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圣诞节等洋节日,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吗?
圣诞节,译名“基督撒弥”,一宗教礼拜的节日而已,逐步演变为西方传统节日,近些年来,在我国,圣诞风兴起,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追崇。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也引起了很多社会评论者的热议,甚至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也有人直言不讳的说,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态。还有个别偏激或极端人群,去推倒商家或公共区域搭建的圣诞树,来表达自己的激愤不满。
我们该不该对文化符号过于敏感,或者沾染西方东西就该反对,就认为是一种背叛呢?是多虑,还是值得引以为戒呢?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发表下看法,你觉得呢?我们一起讨论。
我认为就大部分过平安夜和圣诞节等洋节日的中国人而言,不一定就不爱国,而且他们不一定就对宗教和西方感兴趣,他们所青睐的,只是节日本身。他们甚至什么节日都过,只要是节日就不会放过。尤其是商家或其他服务机构,往往以节日为噱头做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为刺激消费,渲染了节日氛围。并不一定触及爱国和崇洋媚外的东西。
圣诞节虽是西方国家传统节日,但他纪念的却是一位有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众生平等,神爱世人”无限正能量的世界级精神领袖――耶稣。其倡导的精神就是“友善、包容、关爱、诚信”。
那些打着爱国旗号的无知者们,你们知道世界(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和医院为什么用“十”字这一符号的来源吗?你们了解我们现在正用着的公元记年法的历史意义吗?你们又明白为什么星期又叫礼拜,周日又称做“礼拜天”的含义吗?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融合西方的一些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纪念着耶稣这位老人,只是你没有去动脑思考而已。
另外,相对来说,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多体现的是情怀,比如团圆,思念,更加深情浪漫,情感性更强,如中秋、端午、春节等,更体现的是亲情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而西方节日,大多体现在激情和狂欢,比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更体现的是公众群体式的喧闹激情。某种意义上,满足了更多的年轻人发泄和激情减压需求。而我们的节日比较含蓄。所体现的意义不同。各有所需,无关乎道德和伦理要求。
爱国与否,是否崇洋媚外,不能只看是否过洋节日,更要看过了洋节日的他们,是否遗忘我们的传统节日,排斥不是最好的辩证,生活方式本身无关爱国立场。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民族立场,国家需要的时候,如何战队,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
不要因这个片面的问题,相互打击,争论,有时候没多大意义。我们不如更加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去在文化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会被轻易消亡,这点文化自信,还是该有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和国家是悲哀的,“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什么是信仰?信仰人人皆有,只是层次不同。信者是所从,仰者是所求,古人云:“信乃万事之本。”甚至贪生怕死亦是信仰,所差,不过是正确和错误、觉悟和迷惑、近前和长远、成形和未成形。绝对的讲,凡是情动念起欲望都是信仰的作用,所以,以自己没有信仰而蛮狂凌人者是无知无耻的蠢类之论。离信何所想,不仰何所为,信以得生,仰以为命,理当如此。信仰和生命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如果谁真的没了信仰,于是他也就真的没了人性,因为不信就不会吃,不信就不会做,不信就不会活。人的信仰,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是人生一切行为的魂,没有它就没有生命。它的产生过程是从下意、迷茫中觉悟,因其社会活动层面、缘份、智慧,而逐渐走向成熟。严格的寻由,只要降生,基因中就包括了信仰,甚至连下生本身都必须是信仰的创造。
中国文学泰斗大师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文明的国家和民族是不会排斥异国他乡之先进文化的,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拿来主义,这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进步的希望。”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在科技、军事、经济、生活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就是得益于学习和吸收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文化和理念用40年的时间赶上了他们用几百年时间取得的进步吗?所以说,我们要学会辩证的去看待一件事情,要学会包容,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要人云亦云,不加辩证分析的去把一些好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