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初我很怕熊孩子们,但最后离别时她们一直送我们离开,我竟然有点感谢青志队和晨光以及心理部全体的小伙伴。能找到这样的机会让大家去贴近他们的生活太不容易。
跟小朋友聊了很久,原来在他们的世界里,会编各种气球的孩子竟然会是最好的馈赠。穿着公主鞋一瘸一拐的小姑娘,捂着耳朵死活不唱妈妈歌的小姑娘,在我面前撒娇耍泼哭泣就为了先帮他打气球的小男孩,那个一路不说话一步三回头的小妹妹。
曾经很鸡贼地,也很阴谋论的讨论,为什么我们给留守儿童这么多的同情,资源,他们因为父辈的不努力而导致如今,而今后也很有可能继续进入这样漂泊打工的大队。养小一辈的小留守。
没有争论,我思考了很久,想,①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如今很多偏远地区撤校,并校,如今留下十几个小朋友一个班的小学苟延残喘,小孩子上学的时间成本和所担任的家庭角色与城市化儿童是解散不同的。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饱和化,中国在打压北上广这样大型城市向超大型城市化转型,撤去了农民工子弟学校,撤去了农民工聚聚的菜市场,大型城市的过饱和化没有给这些孩子提供更优质的资源。
③当今中国投资在这样偏远小学的钱不少,校园硬件条件一流,但软件条件匮乏,能留在这样小学持续支教的人士太少,哪怕现要求部分教职工需下乡教学,可没有持续的教学体系,孩子们疲于适应。
④我一直记得出于心理方面,很多小学的管理者说,我希望所谓的爱心人士可以少一点来支教,因为你们来一次,来一段时间,便离开了,可我们孩子一遍一遍重复着付出真心地分别。他们不断适应新的方式。志愿者收获得是感动,是自我实现以及自我陶醉,可留下的空缺呢,谁来补?
⑤你说这是个走不出的圈,但其实我们在努力,从高考不同省份划线就是一个努力,教育分配的极度不均衡,他们需要比城市化教育付出更多。但我们给他们来优质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但可惜的是,学出来的人又有多少回重新回去,求图改变家乡?其实,这本质就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⑥我们已经占用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更好的环境,得到了所谓的蜕变。反过头来,其实,我不想那么阴谋论。如若我已得到,且手有余力,我不想考虑那么多的所谓的公平公正,我也不想讨论两者的区别。我只想,尽可能,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