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薇泩铃单月征文」第五期【童年】
童年如一股清冽的山泉水,一路欢歌的嬉笑而下, 流向远方。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渡过的,当时物质文明虽然不够丰满,但是吃饱穿暖已是平常之事,父辈们也在为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而奋斗着。
童年生活虽不色彩斑斓,却也无忧无虑。它像一朵默默盛开的七色花,每一片花瓣上都记录着每个阶段,我所能回忆起的某个生活片段。
那时候在农村,一大家人生活在一个大院子里,爷爷远在山区粮库上班,每周回来一次,白天三叔老叔爸爸妈妈出去劳作,姐姐上学,当时没有幼儿园,我又不到上学年龄,所以由奶奶看护。
记忆中最深刻的场景便是,清晨,奶奶端来一碗小米粥,放到院子里的大树桩上招呼到:“孙女乖啊,在这里喝粥,奶奶干活去。”于是我便站到树桩旁,准备喝粥。奶奶又嘱咐:“粥热,你用勺子搅一搅,像奶奶这样,一边画圈一边说,和弄和弄给小狗喝……”于是我按奶奶的交待一边给粥打着圈一边嘴里重复念叨着:“或弄或弄给小狗喝……”记得当时我就在想,粥明明是给我喝,为什么要说给小狗喝呢?可惜从小就乖巧的我才不会向大人质问如此的疑问呢。如今想来这也许就是大人们为了哄孩子所编的歌谣吧。
晚上到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就各自回自己屋子。我便由妈妈照顾了,依稀记得有时候妈妈会带着我去生产队里。一些人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好像是开什么会议。我则蜷缩在妈妈怀里,默默的听着。此时妈妈会将黄豆埋入炉火中,一会功夫扒拉出来,放在嘴边吹一吹再给我吃。大概有了这种吃食,我也就不会哭闹着回家了。
最开心的还是盼着爷爷每周的回归。因为每次爷爷回来都会给我和姐带回好吃的,什么糖葫芦,黑枣,糖豆,柿饼,花生,瓜子……虽然不多但是却能解馋,而且在当时很多孩子是吃不到这些东西的。尤其是到了年底,爷爷还会为我和姐买回彩色丝带用来扎小辫子。
我家的爷爷奶奶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从小到大我们与爷爷奶奶的感情都很好。那时候爸爸妈妈忙,每每生日来临,都是奶奶记得给我煮上几个鸡蛋,蒸上一锅馒头。吃鸡蛋吃馒头的大概寓意便是希望我顺顺利利快快乐乐的长大吧。
后来长大些,分了家,我几乎每天放了学不回自己家,都会先去到奶奶家,写作业,玩耍。奶奶若是有好吃的自然会第一时间拿出来给我吃。写完作业了,爷爷还会教我踢毽子。还记得爷爷会各种花样踢法,当时太小虽然没有学会几种,但是现在一琢磨依然能踢出几种花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叔老叔也相继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时候最盼着过年了,这样我们这些孩子就可以齐聚奶奶家一起玩耍了。四五个孩子和爷爷奶奶睡在一个炕上。若是晚上饿了,爷爷便会将碗中放些红糖,再放些面粉,用炉子上滚开的热水,给我们沏上一碗茶汤。大家吃的不亦乐乎。
清晨起来,最喜欢做的就是欣赏满玻璃的窗花,大自然真的是一位魔法师,一夜间窗子上便被画满了白色的水晶图画。我们姐几个争先恐后的说出画面上的景物名称。眼见着太阳升起照在了窗棂上。这时候奶奶便拿起一根筷子,在窗户上画起画来,于是大家也跟着一展画技。奶奶可是心灵手巧的小脚老太太。
她最擅长的是剪窗花,在当时谁家结婚搬新房子,都会买上些红纸找到奶奶,让她给剪喜字,窗花,顶棚花……。只见奶奶先是取过一块红纸,三折两叠,然后用线固定一下,再用指甲在折好纸的背面画上些痕迹,然后就拿起剪子开剪了……不出半个时辰一幅惟妙惟肖的剪纸艺术便诞生了。
有时候奶奶哄我们玩时,就会给我们剪些蝴蝶,喜鹊,花朵,小猫,小狗,老黄牛,还有中国龙,骆驼队……总之只要是生活中有的花鸟虫鱼奶奶都能顺手拈来。只可惜我们这几个孙女对这项技能没有用心的,谁也没有耐心和奶奶学习它。以至于妈妈总是埋怨我们:“瞧,你们几个,就没有一个继承你奶奶这门手艺的。”
后来奶奶逐渐年纪大了,拿剪子的手也抖了,眼睛也不好用了。那些活灵活现的窗花也很少再看见了。而如今,那些美丽的剪纸作品也只能残存于我们的记忆里了……
我的童年生活中不仅有亲人留给我的温暖甜蜜,也有来源于小伙伴们的快乐陪伴。
上个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正是我上小学的时期,那个时候一年只有两次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平时只在学校上六节课,第七节课则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由学校老师组织的各种课外小组。有手工组,书法组,体育队,美术组,文艺组……我对文艺体育上的喜欢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兴趣吧。
那时候同学们大都是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每天放学后,大家就约好去谁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我们就在一起开始了娱乐项目。什么跳皮筋,砸沙包,丢手绢,耍子儿…这些游戏不仅锻炼身体,还锻炼眼手四肢的协调配合能力。正是因为小时候的这些素质教育,现如今还能让我在单位里,还可以在一群80.90.00后们面前傲骄一下。
人这一生,唯一可以过的无忧无虑,快乐纯真的阶段便是童年,她是最令人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她如孩子嘴边吹起的肥皂泡一样,五光十色,充满幻想,摇曳着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