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世界,不是所有的爱,都会带来温暖,有时可能是致命的伤害。
某部美剧里面有一集,某地接连发生了女性被奸杀事件,FBI最终抓获的凶手是一位与老婆伉俪情深的“好男人”,他俩恩爱多年,亲密无间,经常一起旅行度假,在奸杀了一名女性之后,该男把女死者身上的项链摘下来送给了老婆做礼物。老婆得知这个24孝好老公居然会是连环强奸杀人案的凶手后震惊不已。殊不知老公早就在密不透风的夫妻关系中喘不过气来。只不过,他把对妻子的潜在恨意发泄到了别的无辜女性身上。
你看,坏就坏在亲密无间上。俩人的距离为零,合二为一了,好成了一个人。可别忘了,你们毕竟是两个个体,两个独立的个体。人毕竟是有劣根性的,不管你们一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有多开心,他是多么心疼你珍惜你,时间久了,这强烈的幸福感终究会变淡,再好吃的鲜奶蛋糕吃多了也就腻味了。
新近发生了一起宁夏64岁研究员杀妻案,男方处理夫妻间矛盾非常极端,其冷血令人发指。但据凶手姐姐称,女死者对该男的控制非常严,频繁翻看他的手机和公文包,甚至跟着他出差,无论到哪里都要跟着。
没有边界感的爱,会带来多可怕的后果。
夫妻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却也是最危险的关系。夫妻之间有一方去世,能继承遗产的,不是子女,不是父母,而是配偶。同时,很多凶杀案件,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也是配偶。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H型而不是人字形,如果变得黏稠,也就离分开不远了。
古谚云,夫妻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祖宗们得出来的真知灼见,怎么就有些人轻易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呢。夫妻本就是相爱相杀,没有边界感的爱,带来的结果也是毁灭性的。
2
同样地,家人之间的相处,也需要边界感。
中国的父母,总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对子女的一切横加干涉。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不准子女锁自己的房门。不准锁门,意味着父母可以随时进入子女的个人空间,随时侵犯子女的隐私,随时翻看孩子的日记,随时窥探监视孩子在做什么。
小天长得好看,智商很高,名牌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收入不菲,但从没谈过一次恋爱。他起初以为是因为自己喜欢自由,后来才发现是恐惧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心理学专家帮他疏导,他才找到了根源——小时候的撞门事件。
小天的母亲是一位强势的女人,在家中说一不二,对小天进行全天候监控,美其名曰辅导。小天快喘不过气来,有一次跟母亲吵架后反锁了房门,母亲见状后先是在外大吼大叫,见小天不开门之后,疯狂地开始撞门,一次又一次,终于狠狠地把门撞开了。看着被撞坏的门锁,小天觉得自己的心门也从那一天开始彻底封闭了。他不再接受任何人走进自己的世界,也没有谈过恋爱。喜欢他的女孩子只要有一点点示好或者嘘寒问暖,他马上就逃之夭夭。
中国式家长的做派较多地承袭了旧式大家长制,子女从小到大,无论是交朋友还是选学校、选专业,乃至结婚生子,充斥着父母的控制、干涉、强迫和剥夺,子女的独立思考能力一再被否定,情感诉求一再被无视,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一再被剥夺。如果子女长大了,父母仍固执地不肯得体地退出,那这份缺乏边界的亲情将最终将子女的人生彻底淹没。
3
社会丛林中,边界感尤为重要。
讲一则我朋友的故事。
有次某人加了他微信投稿。每次投稿之后,此人不是静待佳音,而是每天都发几条微信喋喋不休地询问有没有过稿。朋友一开始耐心作答,但此人的文章实在太差,需要耗费太多精力修改,只好作罢。此人就改成电话轰炸,朋友如果拒接,就换三四个异地号码轮流打,节假日也不例外。朋友对此大为光火,但仍尽最大努力修改,过了几次稿。本以为这事就算完美解决、彻底翻篇了。不料此人却不这么想,反而愈加得寸进尺。朋友不堪骚扰,删掉了微信。此人居然还不停地发短信、打电话、重新添加微信。
故事里的这个人,就是典型的没有边界感,是心理上的巨婴,以为全世界都要围着他来转,一旦他的需求不被满足,就无视他人正常的作息时间,不断地骚扰,不断地索取。跟上一则故事里面索取无度的那位母亲没有本质的区别。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汇叫做“心理边界”(Psychic borders),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练习和学习的一课。做人与做事,需要拎得清,给彼此留下余地,留出一个合适的空间。
守住自己的界限,保护自己,尊重他人的界限,不随意侵犯他人隐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