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用的一个做读书摘抄的app已经停更很久了。今天抽了点时间,把收录的读书摘抄全部手工抄到了本子上。
抄读书摘抄的过程,也是一个温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表达情绪的摘句还能完整的表示出当初摘抄时的意义;但另外一些表达对某一事件总结性的摘句,没有了上下文,已经无法记得当初摘录的意义了。
于是,我在想:仅仅是读书时遇到有共鸣的句子摘录下来,对于读书这件事来说,意义又有多大?
以前我读书的观点是:多读,启发思路。基于此,我发现大部分书读过之后,只能留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大部分内容用不了多久就忘了。当然,还有一少部分内容,因为印象特别深刻而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于心了。
后来,我看了很多关于如何学习方面的知识,我的收货是:学以致用。学的内容要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这样你才得到了知识,否则你只获取了信息。
这样看来,纯粹的读书摘抄的确意义不大,而且耗时耗力。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写读书笔记,把你读到的内容分析、加工之后,再把自己的所得输出出来。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而非信息。
但是,写读书笔记有点慢。首先,你在读到一个精彩且有共鸣的知识点的时候,你要抑制住自己强烈的阅读完成欲,停下来思考、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点。然后,你还要马上找地方把它写下来,而不是仅仅标记一下就OK了。这种场景要求,你至少要有纸笔,并且能写写画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写读书笔记要求你不放过自己,有了什么想法就要马上思考,形成简单框架。这样还是很累人的。
基于以上情景分析,我还要进一步思考一下:如何做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