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显示我已阅读完了25本书,看着书标上读完的标签,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一本书读完了,打上了读完的标签,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已经掌握了书中的内容了吗?不可能,明明很多书一读完就记不起其中讲了什么内容了。那意味着什么?纯粹只是表示页码翻完了,有没有学到、掌握书中的内容,那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关于读书,最让人顶礼膜拜的牛人应该是非宋朝的宰相赵普不可了,这哥们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传说他白天当朝办事的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会一言不发,第二天的时候,棘手的问题总是轻而易举地迎刃而解,很多人很纳闷,认为他家里肯定有高人坐镇,否则一夜之间,他不可能就找到有效的办法。这种现象出现的次数一多,就勾起了无数吃瓜群众的猎奇心理,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出了答案。原来,只要白天碰到棘手的问题,赵普在下朝后,总会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通过阅读《论语》来找答案。半部《论语》的来由是说赵普用半部《论语》帮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天下,赵普又用另外半部《论语》为宋太宗赵光义治理天下。
赵普这样才叫真读书啊,像我这种读书只是翻阅而已,应了那句话“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现在有些人喜欢标榜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借此来炫耀自己有多努力,多正能量,多知识渊博。这个逻辑有点搞笑,凤姐就是这个逻辑,她觉得她读了无数本《故事会》、《知音》,就能够让她达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的境界,最后就是当成笑料被人们消费掉了。
其实我自己在读书这件事上,心态也不端正,总是认为读的书越多就代表自己越厉害,甚至我在家里买了很多书,用来装饰门面,标榜自己,接受同事、朋友、亲人的溢美之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子读书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读书以学到真知灼见为荣,以标榜装饰门面为耻;以解决问题为荣,以故作清高为耻;以能力提升为荣,以读完充数为耻。
说到读书,就不得不提我的偶像――曾国藩,他跟“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牛人赵普的读书法相比较,走的是另一个极端,死记硬背,死读书,他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来搞定读书这件事。他在年轻的时候买了一套二十三史,这可是他花的大价钱借钱买下来的,全家人为了还这套书的钱,省吃俭用了好几年才还完,因此,曾国藩在他老爹面前发誓,终生认真学习此书,否则就是不孝。他立誓之后,每天精读十页,无一天间断过,终生反复阅读这一套书,看了几十遍,达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为他的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其实,无论是赵普,还是曾国藩,用的都是精读法,不断重复阅读,精读的书目都是经典,可见,要想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该领域的经典书藉必须精读,而且是反复精读,用一生的时间来反复精读。哪怕你阅读理解能力再差,只要通过不断反复精读,终生不间断,终会有开悟大成的时候。
对于阅读理解能力有限的人来讲,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是反复精读所在领域的经典书目,不要贪多,更不要贪图所谓的“博览群书”的雅号而去做蜻蜓点水式的“翻书者”。读书要以专于斯、精于斯的精神来读,不要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们。自己几斤几两,是不是天纵之才,是不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才,自己心里难道就没有一点数?
至于天才嘛,博览不博览的就不为我们这种凡人所了解了。
开卷有益,但我还是强烈建议要聚焦,先划定一个小范围,将这个小范围之内的经典书籍反复精读,做到烂熟于胸,已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级人才,再涉猎其它领域的书不迟。当然,我的建议对象是成年人。未成年的学生则不在此列,未成年的学生读书要广博,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域,找到兴趣爱好领域后,再反复精读兴趣爱好领域的经典书目,先成为专家,再成为杂家、博家。
读书,不以翻完书页为标志,而应以学到知识为标志。读书,首先要找到应该读的好书,反复阅读,真正领会、掌握,以能够灵活运用为标准。读书,要忘记读完这件事,读不读完,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要真正从阅读该书时学到新知识。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