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出去游玩的时候,遇见一对年老的夫妇。和他们一同在一个面馆吃饭,奶奶一个劲儿地把碗里的米线夹给我。
他们问我还在上学吗,我笑笑说是,在某某大学上学,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大学生啊,大学生好啊,好好学习,以后做人民的好官。”
我想,爷爷奶奶大概还以为是他们的那个年代,大学生都是凤毛麟角,以后啊,都是极有出息的。也许他们所说的做官,从某种意义上算是现在的公务员。
但是我并无意进体制内工作。我却也不反驳,只是笑。
这是我第一次,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对大学生的评价。
但是我并不放在心上,觉得老人家对大学生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而现在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2
第二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在火车上。
邻座的是一位哥哥,已经参加工作大概六年了。一路聊天,听他讲他的工作经历,他曾经的大学生活,受益颇丰。
后来说到喜欢的作者,我提起维安。
他却有些不赞同,他说:“其实我觉得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并不怎么值得看。”
我有些生气,问他为什么:“我还买了她的书呢!”
他意料之中的样子:“看吧,首先,这些作者的经济还没有独立,所以才会吸引你们这些小读者,为他们的文字买单。”
“可是我很崇拜她呀,她也是个大学生,我和她一般年龄,却做不成她那样的人。”我说。
令我惊奇的是,此话一出,他脸上的不认同瞬间变成了欣赏:“还是个大学生啊,那她的文笔一定很好。”
后来我没有和他争论对于新媒体作家的看法,但对他因为一个人的大学生身份而转变的态度,印象深刻。
有的事情本来是不被接受的,但如果对象是大学生的话,好像一下子变得能够接受起来。
3
我在鸿才(一个小型教育机构)兼职的时候,总会听校长讲些大道理。
他总是说:“你们现在也许不能理解,以后进入社会了,就能慢慢懂了。”
有时候犯了错,他似乎也不那么严厉地追究,唠叨两句也就算了,他的口头禅是“你们还小”。
而从他的口中,却常常能听到他对很多大学毕业之后的人的批评,犀利而尖锐。
对于大学生,大家真的很宽容。
4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也很宽容。
刚刚经历过高中三年的长途跋涉,我们觉得自己理应休养生息。
所以我们欢快地过了大一,洒脱地过了大二,到了大三才猝不及防地意识到,大学生涯已经过半。
学校的表白墙上,每天表白小哥哥小姐姐的消息出现。
寝室的床上,也还是有人葛优躺了一天又一天。
手机屏幕前,仍然有一双双因为熬夜布满血丝的眼。
我们总是说,我们还是宝宝。
难道不承认,我们就可以不用长大了吗?
这个社会对大学生很宽容,那我们自己呢?真的要对自己宽容到底吗?
继续宽容下去吧,马上,我们就不是大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