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好,我是江南大师兄。热爱传统文化,最近在读《现代学林点将录》,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李济。李济这个名字,相信不了解文化传统的朋友可能了解不深。不像胡适、鲁迅、梁启超、徐志摩等等受众面广。但是,只要一说李济他是“中国考古学之父”,相信即便对他了解不深,这个考古之父的名头也能让诸位如雷贯耳了。
在西方考古学进入中国之前,其实中国早已形成古典的考古学——金石学。但是金石学虽然知道古器物的重要,却不知道它与地层的关系;虽然知道器物铭文的重要,但是不知道器物形制的重要。而李济,将西方先进的科学考古方法引入中国,他对于中国考古学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济(1896-1979),字济之;湖北钟祥人。他是是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父亲为清朝内务府的小京官。李济4岁即入书房,12岁就读当时北京最著名的两个学校之一——南城的五城中学(北师大附中前身),14岁就考取清华学堂,22岁清华毕业以官费留学美国。游船上徐志摩是与他同船的。后来在美国,李济与徐志摩同住一幢公寓,因此擦出了友谊的火花。
李济在美国先后攻读心理学、人口学、人类学,27岁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收拾行囊回国。回国路上,李济心中装着“新文化,科教兴国、振兴民族”的信念,梦想着可以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大师兄在这里要膜拜一下,那时候的留学生不仅含金量高,而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想留在美国,长期居住下去的。都是一毕业,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回国。回到祖国之后,选择工作职业,也没人会去考虑赚多少钱养家糊口,能不能发家致富的问题。
1924年美国一个考古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鉴于李济在中国近代考古学上日渐兴隆的名声,邀请他加入一起工作。接到邀请,李济颇为踌躇,考虑之后,想到了既能维护国家主权,又能达成公平合作的办法。于是他答应与对方合作,同时提出了关乎国家和民族大义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队合作。
二、在中国挖掘出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
上图为李济(中背手者)与史语所安阳考古队。
1925年时,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邀请李济以讲师的身份出任国学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人同执教鞭。在清华大学期间,李济与年长自己23岁的梁启超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亦师亦友的莫逆之交。之后在梁启超的鼓动下,李济把教研工作搬到田野之间,长时间从事田野考古工作。
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他为了寻找史书中夏的下落,在西阴村发掘,虽然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夏墟”,但是开启了中国人自行考古发掘的先河。1928年,史语所所长傅斯年邀请李济出任考古组主任。本着对于田野考古的喜爱,以及陈寅恪跟赵元任都已经答应就职史语所,分别出任历史组与语言组组长。李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当时表示:自己年纪轻轻,能与陈寅恪跟赵元任待遇地位平等,倍感荣幸。
作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的李济,掌管了当时中国考古的“大本营”殷墟,探寻商代晚期的都城,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史语所不得不迁往四川李庄。在撤退到四川前,李济还兼任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的位置,虽然中央博物院(现在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最终并没有在民国年间完成,但是李济仍然为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探出了前路。
李济一生的最主要贡献,是将西方考古的地层学、类型学方法,引入到殷墟发掘及相关遗物研究领域,从此奠定中国现代考古的布局。而他最大的成就是从1928年至1937年,主持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现实。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夏鼐、尹达、高去寻 、石璋如、尹焕章等人,都得过他的指导和栽培。
在李济之前,文物国有观念尚未确立。获取文物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私人方式的挖掘售卖。李济风格高尚,出于现代学术立场,他强调一切文物应归公有。不应该把他们研究的对象,当做古玩或古董私藏。因此他与董作宾、梁思永(梁思成的弟弟)等史语所同仁私下相互约定:私人不收藏文物。此风一开,以后成为了史语所乃至整个考古界的潜规则!挖出来的,都是国家的!
1948年,李济为了保护古文物,使之不在战争中被毁。他担任押运官,全程负责运输、装卸事宜。将772箱古物、标本、历史档案等安全搬迁。他跟随史语所来到海峡对岸。这一押运,李济从此偏居一隅,陷入了无古可考的境地,而且也缺少大陆的考古资料,他后来的几本著作,都是通过从日本买来的新近出版的殷墟图片作研究写出来的。在简陋的条件下,他开创了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培养出了后来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的张光直等高徒。1955年,接任董作宾的遗缺,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到1972年为止。
李济的儿子在1949年留在了大陆,虽然李济此后再也没有登上过大陆的故土,但李济的丰功伟绩无法被遗忘。他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传说。在今年1月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主持召开了殷墟考古发掘9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和考古学家的摇篮,殷墟考古发掘的90年是在起步、探索、总结和创新中不断前行的。而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再一次为人们口耳相传,争相咏颂。
1979年8月1日,李济病逝于台北温州街寓所,他生前先后发表考古学著作约150种。其养子李光周亦为重要的考古学家。总之,大师兄纵观1949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史,尽管还有梁思永、吴金鼎、夏鼐、曾昭橘等考古界大腕一起筚路蓝缕。但若是论中国考古界的中心,诚然是在李济这里的。李济就如旗帜一般,开启了中国的考古学。大师兄谨以此文致敬一代考古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