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好不容易听到一个观点无比认同,突然又来了一种新的思路甚至是完全不同的idea来冲击你的思绪和经验值,好像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都有鲜活的案例,让你觉得我该相信哪一个?是坚持当初自己深信不疑的那个还是接受新的思想,又或者学会用更加辩证的方式去质疑每一个观点?
其实从上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各种文化思想对立矛盾的机制。比如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么同样“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也是他们说的。再比如“宁死不屈”和“能屈能伸”、“不拘小节”和“事无巨细”等等这些真的太多了。我只想说这都是古人在开心或愤怒的当下随口说的吧,因为后人有了类似的共鸣于是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然后大家就用这些俗语和成语在不同的情况下给自己找了个自我安慰的借口。
突然发现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大家自我安慰的能力都很强。那么那些所谓的在公众视野中呈现的观点,究竟是对是错呢?其实所有的前提都是一个——你看到这些是因为他们成功了。那么你知道同样的观点和方法有多少在默默失败而没有进入到公众视线的人吗?
我来举个例子。因为是幼教工作者,所以平常接触比较多的幼师、幼儿和家长,因此我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新时代的家长都清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获得成功”相信是每一个家长一生都在修行的话题。而我们除了给幼儿选择一个好的学校也会考虑到在家里我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对待他。那么这个方法从哪里来?培训老师的机构太多,而家长的培训基本没有,好像父母天生就会教育小孩一样。针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会不自觉地在日常的网络信息中去找寻成功的案例来补充这方面的缺失。而近几年来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这样成功的“动物爸妈”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观有了很大的冲击,比如给孩子制定“十大戒律”的虎妈蔡美儿,“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简单粗暴教育法的狼爸萧百佑,当然也有相对立的教育方式如用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哈佛女儿的猫爸常智韬,“无为而治“的放羊式教育羊爸彭成。这些都对各类父母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诱惑力。
很多父母只看到了片面的几个关键词就开始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感觉没有太多的效果,就不了了之,或者等到新的办法出来又进行更换。真正能做到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最终获得成功的父母其实很少。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这个世界给了他一百种好的道理,他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同时他也会遗传到父母的一些特性,你会发现他身上的“叛逆”其实也是当初的你。所以,结论应该是,这些“前人的成功案例”是在他们当下的各类环境和条件下促成的,那并不是规律,而只是他们的“经验”。因此我们无法一味的去模仿。
那讲到这里,大家成功的经验都不能直接模仿,每个人的观点又不尽相同,那我到底该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你只要相信那一句名言叫“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收获的所有经验你无法用眼睛全部看到,所以在遵守一些绝对的原则的前提下(以后会详细讲)一定要关注他自身的性格和发展特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因材施教”。
在现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取舍,取舍多少都是值得我们去判断和思考的。即使是教育界我们所推崇和认同的专家,他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不过每次接受新的思路还是很惊喜,我们都有可以吸收的新的知识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性情特点,那就是“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