓的可爱和朴实,才真正懂得了李必和张小敬拼经全力想要保长安太平的原因。
那些生活在天子脚下的百姓,既如渺小如蝼蚁,又亲眼见证并享受着长安大都市的繁华热闹。
每一座城市,真正让它鲜活又人味的,不是那些达官显贵,反而是渺小如蜉蝣的普通老百姓,是他们的存在,是他们这些各从其业的小市民,让一座大都市焕发着源源不断的生机。
崔器道出了长安这座大都市真正吸引人的3个秘密:
1、真正让人觉得活在长安有意思的,是再普通不过的长安百姓;
2、做纸船的红袖阿婆、驯骆驼的阿罗约、吹笛子的薛乐工、烙麻饼的回鹤老罗、练跳舞磨烂脚跟的李十二,才是长安城的灵魂所在;
3、这些尽心做好自己份内事的小老百姓,才是真正铸就一都市繁华的根基。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深入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口枯井,都有它的故事,哪怕是一座望楼,都有它的辉煌。
这座城市里承载的,不仅仅是帝王眼中的太平盛世,更是长安城上百万平民的人生梦想。
他们热爱这座城市,喜欢这座城市的繁华,就像崔器说的“长安好吃、好喝、好生活,当然想让人留下”,这根千百年后,我们在互联网那个上所谈论的“草根奋斗在北上广”的故事,岂不是如出一辙?
21世纪的年轻人,削尖了脑袋要留在一线大城市,可是千百年之前的长安人,也是同样的拼了命想要看一世长安繁华。
无论哪个时代,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只是像努力认真地生活在这天子脚下、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安身立命,过着“好吃好喝好生活”的普通日子,去见证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03
张小敬和李必之间,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张小敬:今日,你让我对长安做什么我都做,唯独闻染我得护着她。
李必:闻染有那么重要吗?
张小敬:李司丞公子贵胄,长安待得烦了,还可以躲到山里,就为图个雅。还不知道我们这些人,多想待在长安。自己待不住了,总想留个眼睛下来,瞧着,替我们瞧着。
张小敬为了给闻染的父亲闻无忌报仇,在长安城大开杀戒,本来想要带着闻染离开长安的,但临走之前,昔日第八团战友们的名字一个个浮现,为了他们,他留下来了,让闻染生活在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自己因杀人罪入狱。
为什么呢?因为生活在长安城、扎根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是张小敬和兄弟们的梦想,他们想在长安城好好活着,但事与愿违,他们搬不到了。而闻染就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梦想和心愿的寄托。
他们希望能保护好闻染,平平安安地,像长安城普通的随处可见的百姓一样,幸福地生活在长安城,看着长安城的繁华,在长安城过着他们都想要拥有的那种“好吃好喝好生活”的日子。
所以闻染必须好好活着,替张小敬和第八团兄弟们一起享受着长安城的繁华与荣耀。
为此,他可以拼尽全力去拯救长安于危难之中,至生死于不顾。哪怕朝廷有黑暗有蛀虫,他也能神色不动地立志名言:朝廷是朝廷,百姓是百姓。
他拯救长安,不是从为了朝廷,而是为了长安城里千千万万渺小如蝼蚁一样的百姓。这些百姓虽然渺小,但是可爱,有意思,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阳光下没有新事物,大唐长安城里生活的那群可爱的灵魂,千百年后,换了副面孔,仍然在杭州、在北上广深、在任何一座大都市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着自己的本分生活着。
不同的年代,同样的大都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繁华喧嚣的城市里,上演着同样触动人心的故事,揭示着同样的“都市秘密”:百姓,渺小普通的百姓,才是一座都市里最有意思的人,才是一座都市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