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做一个体面的老年人》
牛犁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的我们这些当年的“年轻人‘’还没等缓过神来就步入了人生的老年。当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怎样养老时,发现这个国家也悄悄的迈进了老龄社会,在不到14亿人的人口结构中已有2亿多人超过了60岁。也就是说,不管你承不承认,在我们身边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花甲”老人。也就是说,不管你承不承认,社会和你一样开始变老了。
于是,有关养老的话题便从政府到社会,从国企到民营,从城市到乡村,铺天盖地的向我们扑来,让我们不知如何取舍,无所适从。于是怎样看待养老?怎样面对养老?就成了我们绕不过去的人生话题。按照最新统计我国人口生存的平均年龄,男性公民平均75岁;女性公民平均77岁,所谓养老就是指从退休到死亡的这个阶段。想想都有点可怕,如果你是男性公民,那么你从60岁到75岁,只有区区15年的生存时间了。当然,这只是指平均年龄,活过80岁的大有人在,但60岁前后夭折的也不少。如果你是女性公民,从55岁到77岁,还有22年的生存时间,这个生存空间会比男性的生存空间稍好些,但是怎么想都不免有点悲观。
如果把养老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在退休后生活上完全能够自已料理和不能自理(包括不能完全自理)两个阶段。我们不妨把第一阶段称做“自助”养老阶段,把第二阶段称为他人帮助养老阶段。现在社会上说的养老,基本都是指需要“他助”的养老,即不能自理和不能完全自理阶段。仿佛只有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时人才需要养老,才被称之为养老,所谓养老似乎只有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完成。比如政府号召,针对老龄社会的到来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于是地产商说要开发养老地产;医疗界说要发展社区医院增设家庭病床;公办的民办的养老院说要增加养老床位提升服务质量;最历害的是卖保健器械和保健品的公司,他们除了铺天盖天的在电视台和网络上打广告之外,还把“分公司”开到了居民小区,对有老人的家庭挨家挨户的走访,进行地毯式的轰炸……至于养老的第一阶段,即自助养老阶段却被人们忽略了。其实这段时间才是退休后最宝贵的时光,工作时我们只顾在职场打拼,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个人的生活爱好,许多人生喜好和乐趣都被忽略掉了。好不容易等到退休,可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做自已喜欢的事,寻找自已的人生乐趣了,却被人们所忽略。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忽略占养老群体百分之七八十的自助养老人群的不只是政府工作人员,不只是这个养老人群的子女,甚至包括我们自已在内的整个社会!一个普遍现象是:大家都错误地认为这个阶段的老人还不老,还什么都能干,还不需要去养老。于是,就有了将老龄重新计算的说法,就有了所谓的青年老年人、中年老年人和老年老年人新的划分。而我始终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这样掩耳盗铃式的安慰自已,老就老了吧,顺其自然就是了,没必要人为的去给60岁以上老年人分段,即使分了也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人的生命周期虽然可以延长,但是不能逆转,否则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就不会规定法定退休年龄。
但是如何平稳地渡过这个阶段的养老?却是一件智慧的事。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听从内心的声音,寻找自已合适的方式,不须要人为的给老人划段,也不须要整齐划一的规定退休老人怎么个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已喜欢的"养老"方式。有的人喜欢与儿女同住,即能帮助照顾孙辈又不觉得孤独;有的人喜欢自已单住,即能与儿女分合自便又能让退休生活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有的人喜欢安居自已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觉得还是生活在家人、亲友、同事同学中间更有安全感;有的人喜欢像候鸟一样自由飞翔,觉得退休了就应该换个活法,让自已享受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的人喜欢抱团养老,与一些和自已价值观一致且喜好相近的人或相邀提前去养老院,或租住公寓和乡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玩乐……
这些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一定要适合自已。如果不适合自已,再好的“生活方式”都可能走错了方向。我认为能做好两条就够了,一是尽量让自己身体健康;一是尽量使自已心情快乐。要保持健康,就要合理的安排饮食起居,规律的生活。饮食上不一定千篇一律的强调“清淡”,但一定要有营养;锻练时不能只追求数量,但一定要有质量,过度的锻练常常适得其反;如果还有一份有报酬的工作要做,一定要看这份工作的强度是不是适合你?如果还有看孙子的重任,一定要量力而行,前些年看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写的一篇题为《陡然草》的文章,其中有两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帮助别人,穷人不要用出钱的方式,老人不要用出力的方式。
穷人如果用出钱的方式,就容易成为盗贼;老人如果用出力的方式就容易累成病人。”
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说法,但是我觉得退休后再出来工作一定要量力而行,现实生活中因退休继续工作累病累伤的不在少数,甚至许多高层和名人也不能例外,要不然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就失去了科学意义。
要保持快乐,就要经常调整情绪,达到内心平衡。人的不快乐都是来自情绪,而情绪不稳定多数原因是因为内心不平衡。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说的就是情绪上的事。一直以来,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上打拼都习惯了依靠一个单位一个集体,退休时我们被迫离开了这个集体,被抛到了社会上。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错,因为每个单位都需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问题是社会只顾做着它自已想做的事,并没有做好接纳大批退休人的各种谁备,许多老年人发现,原来还有一个被叫做单位的地方管着,现在走向社会后却成了没人管的“弃婴”,一下子很难适应。
面对现实,我十分赞成学者熊培云的话,他说:当别人抛弃你时,你不要再落井下石,给自已做减法。你一定要给自已做加法。
怎样给自已做加法?我认为首先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退休生活,然后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已新的生活兴趣。比如,读书写作、唱歌跳舞、书法绘画;比如,运动健身、户外旅行和下棋打球、养花种菜烹饪美食等等……
除了身体之外,一定要注意心理健康。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老年人群的忽略甚至鄙视,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出门旅行不收花甲老人或游费加价,就不跟团走;坐公交车不给让座就站一会;摔倒后没人扶就自已站起来,如果有人来扶,千万别赖上人家。嫌退休金开的少就看看那些比自已更少的人群;嫌房子小就多看看那些没房住的人;嫌自己病痛就看看那些病重和先走的人。总之,在生活水准上往下比,在生活情趣上往上比,尽量去做一位有生活品味,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有尊严的老人。让自已的养老生活过的体面而有尊严。
想想也没必要非跟那些开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工资的人互撕,人生就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改革开放以前以及到了90年代还是企业单位待遇好,企业不仅有自已的食堂托儿所甚至还有医院学校,企业不仅每月发奖金甚至还发年终兑现奖。而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那时除了基本工资几乎什么都没有,那时的公务员工作的部门被形容为饿不死撑不着的单位,是清水衙门。不像现在几百人竟争一个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 所以当我们因为工资比他们低而出现内心不平衡时,不妨想想过去待遇好的时候,也许心情就会平静许多。所谓上帝是公平的,就是说所有的好事不会都落在你一个人头上。他往往给了你金钱就不给你健康,给了你权力就不给你长寿,给了你容貌就不给你出身,给了你前半生幸福就不给你后半生辉煌……
当你真的想明白之后,你会发现: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你都不用占有那么多,现在许多人主张过极简的生活,其意义也在于此。过多的物质享受过剩的情感追求都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秦始皇的阿房宫都已灰飞烟灭。只要我们身体还基本健康,就不要去依靠别人拖累别人,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已的亲生儿女,孩子有孩子的难处,不要用旧的伦理道德捆绑他们。
前些天在《新京报》读到一条可喜的消息,说是北京市由政府补贴发展养老产业,创建养老文化,改善养老服务等措施,心里顿时感到一亮。这说明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和正在为渐行渐近的老年社会做准备。其实,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较北京市已经做的不错。早在几年前北京的老年优待卡就比其他地方提前了五岁(65岁即可申请办理),老年人可免费游览55个公园,免费乘坐969条公交线路。这在其他地方都是绝无仅有的。至于新近出台的年满80岁的老人可以解决户藉问题,落户到子女户口所在地的政策,我认为并无实际意义。众所周知,80岁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寿命的上限,拿这个年龄段说事已没普遍意义。
养老的尴尬是在退休后的第二阶段,即失能或部分失能需要他助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老年人必须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生活,而我最担心的倒不是绝症和猝死。绝症能让人在恐惧之后对命运认同,与死亡和解;猝死则发生在瞬间,让人感受不到痛苦。所以现在在老年人之间流传着,希望有生之年好好活,当死亡来临时快快走的说法。许多人开始不赞成在大脑已经死亡的情况下插管抢救耗钱耗时的做法。而我所担心的是在养老的第二阶段生两种病:一个是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一个是帕金森综合症(运动神经障碍)。一个是四肢还很灵活的时候,脑子不好使了,人变得六亲不认给亲人带大极大的痛苦;一个是在头脑灵活时,肢体突然失灵,只能听任别人的摆布,甚至来自护理人员乃至亲人的冷言冷语,让自已无比痛苦。因此,我希望所谓养老最好不要等到进入第二阶段,从生至死最好就在养老的初期,自助阶段完成最好,对已是一种解脱,对人(包括自己的儿女)不添累赘。
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尊严活出体面,才不会陷于尴尬的老境而不能自拔。我期待“老吾老及人之老”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重回华夏大地,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之后的希望。我十分赞成余秋雨说过的一句话:老就老了吧,还生命以本色。作家梁晓声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两种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态度。即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消极的生活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沮丧的生活态度。面对扑面而来的养老生活,选择哪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不仅考验我们的智商,而且考验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