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在堂庭之山东面三百八十里有座猨翼之山,名字有点生僻,猨同“猿”。很多历史校本都把“猨翼之山”写成“即翼之山”。杨慎曾为此做过补充,他说猨是没有翅膀的,为了突出这座山的凶险难登,特意用猨翼命名。猿猴本就擅长攀爬,就连猿猴到了此地都觉得自己少了一对翅膀,可以看出此山的确险峻。
原文短短几句话,出现了四次“怪”字。怪这个字很常见,我们常用来形容不常见的东西,或者生活中没见过的物,或者见过同类,但是又跟同类有很大差别。因为不熟悉所以不了解,免不了会产生一些神秘感和恐惧感。儒家就有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讲究中庸,以人道为中心,这些东西虽然有,但是我们不崇拜,不追求就行了。
猨翼之山的山上很多怪兽,水里很多怪鱼。其实《山海经》形容动物的手法很简单,基本都是取已知物种一个最显著的特点,然后加以修饰来描述。比如:状如牛,长着刺猬毛,这是穷奇;状如狸,长着白脑袋,这是天狗;状如鸡,长着五彩羽毛,这是凤凰。但凡猨翼山的怪兽稍微有点特点,我想都应该能大致描绘得出来。比如摆一架喷气式客机在他们面前,他们都能描绘出来:有兽焉,其状如鸟而四翼,音如龙哮,腾空而行一日千里。所以原文没有描述这些生物,可能是真的没有见过,或者太远了看不清,因为后面讲了,这山不能上。
猨翼之山多白玉,这个也就是字面意思,玉石之白色者也。多怪蛇,此处的“蛇”我建议不当作我们熟知的蛇类动物来理解,应当理解为一种身体圆细长并且有鳞无爪的动物,再一个贴地蜿蜒前行的动物在当时也可以用蛇来形容。那么怪蛇的参照物我们就能够大致明确了,至于具体是什么样子,书中没记载,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
至于蝮虫,郭璞对其的注释是“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余斤,一名反鼻”。绶文理所当然是绶带纹理,这是一个造型并非颜色。那为什么郭璞要用其来形容蝮虫的颜色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绶文一定是有一种标准的颜色,郭璞才会这样来形容,而这种标准颜色就是红白相间的纹理。而它还有另外个名字,叫做反鼻虫。
忘了提一个关键的知识点,此处的“虫”是“虺”的本字。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毒蛇,常在水中。南朝祖冲之所著《述异记》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所以呢,蝮虫就是蛇,并且是一种鼻子尖尖的蛇,于是我在网上找了下,尖吻蝮(俗称五步蛇)的形象相当吻合。并且也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尖吻蝮之所以被称为五步蛇,就是因为它的毒性很强,不要以为被它咬了只要不走路就能活。尖吻蝮的毒素是以蛋白质构成的溶血毒素,而这种毒素更是强烈出血性的,临床表现为流血不止,包扎压迫都止不住那种,据资料显示在湖南辰溪石碧乡一带被五步蛇咬伤的基本都没救过来,而被眼镜蛇咬伤的基本都能救过来。所以这种蛇毒性比眼镜蛇还大。所以看到就远远避开。
猨翼之山的介绍就差不多了,总的来看猨翼山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基本没有,但是不要着急好东西都在后面,慢慢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