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许巍有首歌比较火,其中一句歌词是:“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有坏人说这句歌词的实际意思是,如果你有钱,那你就可以去远方旅行,如果你没钱,那就只好在家读诗了。调侃归调侃,单就这首歌本身来说,基本代表了许巍近期的风格,温暖,恬淡,悠远。但我喜欢的是他前三张专辑,在别处、那一年、时光漫步。
之所以喜欢前面的专辑,我觉得原因很简单,旋律好听,歌词有共鸣。我觉得许巍创作的突出特点是擅长写旋律,在别处、那一年、时光漫步,这三张专辑从摇滚到流行,风格变了,但是旋律始终好听,即使是在别处,强烈的节奏也掩盖不了旋律的优美。而那一年个人认为是大陆最好听的一张摇滚专辑,许巍在这张专辑里写旋律的才华无人能敌,尤其是情人这首歌,不到五句歌词,整首歌五分二十秒,全靠旋律支撑起来,旋律不停变奏却又不让人厌烦,非常厉害。
在内容上,许巍前期作品的主题是理想幻灭,基本上前两张专辑都描述的是许巍自己纠结的北漂人生,有理想抱负但是难以实现,想走走不了,想留留不下,那种状态是很有味道的。摘录几句九月的歌词:
在这个九月的阴郁的下午
我想要离开这浮躁的城市
我决定去海边看一看落日
让秋日的海风使我清醒
我想到昨天风吹动的夜晚
坐在我身边我所有的朋友
岁月让我们已变得沉默
没有人再会谈论明天
有一些希望和理想
总在心里是最美的旋律
可如今这真实的生活
却演奏着那纷乱的节奏
就好像战争这对手是自己
至少我现在已决不会逃避
那理想的彼岸也许不存在
我依然会走在那旅途上
歌词描述了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感觉,词中的“我”形象生动,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在别处、那一年、时光漫步之后的专辑里,许巍变得越来越明亮、轻盈、温暖,这让他收获了大量的流行听众,但是也遭到部分老歌迷的非议,不少人觉得他“背叛”了摇滚乐,没了前面专辑的愤怒和迷茫。我倒不这么看,摇滚乐在欧美是发源自底层社会而后在主流社会繁荣,到了本朝成了一种受教育的小众人群听的东西,以至于让人用“背叛”来形容一个摇滚歌手,真是让人呵呵。我对许巍后面的专辑确实不满意,但问题不在于是否失去了愤怒和迷茫,是作品本身的问题,或者说是许巍音乐转型的问题。
许巍前期的创作是和他当时生活紧密相关的,当时的生活的困境肯定给了他很多创作的激情和灵感,那么当他出了时光漫步这张专辑之后,终于从摇滚乐圈子走到了大众视野,生活随之改变,那么他的音乐势必要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也是很多艺术家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贾樟柯就被问到你现在经常走动在好几个国家,参加各种电影节、会议,你如何继续保持对生活的敏锐。许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他的音乐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几乎没了一点在别处时的影子。这个转变在商业上比较成功,但在音乐上是失败的,最大的问题是他现在的音乐变得言之无物。如果说他前三张专辑是有病呻吟,那后面的就是无病呻吟。我觉得音乐风格的选择当然是自由的,不论愤怒、迷茫还是明亮、温暖,甚至下流、黑暗,各有各的好,但是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平庸,许巍现在的音乐就正变得平庸。作为对比,贴一首后期的作品坐看云起:
纵有红颜 百生千劫
难消君心 万古情愁
青峰之巅 山外之山
晚霞寂照 星夜无眠
如幻大千 惊鸿一瞥
一曲终了 悲欣交集
夕阳之间 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 独立春寒
红尘中 你的无上清凉
寂静光明 默默照耀世界
行如风 如君一骑绝尘
空谷绝响 至今谁在倾听
一念净心 花开遍世界
每临绝境 峰回路又转
但凭净信 自在出干坤
恰似如梦初醒 归途在眼前
行尽天涯 静默山水间
倾听晚风 拂柳笛声残
踏破芒鞋 烟雨任平生
慧行坚勇 究畅恒无极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内容乏味,文字气质就像是五流电视剧的片尾曲。以许巍的能力,完全能做出一流的旋律,配上词就是好歌曲,现在弄出这种东西让人失望。我感觉他似乎是进入一个困境,要么是他现在根本就没有要表达出来的东西,要么就是流行或摇滚乐这种形式不适合他现在想表达的东西。这种事情也很难讲,对于许巍这样一直专注于音乐的创作者来说,我并不担心他后面就没好作品了,拉长了时间看,音乐人往往是一个高峰之后就会有一段长长的低谷,即使Bob Dylan也有糟糕的时候,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