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章讨论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的更好,即使绝对优势存在的情况下,也应该进行贸易
3.1 一个现代经济的寓言
通常来说,每个人从事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通过贸易可以使整体获益。但是当某个人在生产每一个物品上都比较擅长的时候,贸易的好处就不那么明显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应该坚持贸易而不是自给自足呢?
3.1.1 生产可能性
假设农民和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牧牛人在牛肉和土豆两个产品上的单位资源产出都是优于农民的,现在假设农民和牧牛人不进行贸易。农民在生产可能性的A点进行生产,及4盎司牛肉和16盎司土豆;牧牛人则在B点进行生产,即12盎司牛肉和25盎司土豆。
3.1.2 专业化与贸易
如果农民将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土豆,那么将得到32盎司土豆。而农民用其中15盎司土豆和牧牛人交换5盎司牛肉,那么农民每天可以吃到17盎司土豆和5盎司牛肉,而不是16盎司土豆和4盎司牛肉。而牧牛人则生产18盎司牛肉和12盎司土豆,牧牛人用5盎司牛肉交换农民15盎司土豆,则牧牛人可得到13盎司牛肉和27盎司土豆。因此牧牛人能够得到的更多。
* 其实可以用数学的线性规划来计算最优点,通过贸易使每个人都收益,那就是总产出要大于原有的总产出,每个分项都必须如此。然后从中进行划分,是的每个个体收益。
3.2 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
牧牛人比农民更精通生产土豆和生产牛肉,那么如何权衡资源分配呢,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比较优势的概念。
3.2.1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上述例子中,牧牛人无论在土豆还是牛肉生产中都占有绝对优势。
3.2.2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第一章我们定义过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为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我们用机会成本再审视上述例子:农民生产一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是1/4盎司牛肉;而牧牛人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是1/2盎司牛肉。
在描述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时,经济学家用了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因此农民在种植土豆上有比较优势,而牧牛人在生产牛肉上有比较优势。
尽管一个人有可能在两种物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但一个人却不可能在两种物品的生产上都拥有比较优势。因为一个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一个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如果一个人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较高,那么他生产另一个物品的机会成本必然较低。
3.2.3 比较优势与贸易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经济蛋糕的变大可用于改善每个人的状况。
因此,从上述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让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3.2.4 贸易的价格
贸易的价格该由谁定?简单来说,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因为交易必须有买方和卖方,如果低于两者的机会成本,那么只存在买方而无卖方;如果高于两者的机会成本,那么只存在卖方而没有买方,因此贸易则无法进行。
3.3 比较优势的应用
3.3.1 泰格尔*伍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泰格伍兹不应该自己剪草坪,应该雇佣别人剪草坪而自己进行广告。同样的例子还有 魔兽世界里的中国人进行金币farm
3.3.2 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结论是应该,贸易不像战争,战争有战胜者就有战败者,而贸易可以使得大家都繁荣。
* 这边的繁荣应该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繁荣,与进口商品进行竞争产业的从业者则是牺牲者,不得不进行转型到机会成本更低的行业。
3.4 结论
比较优势的原理表明,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