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我爸吵了一架,起因不谈,反正最后落脚在“跟家人说话也是感觉在沟通工作”上。因为他觉得我每次一说个什么事儿都会说的很学院派,不接地气。其实不同知识领域里两类人在相处上很常见的问题吧。但我觉得这一个特别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应该拿出来再琢磨下。
当然我承认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把事儿说的很理论,很学院派,很拖沓。但我不愿意改,为啥,最后告诉你。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问题啊。由于个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要面对很多对于技术没概念,来自于各种行业的伙伴。跟这类需求方在沟通需求时,对方不了解我能做什么,我的团队能做什么,他的目标能否达到。一般在沟通阶段,95%的团队都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想法”了,有不深不浅对于互联网的基本认知,有的已到有初步的方案阶段,甚至很多都是以前跟外包团队有过合作经历。
所以我会这么告诉他们:
对方是创业者
1.云笔类似外包公司,但我们是用外包的方案解决外包解决不了的问题
2.云笔希望能做创业者的研发中心。
对方是地产公司
1.云笔类似一个具有施工能力的规划局,在项目评审,过程管理上有自己的沉淀
2.云笔在工作角色上绝不受限于甲乙方的设置
不同的话术是希望这样传递给对方三件事:我们是干嘛的?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采用什么方案来解决问题?
首先,地产类公司,对于规划局,施工队这些角色再熟悉不过,代入感会让他们很容易将相互之前的位置理解到位。
接下来,在表达我们的意愿是和需求方一起成长,而不是只为某一个项目合同负责,只在阶段性出现并提供服务,需求方与传统的技术外包公司合作过,遇见过项目延期,质量不高,迭代成本高的情况。拒绝甲方命令,乙方只执行的固有模式也是表达相比项目过程,我们会更关注结果。所以在沟通时,对方很快就感知到差异并将核心价值进一步加深。
最后,持续向下展开探讨我们用何种方案来避免延期,质量不高,持续迭代的问题。(因为这个话题很大,这里就不展开了)
不论最后是否合作,都会有较深刻的认同感在彼此之间出现。
在较短时间内,向对方解释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且对方还缺乏理解概念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以让对方理解为目标所做的这一切......
S!T!O!P!还能不能说人话了!哦好吧 我又犯职业病了,我说人话,重来一条。
所以,我在沟通时思路很简单,找一个对方已有的概念去映射,并且真实讲出个中差异。以上就是我把事情深入浅出地说明白的一个思路。
认知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基模,把事情深入浅出说明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套用对方的基模进行类比」
活用这个方法,是很必要的哦。不论是描述抽象的技术问题,还是经济学名词都能让人弄明白。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品品:
中间件【位于两个软件中间,起弹性连接作用的一个概念。类似于帮助老百姓与国家房产交易部门办理交易业务的中介,或是在用户和银行之间进行中转和媒介的支付宝。】
过桥贷款【帮助机构之间进行资金快速流通的保证金,类似一个小土豪给自己身边朋友救急不救穷的专享资金】
是不是通透些了。
说到这里,用「套用基模」这个方法深入浅出的讲道理。好像还挺有效的。
但是这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只在初期使用。因为这个方法是以牺牲知识准确性为代价的。我知道,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是浅尝辄止的。什么东西了解个大概就ok。可是知识必须是体系化,结构化的。这也是我在表达很多观点时,很理论,很学院派,很拖沓的缘由。
光举例子,你不会知道中间件的特性是「专业,安全,快捷,成本低」因为很多时候中介并不是一个最优的对象。你也会遗忘过桥贷款是由政策性银行借,商业银行提供贷,有放款快,汇款期短的特性,因为当借贷方从机构变成个人,贷款类型又完全不同了。
举例子深入浅出,快速入门可以。但对学习知识得负责,例子举完了查漏补缺是必须的,没事儿得学学老黄牛哞哞哞反刍才行。
所以,为啥我不改?我是爱你才跟你们叨叨这么久。
我就不改......
最后以上其实是一篇软文,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