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阿,按《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为汉平原郡下辖县邑。西汉初,祝阿县改为祝阿侯国,由将军高邑受领。
高氏,先秦时期主要来自姜姓,所以其家族活跃地区多为齐国一带。而高邑,则应是来自高氏族中。再按照史书记载,高邑最初是来自齧桑。
以客从起齧桑。《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高邑于齧桑以“客”的身份加入到刘邦麾下。
首先说齧桑,在史书中只有于周勃的列传记载中提到了该地:
击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以往至栗,取之。攻齧桑,先登。《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这是周勃跟随刘邦在秦二世二年与秦军作战的一段记录。其中在提到齧桑时,相邻的记录处又提到了“栗”。
按照《史记三家注》中的解释:
粟【正义】:括地志云属沛郡也。
这里的沛郡指的是汉朝时期的郡,大体上为秦时泗水郡的一部分,所以说,这里的粟地距离沛县应该不远。
另外再看关于齧桑的注释:
【索隐】:徐氏云在梁、彭城间。
如此,再结合“粟”的解释,以及周勃征战的顺序来看,齧桑应当距离沛县不远,且就在泗水郡内。
而泗水郡又为先秦时期齐、魏、楚三国交界处。所以说,以高邑为首的高氏一族聚集在沛县周围的齧桑,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
然后现在的问题就是,齧桑是否为泗水郡内的县城呢?若是按照高邑在刘邦麾下的“客”的身份来看,那么高邑在齧桑的势力应该是不小的,所以说是县也是有可能的。当然,或许齧桑也是如同丰邑一般的特殊城邑,虽无县名,却有县的实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总而言之,按照周勃先登攻取齧桑的记录来看,齧桑之战打的还是挺激烈的。所以高邑应该是为刘邦拿下齧桑出了不少力,遂在之后正式加入到刘邦麾下时,如同萧何、吕泽一般,同为“客”的身份。
至于这里的“客”,虽然职权不太明确,但下限应该是客卿,而上限则是合作者。反正都是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高邑在加入到刘邦麾下时,地位不低。
其后,高邑便就这样一直追随刘邦,灭秦入汉中:
以上队将入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里的上队将记录,其实也就差不多解释了刘邦军中大量存在的二队将根源了。
按照秦汉时期的一般军制,以千人左右为一校,可为最基本的独立作战单元。这里的参照资料比较多:如陈胜起义时面对的秦军长官就是校尉,而他们那支军队也就不到千人;另外如陈胜派遣武臣去征伐赵国时,给予的三千人,然后其中就有张耳和陈馀为明确的校尉,自然是各领一千人,至于剩下的一千人则有将军武臣独自率领。
所以,再结合刘邦起义之初的那三千沛县子弟的记录,则当时关于这三千人(应该是不到三千人)的具体编制,完全有可能是划分为三校的。而具体领用情况,按照之后的记录来看,则应该是刘邦领用一队,也就是之后的上队;吕泽领用一队,便是之后的二队;接着王陵和雍齿等人领用一队,也就是疑似存在的三队。
当然,一开始不一定就叫这样的名称。而笔者之所以这样划分,也是为了符合当时沛县的实际力量分布,以吕氏一族为首的外来之人,和王陵、雍齿为首的沛县大族,再加上刘邦和萧何等人组成的联盟,那么刚好为三大支柱。而其中吕氏一族虽然势力相对较弱,但因为和刘邦的特殊关系,所以独自领一队也是有可能的。
而后随着刘邦不断征战,其中三队因为雍齿的叛变,以及王陵的独立性太强,所以三队就逐渐消散了,再无人员记载。而刘邦统帅的一队,因为后期军队规模扩张太快,所以不断分出去了,自然一队也就形同虚设了,所以属于一队的人员记载也就很少了,毕竟真要论起来的话,周勃、樊哙、曹参这些人也应该都是属于一队的,而后期汉军的主要领军将军又是这些人,所以强调这些也没多大意义了。如此,就唯有吕泽的二队编制相对完整,不但没有像三队那样消亡,也没有和一队那般因为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分解。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最后在史书中关于二队将的记载是最多的,而那些将领也基本上都是属于吕泽的人。至于一队,也就是上队,因为某些特殊人物,所以还是提了一下。再有三队,因为早就消散了,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人员记载了。
而关于上队中的那个特殊人物,自然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高邑。
高邑在刘邦成为汉王后,以上队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去汉中。从这里自然能看出,当时刘邦的麾下,上队和二队至少在名义上还是一直存在的。
以将军定魏太原,破井陉,属淮阴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显然,在刘邦正式于汉中稳定后,随着大将军韩信的到来,汉军应该是进行了军队改制。所以此后至少在名义上,汉军之中是没有上队和二队的区分了。如此高邑遂以上队将的身份成为了汉军将军,可以说,至少此时的高邑在汉军中的地位还是挺高的。
另外就要说高邑为何特殊了,为何史书中单单要把他的上队将身份给列出来?因为之后的高邑,虽然名为汉军将军,可却是真正投到了大将军韩信的麾下,并且是跟随着大将军韩信定魏破赵,勇猛无前。而史书中的一句“属淮阴侯”,自然是将其作为大将军韩信亲信的身份说的在明白不过了。所以把他单独列出来的意思就是,高邑以前只是在上队里面待过,但后期就和上队里面的那些人没有多大关系了,毕竟人家最后投靠了大将军韩信。
至于说高邑为何作为汉军将军要投到韩信麾下,原因虽然无考,但终归还是我们能够想的到的那几种。毕竟大将军韩信的作战能力太强,而随着这种胜利的越来越多,如果说是还是不能影响他麾下的那些将军们,那只能说明韩信就真的只适合当军师了。可事实上,韩信是大将军,是一军之统帅,所以能够折服高邑那些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其实笔者一直猜测,韩信后期在刘邦危机时刻,以要挟刘邦的口气自许为王,不一定就是韩信自己的想法。毕竟那时的韩信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群紧密团结在韩信麾下的谋臣虎将们,事实上韩信能够取得不断的胜利也是靠着这些人,所以如果韩信不能表现出领袖的风采,若只是甘愿作为刘邦的一把利剑,那请问谁还会再为韩信卖命?所以韩信与其说是要挟刘邦,还不如说是大势已成,不得不做。
只是可惜,终究韩信是不愿做一位领袖的,所以其后影响的不仅仅是韩信一个人的命运,还有更多追随韩信的人们。而高邑,自然也是这其中受到很大影响的人。
以缻度军击籍及攻陈狶,侯,八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之后的高邑,则率领其麾下的缻度军(类似于拿着长棍的军队),跟随大将军韩信击灭项羽。并在汉高帝后期还参与了平定陈狶的叛乱。
应该说,高邑作为在汉一年就拜将的人,他早在汉六年就有资格封侯了,毕竟是汉军中有独自领军之权的大将。但事实上,高邑封侯的时间却非常晚:
十一年正月己未,孝侯高邑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汉高帝十一年正月己未日,高邑受封祝阿侯,食邑八百户。
所以高邑不但封侯时间大大推迟,其食邑数量更是只有区区八百户,这是为什么呢?
而相比那些都尉、郎中骑将一类的军官,动辄都是千户以上,而堂堂汉庭将军,并且还参与了定魏、破赵、灭楚等各类大战的高邑,却连千户都不到。所以,说到底无非还是因为他高邑是曾经大将军韩信的心腹大将的原因,不然,还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说到底,个人的成败有时候真的挺看选择的。如果当年高邑坚持不效忠韩信,那以他当年的身份,后期地位应该是无法估量的。
至于高邑的以后,虽然他还算寿长,然而作为有历史污点的人,终究还是没有再被汉庭启用。
不过还是要说一点,当年身为大将军韩信的部下中,也还是有在后期被汉庭重新启用的,所以高邑后期没有被汉庭重用,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五年,侯成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文帝前元四年,高邑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孝侯。祝阿侯国由其子侯成继承,下一年即为侯成元年。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协时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逸周书》
按照谥号来看,虽然高邑在封侯之后于仕途上不顺,可在家族的兴旺上,却还是做得挺不错的。而或许,后期高邑之所以没有被汉庭重新启用的原因中,也有其人不愿再远离家人的因素吧。
以上,就是祝阿侯高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