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胜于治病,健康在自己手中。
很多人都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
健康对人的重要,谁都明白。
很多人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加班看电视泡吧,或整天对着电脑目不转睛,身体动也不动,吃饭时胡吃海塞等等。
为了票子、房子、车子、孩子和心仪的人,透支着自己的身体。
而只有在生病时才着急忙慌的吃药看医生。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想起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让他不生病。
我们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意思是说,对于一棵树,人们还要照顾他,适时的去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该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
我们要做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在没有疾病时注重保健,而不是等到生病了才想起如何消除疾病。
还有些人他们也关注健康,注重保健,但就是关注的时候晚了些。
有位知名的企业家说:我只有真正得了这个严重的疾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命交给手拿手术刀的医生的那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人在生病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助,我没有真正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的可怕。现在我终于知道了。
所以现在我做的比谁都好,可惜的是,身体经过这一场浩劫,永远都不可能回到那个生龙活虎的状态了,我知道的还是太迟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总是错误的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自己现在还年轻身体壮,应该先忙事业,等老了退了休再去养生。殊不知,养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年轻时、中年时、即使是幼年,也应该珍惜身体,真正到了老年,再去研究和遵循养生之道,为时已晚了。
一个人的健康就像雪山一样,看上去巍峨伟岸,却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
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而不要等到失去时空留遗憾。
无病先防,胜于有病再养。
《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不会生了病才去想着治病,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
防病于未然,这在中医上叫做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治病方法,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也就有可能流行开来。
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正月的时候多吃葱,二月的时候多吃韭菜,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
夏季天气炎热,中暑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案使中暑的发生减少。
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的疾病发生率比较高,所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疾病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
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生,使身体恢复真正的健康。不过,相对而言,如今的医疗水平却只停留在应付已病的人群上。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
治未病就像洪水爆发之前筑堤坝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
而治已病就像在洪水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
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谈预防。
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只有我们提早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们才会充满信心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
对自己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应该关心他,帮助他、引导他、锻炼他、不要漠视他、压抑他、强制他、仇视他。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要去倾听他的诉说,而不要一棒打死,或者直接就被警察送进监狱。当然,也不可以放任自流,身体是自己的,犹如孩子是自己的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是孩子野性的一种宣泄。
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化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往往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不惜耗费更多的能量来清除它。
这无异是一种疯狂的自相残杀,当淘气的孩子被打折了一条腿,他还会坐在轮椅上嚎啕大哭。惹得你还想揍他,可他已经残废了。的确,身体就像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淘气不听话,犯了错误时。
我们不能采用暴力拳打脚踢,而是要循循善诱,悉心教导。同样,身体不舒服,生病时我们也不能随便使用暴力。打针吃药动手术,不管身体接受不接受,都强加给他,这是不妥的。
其实身体自身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愈力。有些小病小痛,不用医药,利用自身的自愈力,也可以治愈。
也许我们有过类似的经验,不小心把皮肤蹭破流了血,但等你发现的时候,血已经止住了。过了几天,伤口结痂,再过几天,痂脱了,皮肤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时你已经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
出血之所以能够自行停止,就是因为身体的自愈能力。
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一般情况下矛盾都可以内部解决,万不得已才需要借助药物。人体的自愈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
中医不主张过分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就没有了。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就没有用了。
所以不管是有病还是无病,对待身体,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要用温和的方法,要懂得利用人体的自愈力,当然自愈力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
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抗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就是食物。
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
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势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
如果你觉得文章说的有道理,就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泓樾大苏:传递健康养生知识,让养生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