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是爱饮酒的,关于酒的故事也不胜枚举,流传至今。而一些酒商也总是硬生生或软绵绵的将酒与故事联系起来,因为这样好呀,显得卖酒的多么有文化,而给要喝酒的人也造成一种假象,仿佛我喝了你的酒,也有了文化似的。
要说饮酒是文化,似乎有一些扯淡,也无非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罢了。就像网络上的表情包,来一瓶八二年的可乐,那么的荒唐可笑,可是倘若是把可乐换成了酒,就变的高大上了好多,同样是饮品,加了酒精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显摆了。木头放置的时间久了会成为朽木,酒尘封久了,反而是成了佳酿,仔细想想,除了时间和周转的成本,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被升值的地方了。至于所推销的味道和口感,也是因人而异,人们所追捧的或许是想练气功那般的心理暗示吧。
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酒精纵然可以麻痹或兴奋中枢神经,更多的不过是人自我的表演罢了,一个好的演员可以借着酒的力量拿捏住分寸,比如鸿门宴的刘邦,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做为一个俗人,演技更是狗血的要命,总想借住酒力好好表演一番,却有时无奈假戏真做,或动了真情,在不该打架的时候打架,在不该上床的时候上床,事后后悔,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了酒,自己便可以解脱了。后来闹出了纠纷矛盾,只怪自己喝多了,至于自己心底的那一丝想法,或许总能悄悄地隐藏起来。
酒有酒的好处,也有酒的害处。但责任与酒无关,关键还是饮酒的人。酒在政治家那里会变成政治的调节剂,在文学家那里会变成文章的催化剂,在情人眼里也许就是难得的春药,在穷汉破落户那里也许就成了发泄郁闷的推动剂。凡此种种,似乎与酒都有关系,有与酒都没有关系,每个人的所见,皆存乎一心。
无心为酒正名,也无心为酒解脱。酒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的另一面得以彰显,也丰富了这个世界,江湖中没有波澜,因为风波澜乍起,人世间本无热闹,因为酒热闹丛生。
由此而观,有所思索的,譬如人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观察到事物深层的那一分本质,便是活的灵活了,剔透了,有些东西无论是可以看见或者可以隐藏的东西,便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去透出一些光亮,或大或小,时间或短或长,总能给以我们启迪。这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已经足够,在酒桌上下,在迷醉中至少可以多保留那一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