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诵读《论语》时,被几章问孝篇触动。整理记录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鞭策,父母亲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近年来越发觉得他们日渐衰老,越来越需要我们做子女的关怀照顾。可现实呢?还是老人照顾我们的多,何以报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怎样是孝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逆。”一日,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关于《孟懿子问孝》一篇,有学者认为,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贤而好礼,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违其父的行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亲言行未必一定合礼,我们只要不违背礼就可以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一般的翻译,包括朱熹在内,翻译为:“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奉养父母亲,但是我们对于狗跟马也能养,如果你不尊敬父母亲,那你跟养狗跟马有什么差别呢?”
百度以及大部分的书都是这样翻译的。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这里提供一个。它首先批判了上面的翻译。说:这样的翻译是不通的,哪里有养父母亲跟养狗养马对照的,这是讲孝顺正好降到最不孝顺的情况。我们奉养父母亲要把“自己”比喻为狗跟马。那为什么特别要提狗跟马呢?狗替人看门,马替人拉车,所以古人在动物里面提别挑狗跟马作为代表,就是它能为人类服务。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这个词“愿效犬马之劳”。代表狗跟马是可以照顾人的,帮助人的。如果子女只是对父母奉养而不尊敬的话,那跟狗跟马照顾人有什么区别呢?(狗跟马不会尊敬人)所以我们在奉养父母的时候还要尊敬父母。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心子女生病。”我们照顾好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心理的安慰远远甚于物质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