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晚上六点十分,又到了学生会通报一日常规检查的时间。此刻,往往是学生和班主任比较紧张的时刻。学生紧张的是害怕自己在宿舍、眼操等方面是否被通报,班主任紧张的是自己的班里的问题是不能太多了。
这时,轮到体育部通报了——对五班等班提出批评,因为走操人数过多!
同学们听到这样的批评,内心当然不高兴,尤其是那几个因为生病而走操的同学,学生会在广播里批评的似乎就是他们。
我听到这个通报,也感到不太舒服,但是学生会的通报根本目的是为了协助班主任管理,尽量减少一些学生因为偷懒以生病为借口不跑操的现象。
我思考一下,对同学们说:
同学们,学生会通报的一些情况,我一般会去追究原因,对同学们做得不对的地方进行提醒、指导,如果反复出问题,那就应该批评。但是,对于因为走操的同学过多而得来的批评,我能体会到这些同学的感受——不安、内疚、不甘心,请大家放心,我不会去追究同学们的问题。
学生一愣,原本以为我会讲讲关于坚持跑操的事情。
我接着说:
同学们可以发现,只要有同学身体不适来找我请假,我从来都是绿灯。以前是这样,以后也这是这样,虽然会因此被学生会通报,但是我认为咱们同学们的健康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我绝不可能让大家带伤跑操的!所以,同学们如果身体不适,不要因为怕被通报而不敢向我请假。
学生内心的一颗石头落了地。
第二天下午跑操,班里没有一个同学走操,虽然有个同学身体的确不舒服,就连前几天刚刚摔伤的小月同学也加入到跑操队伍中来了。
当我讲完这段话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这段话无意中符合了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发展的观点。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需要营造促进成长的氛围,罗杰斯认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01 真诚、真实或一致性。
02接纳、关心或重视。
03 移情性理解,即治疗师能准确地感知来访者的感受和个人意义。
艾思派采用了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中形成的基本假设,把以上三个术语进行微调,让他们更适用于学校场景。
01共情。
02 积极关注。
03 真诚一致。
在这段话中,我对学生们真诚地表达了我的观点,积极关注、关心到被通报的事件、同学,并且准确地感知到大部分同学内心的感受,与学生共情。
学生感受到的是班主任真正地在关心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能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罗杰斯说:当人们感到自己得到别人敏感而又准确的理解时,他们也会形成一系列促进自我成长或者治疗的态度。(《论人的成长》第121页)
共情的确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能帮助学生更有有效的成长。
02 共情是什么呢?
罗杰斯(Rogers,1959)对共情提出了一个严格的定义:
共情或共情状态,是指准确地、带有情绪色彩地觉察另一个人的内在参照系,就好像你就是他,但又永远不失去“好像”状态。因此,这一位这你就像他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他的痛苦或快乐,并像他觉察的那样去觉察其中的原因,但是永远认识到:“好像”我是痛苦或快乐的,等等。如果失去“好像”的特征,那么这种装填就是一种认同。
——《论人的成长》罗杰斯 第105页
据我近期的阅读和反思,我意识到优秀的班主任一般都善于与学生共情,有的班主任可能是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式,有的班主任可能天生就具备这种能力。他们能想学生之所想,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也就是说优秀班主任的情商一般都比较高。
但是我自认情商比较低,读了罗杰斯《论人的成长》,我发现智商可以 在优秀教师的影响下提升,我就坚定了自己的情商有能提升的可能。
其实,罗杰斯认为:你可以从具有共情特质的人身上习得共情的存在方式。或许,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准确共情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习得。
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我想你一定能体会到共情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