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奶奶喜欢教我们唱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朗朗上口的民谣中,冬去春来。我老家太行山区,当春天刚刚伸出它的触须时,乡亲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开春了”。
天空、池塘、草木,在被囚禁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像花朵一样舒展开来。
天空像是悬在山尖的一面蓝色水晶魔镜,那样明净,那样湛蓝。那厚厚的白云,一团团的如棉花,一阵阵的如波涛,挂在天这边,缀在天那边,把天空装饰得如画一般。
村子后面池塘里面无表情的冰,一点点开始解冻,终于,水面上泛起了丝绸般的皱褶,渐渐地生动起来。一些麻鸭用它们尖尖的嘴,也探测出了水的温度,欣喜地议论道:“嘎嘎嘎!”让人不禁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每到三月,小池塘边的一排柳树丝丝缕缕地牵住了人们的视线。乍一看,那柳枝有点像老妇人散乱的发丝,凝视片刻,就觉得有一团浅浅的绿在那里飘逸着。眨一下眼,再看,那雾又好像深了一层,真有点湘绣中双面绣的艺术效果,半透明半朦胧的。
小时候,最喜欢春天,是因为可以放“风筝”。春风一吹,孩子们的心也被吹开了。那时的风筝是孩子们自己手工制作的。先是找到两根粗粗的稻竿,一根长的当作风筝的竿,大约60厘米,一根短的,当作风筝的支架,大约25厘米。短的稻竿两段,用浆糊粘上2个用红纸剪成的图案,有动物,有花朵,用一个钉子从短稻竿的中间穿过去,插在长稻竿的一端,一个传统的风筝就做好了。
然后,手拿着风筝长稻竿的末端,从高处跑向低处,顺着风力,红色图案做高速旋转状。现在想想,那都不能被称之为“风筝”,至多算是“纸风车”,但是,那是春天孩子们最盼望的玩具,因为,只有过年时,家家户户才买红纸来写对联和福字,留一些给孩子们做风筝用。
绵绵细雨后,乡亲们扛着锹、锄农具,来到了阔别一冬的田野,疏密有致地点缀着,成为一种风景。田地隐隐透出温馨的气息,如果仔细聆听,还听得到“吱吱”的声音,那时泥土在悄悄地松软。
开春后,麦苗开始疯长,隐藏在麦苗的草也一起肆虐着。春天乡亲们主要工作是拔草,一望无垠的梯田,人们带着草帽,弯着腰,一天到晚在麦田里忙碌,累着,快乐着。
乡亲们说,这是农事的第一页,等泥土完全解冻了,犁田,耙田,播种,热热闹闹的春天就正式到来了!
“年年岁岁春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几十年没有走进过麦田,更没有看见过“风车”般的“风筝”,那迷人的春天,永远留在了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