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门,紫禁城正门,只有皇帝进出紫禁城,殿试三及第(状元,榜眼和探花)出城,大行皇帝梓宫出城前往山陵安葬,帝后大婚时的皇后凤舆进出紫禁城等国家大事才能从大清门进出。皇帝的正宫皇后可以从大清门入,妃子只能从后门神武门入,从大清门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上篇文章讲到,同治皇帝违背了圣母皇太后慈禧的意愿,选了蒙古状元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为皇后,东宫太后慈安非常高兴,同治皇帝也非常高兴,唯独不高兴的就是慈禧太后,皇后自从进宫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应付慈禧的找茬。
阿鲁特氏端庄秀丽,天资聪慧,同治帝问其唐诗,皆能对答如流,颇得皇帝爱戴。阿鲁特氏的进宫,也同样给他的家族带来了荣耀,其家族由蒙古族正蓝旗晋升到满族镶黄旗,地位上升了一大截,皇后的父亲崇绮父凭女贵,封三等承恩公。家族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荣耀感动的声泪俱下,皇后在宫里也是声泪俱下,不过前者是高兴的泪花,后者是伤心无奈的泪痕。
自从皇后进宫后,知书达礼,可就是不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慈禧太后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就因为进门时结下的梁子,太后处处找皇后的茬,可怜的皇后无论做什么都不对。阿鲁特氏因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身上有一副傲骨。据野史记载,有一次皇后陪太后看戏,戏中有一些淫秽的章节,皇后回首面壁而不观,慈禧太后多次教育要看,皇后不从,已恨之。有人劝皇后要迎合太后,与太后搞好关系,她说:“敬则可,昵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
这句话最后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这还得了,慈禧一生好强,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初自己是选秀女出身,不是正宫的皇后,没有从大清门入,皇后这番话明明是在挑衅,说她是从后门进入的嫔妃。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这不光是打脸,还是对太后威严的挑衅,所以慈禧心里更恨皇后。
婚后,同治皇帝和皇后相敬如宾感情很好,到是冷落了前面说的慈禧太后看中的被封为慧妃的富察氏。慈禧对此愤愤不平,经常骂同治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不应该整天老往皇后身边跑,应该多去慧妃的寝宫。并且还派了太监24小时盯着皇上和皇后,连皇后和皇上睡觉的时间都记下来报给太后,还经常辱骂皇上和皇后。同治帝看到连自己的私生活都被人强行干涉,非常生气,一气之下独自搬到了乾清宫,皇后那不去,慧妃那也不去。
同治皇帝明显感觉到了宫廷生活的压抑,便想找地方发泄。恭亲王奕䜣的儿子载澄是一个花花公子,也是同治皇帝的伴读,看到皇上如此的愁眉不展便想拉着皇上出宫游玩。载澄给同治描绘了宫外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自由自在,同治没经受住诱惑,变出宫了。这学好不易,学坏还是很容易的,同治皇帝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有空就偷偷跑出宫去,北京天桥,八大胡同,都去!
民间自此流传同治帝出宫游玩的事迹。转眼间到了同治十三年,这时同治帝已经亲政一年多了,总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要给两宫太后重修圆明园,第二件是罢了恭亲王为首的一大堆朝廷重臣。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同治帝是一个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的皇帝。这一年,同治皇帝的身体极为不舒服,后来就病倒了。太医前来诊治,说是患上了天花。这下急坏了两宫皇太后,天花在当时的清朝基本就是不治之症,顺治死于天花,康熙也感染过天花不过挺过来了,清政府的皇子皇孙们有很多都死于天花。后来民间据说已经找到了治疗天花的办法,这样说的话事情也不至于特别糟,还是有转机的。大家都这么认为包括慈禧,但是慢慢的皇帝的病情加重了,浑身出现了大面积的溃疡,开始流脓不止,尤其是腰部和臀部大面积的腐烂,最后脸上也开始溃烂。
皇后思夫心切,没有经过召见便来到养心殿看望皇上。看到皇上后,留着眼泪向皇上倾诉独处宫中,备受虐待之苦。同治帝安慰她说:“卿暂忍耐,终有出头日也”。小夫妻的这番话被尾随而来,在外偷听的慈禧听到了,勃然大怒,立刻闯进来,抓住阿鲁特氏的头发,一边打,一边往外拽,并扬言要备大仗伺候。病床上的同治帝欲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后遭受凌辱,又急又气,从床上掉下来昏死过去,慈禧这才罢手。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皇帝病逝,年仅19岁。官方记载很清楚,同治皇帝死于天花。按理说,这么清楚的宫廷档案记载应该不会成为谜案,但是坊间一直流传同治皇帝死于梅毒。梅毒是一种传染性性病,多见于市井龌蹉之地,同治皇帝经常出宫游玩,难免不让人怀疑,皇帝是得了性病而死。并且同治皇帝身上的溃烂和梅毒的症状很像,所以人们更是深信不疑,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从感染上梅毒到梅毒病发全身溃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这么算的话同治帝没有患病的时间,难道是同治帝五年前就已经身染梅毒??还是官方档案为了面子故意说成是死于天花??
这些猜测我们找不到具体的证据去否认,可是同样也无法下定结论。同治帝就这样病逝了,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就是光绪皇帝上台了,可是那可怜的同治皇后命运和结局会是怎么样呢??请看下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