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所是,如我所是
世界上所有的信仰问题、哲学问题、艺术问题,归根到底无外乎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而这三个问题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第一个——我是谁。因为只有当你确定了“我是谁”,你才能够确定如此这般的一个“我”,将往何处去,不是吗?
你只有找到你是谁,才能够知道你要干什么,你将往何处去,才能知道你人生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我们很多时候很爱听这样的话——“成为我自己”“做我自己”“be myself”。但是当你不了解你自己的时候,你要去成为谁呢?你怎么能成为一个你所不了解的人呢?所以只有当你认清楚你是谁,你才能够尽力成为你所是,只有当你弄清楚你是谁,你才知道这样的一个自己将往何处去。(就是想明白你想做怎样的人?然后创造一个这样的你~陈海贤)
其实人的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学的任何一门学问、遇见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敌人,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所以世界上最后只剩下了两件事:第一,know who I am,认识我自己;第二,be who I am,尽力成为我所是。有朝一日当别人问你“who are you”,你是谁?你的回答也会是“I am who I am”,我就是我。而当一个人敢说“I am who I am”的时候,你已是半神
自爱基于自知
在人类的精神界有这样一个奇点,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自知之明。
自我认识,就是人类精神界的奇点。
唯真知才有真爱”,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你怎么知道你爱的是谁?你怎么知道如何去爱他?其实他是一只鸟,但你爱的是鱼,你对他的爱就是把他放到水里叫他去游泳,这样的“爱”怎么可能会美好?所以,没有真知的“爱”最终会变成伤害。
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你又怎么来爱你自己呢?唯真知才有真爱,唯真自知才有真自爱。
一个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地去爱自己。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所谓的“自爱”只是虚无,根本没有方向,不是吗?我们总觉得自己要挣很多钱,要找到一份好工作,要怎样怎样,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对自己好一点,而我们把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好一点,称为“自爱”。其实这是舍本求末,你只有真正了解你自己,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对自己好。如果你知道你是个苹果,那么让自己变甜,就是对自己好,而让自己变酸就是对自己不好,变酸是柠檬对自己好的方式。所以对你好的,不一定是对我好,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适用于所有人的“自爱”标准。“自爱”因人而异,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自己都不一样,所以“自爱”的关键还是“自知”。唯真自知方有真自爱。
此外,唯自知方有真自由。自由就是了解你自己,并作出你想要的选择,然后扛起属于你的命运。
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根据自己的习惯作了一个决定,而这个习惯是来自于他人的影响。
你觉得是你自己作的决定吗?不,是你前面的很多人和后面的很多人推动着你作了你自以为独立的决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自己作了一个决定,其实幕后的很多人已然帮我们作了选择。所以你看,为什么在英语当中,Mr.Right和Mr.Good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谁是Mr.right,所以我们最后找了一个Mr.good,你把他泛化了。我们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没有找到一个right job,所以就找了一个good job;我们没有找到right road,所以就找了一条good road,走上了一条大家都觉得还不错的路。
我们都很反感“平庸”这个词,但是当我们不了解自己,没有清醒的自知之明,当我们所有的选择都只是指向大家认为的“good road”而不是合乎自己本心的“right road”的时候,其实我们正一路滑向平庸。所以,不要反感平庸,它不是自由,却意味着“安全”。
自爱者,人爱之
从头到尾,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与你一路同行、形影相随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
你是你自己唯一的终身伴侣,但你却不了解你自己,读不懂自己内心的快乐、内心的悲伤,你不觉得这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吗?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努力地不活在社会的边缘,却渐渐地活在了自我的边缘,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我们经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是多么难得,不是你想碰就碰得到的,可遇不可求。不是每个人这一生都会找到这样的朋友,这一半要靠运气,终究不是由你决定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在你找到你的知己之前,先成为自己的知己。
你作为自己一生相伴的同路人,你应该了解你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己。在你难过的时候,别人帮不了你,你就应该有一套办法来应对你自己。
当你知道你是一只柠檬,作为终身伴侣,请你帮助自己竭尽全力活成最健康的一只柠檬;当你知道你是人中的一只鸟,请帮助你这个知己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完成一个鸟人的梦想;当你知道你是人中的一条鱼,那么请你基于对这个自己的了解,帮助自己尽力活成一条美丽的人鱼。这才是没有辜负我们这来之不易的一生。
唯真自知方有真自爱,唯真自爱者,人爱之。一个真正的自爱者会珍重自己身上美好的品质,会修正自己身上不那么美好的东西,这是他会为自己做的事情。别人未必会因为你的自爱而对你产生欲望,可能你越不自爱,说不定他欲望越强。但是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真的爱你,一定是因为你是个自爱的人,一定是这样的。人们可能会同情卑贱的人,但人们只会爱慕高贵的人,一个自爱者是一个高贵的人,而他的自爱也会使他越来越高贵,越来越可爱。
“因为我自爱,我遇见了美好的你,因为你爱我,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一个自爱的人,才能吸引来真爱,而真爱会让一个人更加自爱。
自知与知人
一个人如果看不懂自己,几乎不可能看得懂别人,这是一个人认知的自然次序。要知人,须先自知。
要知人,发力点不在他人,还是在自知。
哲学家萨特的一句话:“他人是我,是另一个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人性是相通的,你有悲欢离合,他也有,你对快乐充满热情,你对痛苦难以忍受,他也如此,大致相似。所以,如果你了解你自己,那么他人不过是另一个你,仅此而已。你的人性也是他的人性。
我们大多数都是平常人,有着平常心。所谓他者,其实就是另一个平常人,另一颗平常心,另一个我;所谓世界,其实就是无数个平常人,无数颗平常心,无数个我。什么叫博爱?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他人当成一个平常人,当成另一个我。平常人都会犯错,都有很多脆弱,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当你真正明白自己会犯错和自己的脆弱,你自然而然就会对他人犯的错和他人的脆弱有了一份理解与体谅,这就是以平常心待人,这就叫作博爱。如果你能原谅你自己,那就用这种态度去原谅另一个我,另一个平常人,另一个平常人犯的一个平常的错,这就叫包容,这就叫博爱。
这世界上有很多一次性产品,而其中最珍贵的一次性产品,就是你的生命,用完了就没了,所以要慎重地使用,要郑重地决定。我们只活一次,你怎么舍得对它一无所知,让它不美丽、不幸福呢?
“认识你自己”,其实是一切学习和修行的起点和原点,这是一个生命的学问,需要你在生命中去学习,用自己的一生去修行。其实,学什么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走多远都只是一个方向,为了找到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