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长文中,我们向大家介绍过:
孔子的学问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说、思想、知识,而是一种“动态入定”的心智功夫。孔子本人,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家、教育家,而是一位心智功夫的传授者。
《大学》,是“动态入定”的功法。
“六艺”是中的“礼”,是“动态入定”的用法,其他的“乐、射、御、数”,是“动态入定”的练法。
“慎独”,是“动态入定”的心法。
只有懂得“慎独”,才能把孔子的学问变成心智功夫:“动态入定”。
简单的说,“慎独”就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时时刻刻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统、调整自己的心智状态。
那么,在慎独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具体如何作呢?记住三句话:
第一句话:学会用“内思”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具体运用起来,顺序是:格物、诚意、正心。
这个顺序是很有讲究的。
“格物”的作用在于,改变我们平时习惯的思维、认知模式。
这是练习“动态入定”的关键!
如果不改变我们平时习惯了的思维、认知模式,即使做了“正心、诚意”的练习,心智系统也是没法转换的。不转换心智系统,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动态入定”的状态。
为了认识“格物”最终的作用是什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大学》结构图:
大家一定看到了,在《大学》的结构中,“格物”所对应的是“慮”。
这个“慮”又是什么意思呢?
“慮”是“內思”的意思,是另一种思维、认识模式。
我们平时所用的思维、认识模式是一种“外思”。“格物”的作用就是从“外思”转换到“内思”。所以,“格物致知”的知,不是“外思”的知,而是“内思”的知,是一种“知至”,极致的知。
“外思”与“内思”的差别在哪里呢?
就从思维体验上来看:
“外思”是一种语言化思维。我们平时体验到的思维,都是语言化的。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思维的基础”是语言。
但是,没有语言并非不能思维。“内思”是不需要语言的,“内思”是用意识影像思维的。
我们现代人很少会用“内思”,受现代教育程度越高,越是不会使用,都在使用“外思”。现代教育非常注重逻辑教育,而逻辑的基础是语言,
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一用语言思考,就是“外思”。
从心智系统的运作过程来看:
“外思”是欲神、识神在思考。我们如果把这种思考看作是欲神、识神在提问题,那么,回答者是前意识。
“内思”是元神在思考。我们如果把这种思考看作是元神在“提问题”,那么,回答者就不是前意识了,而是非常了不起的潜意识。
那么,“内思”比“外思”好在哪里呢?
“内思”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差不多已经消失了。后世的文人、学者基本上都不知道“内思”这种思维模式了,更不知道如何去训练“内思”。越是注重对前人文本的义理考据,越是陷于“外思”。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发现“内思”的呢?
这个,得感谢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就是使用“内思”发现《相对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发现《相对论》所运用的思维模式远比《相对论》更有价值!
爱因斯坦对于自己的思维体验,有段非常著名的论述: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IMAGINATION),其实是在意识空间中“看”(内视)意识影像的意思。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想象力。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那种。所以,在汉语语境中,想象出来的东西是不靠谱的。
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IMAGINATION),是基于“意识影像”的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思维的过程中,是不需要语言的。
曾经有个法国科学家采访过爱因斯坦,问爱因斯坦在他研究《相对论》的时候,意识中是如何思考的。
爱因斯坦说,在他的思维中很少用语言,都是各种图形、影像为主。爱伊斯坦自己把这称为“思维实验”。
爱因斯坦的这种思维模式,就是“内思”。他对“内思”有着极强的体验,他发现: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大家可能都没有认识到爱因斯坦这句话的真正价值。
在爱因斯坦之前,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来自于,科学家的视觉对自然界的观察。即使是与《相对论》同时代最烧脑的《量子力学》,最早的研究,也是对铁匠铺烧火棍的观察。
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研究,不是源自于对自然光的观察。而是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对“光”的观察,这种“光”是一种意识影像。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相对论》的公式、预言,这些都是爱因斯坦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看”到的意识影像,之后,再用公式、语言表达了出来。
2016年年初被验证的爱因斯坦的预言“引力波”,最早就是爱因斯坦在自己意识空间中“看”到的意识影像。
有了这样的思维体验,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现在大家理解爱因斯坦这话的真正含义了吗?
爱因斯坦其实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完整的世界(世界的一切)只有在意识空间中才能“看”到。
可惜的是,爱因斯坦这种“内思”的能力,是一种没有经过后天训练的天赋。后来,爱因斯坦执迷于用数学公式去统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他的思维模式进入到了“外思”的模式。于是,爱因斯坦的科学传奇也就结束了。
但是,爱因斯坦的这段神奇的科学之旅,却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内思”,而训练“动态入定”的秘中之秘就是“内思”的运用。
大家不要以为,只有爱因斯坦这样了不起的大科学家才会使用“内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内思”。
人在学会说话之前,都是使用“内思”模式的,只是学会语言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外思”模式才得到不断的强化,“内思”模式不断的被弱化……
但是,不管“内思”模式被弱化到了什么程度,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感知、重构意识影像的能力,每个人依然都有。
只要有这能力,谁都可以”内思“。
在慎独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告诉自己,抛开已有的认识、观念、偏见(格物),用元神在意识空间中“看”意识影像(慮:內思)。
第二句话: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
“格物致知”是元神的知,“慮:内思”是元神在思。所以,我们在慎独中,要作的第二件事:只要意识清醒的时候,就要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
《大学》中“诚意”的真正含义: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
为了帮助理解,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下图:
这张图是“完整的我们”的结构图。我们要对“完整的我们”有个清晰的认识。
我们一般把“能感觉到的肉体”当作自己。这种认识是很表面的。真正“完整的我们”是一种有点复杂的结构。这里牵涉到“重叠世界”原理。
完整的世界,是有两个不同的世界重叠而成。在这样的重叠世界中,完整的我们自然也是重叠的。
我们感觉到的肉体(用甲骨文“人”字表示)并不是我们人体的全部、唯一。在另一个“与这个世界相重叠”的世界中,我们还有一个身体(用甲骨文“身”字表示),这两个重叠的体,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体。
但是,请注意,这个完整的人体,也仅仅是“真正我们”的载体。“真正我们”存在于另外那个重叠世界的身体之中。
而且,“真正我们”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团队。这支团队由一个“意识”与前意识、潜意识共同组成。这个“意识”才是真正的我。前意识与潜意识只是帮助真正的我驾驭人体的伙伴,严格的说还都不是真正的我。
真正的我就是道家说的元神,也就是弗洛伊德说的超我意识。
可是,实际情况更加复杂,让我们借用人工智能技术(AI)继续来发现”完整的我们“。
完整的人体由肉体、身体重叠而成,这个两体,本身还各自带有人工智能式的意识。
肉体上的人工智能式意识,就是道家说的欲神、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意识。身体上的人工智能式意识,就是道家说的识神,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意识。
一个人在平常的心智状态中,所感受到的意识体验都是欲神、识神的意识活动。真正自己,元神的意识反而感受不到的。
佛教《唯识学》中,第一识到第七识都是欲神、识神意识活动的结果,而第八识是欲神、识神意识活动的结果给元神的“备份”。
如果,我们把元神看作是完整的我们的君或者王,那么,在平常的心智状态下,这个君王是个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大权旁落的昏君。
所以,在慎独中,要作的第二件事就是: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让君王重新做个明君。
感知元神并不复杂,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抛开语言,在意识空间中“看”意识影像,就能感受到元神。
欲神、识神思考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体验是一种吵吵闹闹、乱哄哄的感受,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整个意识是静不下来的。
而抛开语言,用一种“看”,去“看'意识影像的时候,整个意识都会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就是元神在思考。
元神本身是非常宁静、祥和、纯净的。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就是他对自己元神意识体验的描述。
学会“内思”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能够一直运用“内思”去思考。
因为人都有利己之心,一旦用了“内思”有所收获之后,就会用“利己之心”去引导思考。就像爱因斯坦后半身总想着用数学公式去统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种物理学上的大统一,就是爱因斯坦的“利己之心”。一有了“利己之心”,就会从“内思”转换到“外思”。
而要让自己避免从“内思”跳到“外思”,必须要作的就是“诚意”: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元神的自我意识恢复了,就能开始重新做主,避免欲神、识神做主。
但是,仅仅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正心”……
第三句话:心要一沉到底
为什么要“正心”呢?
让我们继续回到“完整的我们”的结构图。
换个角度来看“完整的我们”,“完整的我们”就像是一艘“潜艇”,不管是欲神也好、识神也好、还是元神也好。TA们都属于这艘“潜艇”的艇长,只负责发号施令。具体如何操控这艘“潜艇”,艇长是不管的,而是由轮机长负责完成的。
这艘“潜艇”的轮机长是无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当欲神、识神当艇长的时候,轮机长是无意识中的前意识,也就是正心的“心”。在我们平常的心智系统中,前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实际上,掌控着我们日常所有的思维与行为。
前意识如果得不到控制,“诚意”是很困难的,想要“内思”也是不可能的。人在内思中,发挥作用的是“潜意识”。所以,这个“心”是一定要正的。
那么,这个“心”是如何正呢?很简单:
把心一沉到底!
把心一沉到底,就是“正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历中,一般都会有过“心沉下去”的经验。这个“心”,我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平时我们“心”的位置是比较高的,在着急、生气的时候,甚至会有种“心”被“吊起来”的感觉。而“心”一沉下去,人就会有“静”的感受。
我们日常的这种“心沉下去”的体验,往往是受环境影响的。比如:什么事都没有的时候,一个人听听音乐、看看书、喝喝茶、燃支香、泡个澡什么的,都会有“心沉下去”的感受。
但是,“正心”是要我们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心沉下去”,而且是时时刻刻的让“心沉下去”,而不是依靠环境的影响让心沉下去。
这就需要我们去体会以往“心沉下去”的感受,我们只需要找到那种“心沉下去”的感受,然后试着把心沉下去,假以时日都能学会主动的把“心沉下去”。
按照《大学》学习“动态入定”,老师就是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把那种“心沉下去”的感受找出来,你就知道怎么“正心”了。
结语:
在慎独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落实到具体的运用就是这三句话:
1、学会用“内思”(格物致知)
2、恢复元神的自我意识(诚意)
3、心要一沉到底(正心)
当你真正学会运用这三句话的时候,你就能体验到神奇的“动态入定”的状态。
当然,也会收获很多思维上的新体验。你也能体验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王阳明说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韩愈说的“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
这三句话,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是与大家做个概念性的介绍,在具体运用中的一些心得,我们会在后面的文中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