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放假时在教室里我们就开启了《三国》的阅读,虽然只读了一回,但是孩子们的热情与挑战欲已经燃了起来。同时也说起了里面最精彩的除了有关人物的故事外还有里面的三大战役更值得我们去玩味,这不开学初就履行了我们当初的约定,在读过之后,分享之后,又初次探讨了所谓的金字塔式写作,这不以下就是孩子们看过之后所发出的感慨。
我看袁绍与曹操
朱政赫
想必大家都知道名扬中外的三国中的官渡之战吧!它讲述的是曹操仅以自己的不到一万兵力,战胜了袁绍的七万兵力,可是这是为什么呢?是兵力和谋士的问题吗?不是的。是因为战将吗?不是的。因为他自己吗?是的。接下来我就给你们一一分析吧。
其实在这一战役中袁绍败有三点:其一性格败,其二用人败,其三谋略败。
袁绍性格败,是因为自己对于兵卒有着抱怨心理,因为他只要打仗一失败就会埋怨自己的兵卒。比如说:“有一次他的手下韩猛打败仗,他就要杀了韩猛。”这可见袁绍他的抱怨心里有多大?可是呢?曹操他却不一样,他只要一失败就会从自身找失败的原因:官渡大战的第一次,沙场浩浩荡荡,血流成河,杀声满天,袁兵使用弓箭打曹兵,曹兵急退,因此造成曹兵大败。可是曹操他回营以后,不是跟袁绍一样,对着士兵发怒,而是与大臣商议对策,并作出反思。
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袁绍与曹操性格全然不同。袁绍打了败仗是对自己的士兵打骂责备,而曹操则是打了败仗以后,从自己身上追究责任。检讨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就是袁绍与曹操的区别。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袁绍从人生的高潮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通过这可以看出人性的重要!如果你的人性不如你的敌人的话,那么你就有90%的可能性失败。因为你的人性不行,你的手下就会军心开散!
当然了曹操的胜利不只是因为性格,还有他的情绪方面也强过了袁绍,因此袁绍败的落花流水。
袁绍的情绪导致了他的失败。比如有一次田丰对他说:“你不可以兴起大兵,因为这一次你有可能会失败。”袁绍他就不以为然,
他觉得田丰是在锐减他的军心。他对田丰说:“等我打败了曹操之后,回来杀的第一个就是你。”不出田丰所料,袁绍果然大败。于是袁绍就以为田丰诅咒了自己,让他失败,所以回来之后他就下令要把田丰给杀了。而曹操就与他全然不同,因为曹操大多数时候都会虚心的听他谋士的计谋,不管他们出的谋策怎么样?他依然会慎重思考他们的计策是否有用?这就是曹操与袁绍的天差地别。
其实袁绍的失败,还有用人方面比起曹操真的差远了!如果你看过官渡之战,就可以看出来,袁绍在打官渡时,面对谋士的建议,明知作为屯粮的乌巢是重要基地,可他派去乌巢看粮的人却是一个酒鬼而且还是一个生性刚烈的人。这就可以看出来,袁绍在用人方面就是一个愚木,永远也不可雕刻。虽然他从小出生于富贵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相反,曹操在用人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天才。 他与袁绍刚好是相悖,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就从曹操去打袁绍的粮食集中地‘乌巢’的人,皆是他的精兵良将。这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天才,他们可以拿下袁绍他们, 是提前就知道淳于琼是一个酒鬼!所以,就在他们半夜深睡的时候,向里面攻打了进去。
而在谋略方面, 袁绍也不如曹操。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就从曹操要去打刘备时体现出来了。而这一次,别人说他是走了狗屎运。但我觉得却不是,因为曹操与袁绍是老朋友,他太了解他了。他绝对不会听信那些谋士的话,而刚好他打赢刘备以后回来。他真的没有发起进攻。而袁绍他就与曹操不一样了,他在曹操去打刘备的时候,不发起进攻是因为他的小儿子生病了,气的他的谋士把自己的手杖扔向地上说:“现在是进攻的大好时机,你还管什么你儿子生病不生病呀?你真是愚笨至极。”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袁绍不配做一个大将军。因为,一是他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二是他遇事无冷静之心,三是他无用人之谋,四是他无谋略之智。
读完官渡之战后,我真的觉得是通过人的性情看人生方向呀!同时我觉得我自己很像袁绍。没有主张,遇事情绪化,失败时只会抱怨。今后我一定要把曹操树立为我自己的榜样,雕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同时,我也觉得曹操又很像孙优。因为她有自己的目的,也会找自己身上的原因,遇事沉着冷静。她也正是我现实生活中要努力的方向。
论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
孙优
说起官渡之战,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国史上的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明明知曹操兵少粮也少,而袁绍却兵多粮也足,可为何曹操会反胜袁绍呢?
我觉得归结于三条。
一,性格。袁绍与曹操在性格上的差别尤其大。
(1)责怪别人与反思自己。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袁绍每回战败之后,都只会怨在别人头上,从不反思自己有什么错处。比如说有一回,袁绍让韩猛自己一人单独运粮,曹军料知后,操便引大批军力截韩夺粮。从中就可以看出袁绍并没有提前想好计策,也没有一颗主帅的心;因为袁绍明知道粮食是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还让一人独自前行,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后曹操派徐晃做先锋,韩一人抵挡不住,曹操烧毁其粮。韩回营,绍于大怒,破口大骂还欲斩韩,并把责任全权归于韩猛,却未想过自己为什么不派多人去护送粮食?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也是导致袁绍方军力削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曹操却善于反思自我,他做事打仗后都会反省自己,考虑自己的对错,并无埋怨他人之事。看过官渡之战的都知道,曹操每回战胜都把成功归结于别人,把失败沦落于自己。如,有一回,袁绍引大军前来,曹操应战,两方厮杀,战火连硝,两方杀气浩荡,血满地流,喊声惊天动地,后因曹军兵少粮少,袁绍用箭弓,曹操急退致大败。曹操忙回营与之商议并作出反省,且并没有如袁绍一般模样大骂军士,所以虽然每回起初都是袁绍占领先锋,但其实已经分出了上下。所以说袁绍与曹操间的差别让曹操显得那么能够统领军队并且齐心协力。
(2)随心所欲与冷静沉着。袁绍遇事太过情绪化并且还容易发怒。一个例子:那次乌巢将要被曹操烧毁时,沮授在牢中观天象,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即出狱报于袁绍。体现了沮授的才华横溢,以及观天象而精通的能力,也显示出了袁绍身边不乏能士。可关键在于袁绍,面对沮授,他否听并大怒叱责沮授,还一并监押。从中就可以看出袁绍的易怒和情绪化。不就是沮授提了一个建议吗,可袁绍却如此怒色;一个团队应该互助合作才对,由此也表现出了袁绍的失败。更体现了他容不得别人比他聪明。曹操呢?他遇事冷静镇定,从容不迫。如,一次,袁绍攻打曹操,沙乱起伏,曹操应战,战后,曹操方兵乱,因袁绍兵多,而曹军恐惧,可曹操却犹如鹤立鸡群一般冷静镇定、临危不乱,并迅速思考对策,从容领兵,收拢兵心,让团队又恢复了高潮。这应出曹操面对危难能够经受起得住,这才是一个主帅的气质。
(3)自以为是与谦虚请教。袁绍的自以为是是其中最明显的了。就还拿乌巢来说,袁绍明明知道乌巢是屯粮重地,他还派酒鬼淳于琼去,淳于琼好酒又生性刚烈,而曹操得知,便趁机引大军攻乌巢。说明了曹操在计谋上更咯胜一筹,曹操知乌巢是重地,才会引自己最重要的军队前往。而淳于琼喝完酒后,见曹军至,就开始轻敌,最后使袁绍粮尽。这也能说明两点:一、袁绍在心底也瞧不起曹军,所以他才派淳于琼去。二、他知人不知性。淳于琼跟他了这么久,他却茫然不知他的性格,还派他去。曹操却截然不同,他不仅谦虚求教,还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袁绍来打曹操,曹操去攻打冀州,打岸旁,许攸献计用河水淹之,曹操考虑过后,决定听取并马上行动。从中就可以看出曹操对于谋士的意见,只要是对的,都会谦虚采纳。而且曹操考虑了一会才答应,这也说明了曹操在别人提意见的同时,自己心里也有一定的对策。
如上也就是袁绍与曹操间性格的巨大不同之处。
二、谋略。袁绍与曹操在谋略上也有所不同。
其实袁绍身边的谋士里不乏能人,比曹操的谋士人才还多,但是袁绍却不会利用人才,他把有利化为了无利,因为他只听那些阿谀奉承的话,只有这样他才顺心,而那些才华的人士提出的反对意见,他一律都是不听的。好比说:袁绍与谋士在帐中商议,张郃建议出兵,而郭图这个人才反对立即出兵,因为这必事曹操之计,袁绍却不听。由此可见,袁绍也是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人。他不愿意像缩头乌龟那样不出兵,他觉得这显示了他的无能,但却丝毫不知出兵才是真正的无能。最后门匕采取了张郃的意见,把郭图冷落在了一旁,最后导致袁绍战败。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识才、不惜才,以及他的谋略不当。曹操却特别识才,怎么说呢?许攸是袁绍方的谋士,才华横溢,但见袁绍军心已散,于是投奔曹操,曹操之许攸来投,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并且以后只要是许攸提出的的计谋,曹操都是一律采纳的。由此可见曹操既爱才又识才并且惜才。
三、能力。袁绍的能力比起曹操的能力可就相差甚远了。
袁绍做为一个队伍的主帅,却不能积极管理好自己的军队,发挥出自己军队的实力,凝聚自己军队的战心。如,有一次,袁绍与曹操相互交战,曹操率先占上风,袁绍队顿时大乱,军心涣散,而袁绍此时也慌乱无章,并没有想到要及时管理好军队,让军队重新振作起来,这就是袁绍的失误。遇到困难,袁绍连自己都顾及不上,更别提整个军队了。而曹操却有很好的领导能力,他能够让军队迅速振作并继续战斗。那一次,曹操与袁绍大战,起初,袁绍先战胜曹操,曹操战败兵折,个个落荒而逃,而曹操并没有慌乱,而是迅速让整个军队恢复冷静,并且领导着军队重新商议计策,再短时间内如“温酒斩华雄”一般,让军队继续奋力杀向袁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曹操的领导能力尤其的出色,并且拥有超凡的当主帅的能力。
如上就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差距。袁绍虽然在表面上占有巨大的优势,实际上却样样不如曹操:性格异、谋略低、用人差、能力弱。现在看来曹操能够以少胜多也不足为奇吧!
论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
贾卓越
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以弱胜多的故事之一。 话说,在官渡之战中,兵少粮少的曹操竟然打败了兵多粮多的袁绍,是因为曹操太厉害吗?不是这样的,主要是因为曹操和袁绍两人的性格、谋略和用人上的差异。如果不是这样,两人的战局早已定下结局,就是袁绍赢。
先说曹操和袁绍两人的性格,可以说是分为三大板块;1、责怪别人和反思自己 2、情绪化和从容镇定 3、一个骄傲一个谦虚。先是第一板块,袁绍每当战斗结束时,便会把功劳给自己,好像只是他一个人打退了敌人,而当自己失败时,便大发脾气,去大骂打败的人,有时还要杀了他,就像劫粮那一战样,韩猛在运粮的途中,遇到了曹操的士兵,然而韩猛却打不过徐晃,便战败了,粮食也劫了去,而当韩猛回去时,袁绍便很生气,想要把韩猛杀了,但却被众人劝免了。而曹操一旦战败了,但去思考自己是不是那里指挥失误了。如果在刚开始大战时,袁绍先是打败了曹操,而曹操一看自己指挥失误了,为了不再战败,便会集众谋士商议,最后用石车破了袁绍的土山。接着是第二板块,袁绍是情绪化的人,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要杀自己的士兵,使自己的士兵偷偷投奔别人,就像许攸一样,记着袁军抓住了曹军的使者,而许攸看完使者的信后,便去告诉袁绍,可以趁机拿下许昌,曹操也可以擒了,因为曹操粮食已经没有了,而袁军却不认为,他觉得曹操诡计极多认为这是诱敌的,而听后来自邺郡的话,认为许攸是个贪官,就要斩首,却被众人劝免了,于是,许攸只好去投曹操。而曹操呢,则是一个从容镇定的人,如刚开打时,密探告诉曹操,袁绍会用七十万大军来攻打他,而当曹操的士兵听后,都很害怕,而曹操则从容镇定的说;“袁绍这个人的人品我老熟悉了,大家不用害怕,我们一定能赢,这才安定了军心。”然而第三板块,袁绍就是一个骄傲的人,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记得袁绍准备进攻曹操时,接到了田丰的上书,书上说不能出兵,怕对军队不利,而袁绍就不听田丰的话,还是出兵七十万结果败得落花流水。而曹操则是一个谦虚的人,他每当进攻敌人时,先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听听谋士们的想法,如果比自己的好,便采用谋士的想法,就像程昱献的十面埋伏一样,曹操一听,便同意了他的计谋。
然后是曹操和袁绍两人的谋略于用人上,袁绍是一个没有主张的人,总把谋士的话认为不好,而喜欢听拍马屁的话,记得守乌巢时,明知是重粮之地,他让淳于琼去守,而淳于琼到了那里就是吃喝,轻视曹操,最后没能守住乌巢,而曹操用人就会每次大战时,都会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将去打战,就像十面埋伏一样,曹操派出许褚引兵,而到开战时,许褚便飞马当先力斩数十将。
我想看完上面的分析,那么你对官渡之战中袁绍失败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吧!对他就是爱发脾气,不会用人才,总要责怪别人,而曹操就是抓住袁绍这个缺点,从而击败了袁绍。唉!可真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