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饭局不仅仅是为了吃。
把吃上升到天的高度,自然吃的意义远超过了吃。
饭局自然少不了时间的消磨、精神的愉悦、信息的交流、人脉的维持等。
越往县城越少不了吃吃喝喝,酒场一个接一个,一个人的酒局越多,说明这个人比较活跃,俗称有本事,各种喝,各种吃,直吃喝得浑身不舒服,医生叫停。
白天比较忙,一般都喜欢晚上约个局。只有晚上大家下了班,忙了一天,坐在一起吃个饭,算是放松了。
但有不好的一点是,健身养生的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大吃大喝,吃一肚子,喝一肚子,第二天保准不舒服,也不利于健康,但有反过来说,如果都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严苛要求自己,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
时机合适,该造造吧。
有的爱组局、参局吃喝,是因为吃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放松。甚至有的把这个叫到“酒文化”,为什么要打双引号呢?
因为文化都是高大上、积极的东西,但饭局也有其弊短,暂且按下不表。
把吃喝当成一种乐趣,经常吃聚的人,我是不提倡。因为毕竟饭局会占去大部分时间,闲来无事、精神空虚的人喜欢三五一群吃吃喝喝,聊以消遣,偶尔一次,也不失生活的一种乐趣,如若,隔三差五都酒气熏天,眼神迷离,断然不招人喜欢的。
尤其三杯下肚,胡吹海喷,各种大道理传授,或者拉人吹牛至深夜者,即是不自爱者。他人虽嘴上不点破,不说明令人讨厌之处,那是个人的素养,给你留点面子,断不可认为自己招人喜爱,每逢酒后便侃侃而谈,更人甚者,到处打电话,这是最惹人烦的行为,平日里没有勇气、没有热心联系,借酒胆各外骚扰,自是令人生厌。
酒后的话往往分文不值。
酒后倘若有点自知之明,便是老老实实入睡,断不可轻易与人交谈、打电话更是要杜绝。一切全当睡前助眠,这场酒只是平常饭而已。
这才算得上有点酒品。
求人办事,若想关系长远,当在答谢,或是建立长期关系,自然离不开一场饭局,大家相互认识,喝到恰当之外,便成为兄弟姐妹了。
事后到底是不是依然熟络,那看每个人的运气了,有可能只是一顿饭,事后再找人,人家会觉得麻烦、惊讶,给你个面子,和你吃一顿饭,你还认亲了不成?有的多少会愿意保持一下联系,算是认识了。
大部分而言,生人在饭局上相互留下电话,联系方式,后面再联系的很少很少,只是静静躺在通讯录里。
因为求人办事组的局,往往有中间介绍人,这个介绍人与被求者关系非同一般,至少是很熟悉,靠谱的人。
张律师需要去检察院办一个案子的事情,如果有熟人则省去很多功夫,但是省城检察院官门紧闭,哪有什么门路结识里面的人呢?
突然想起他的一个贵州老乡好像也在里面上班。
恰逢星期六,张律师给刘哥打电话,刘哥是他们同批考进军校的同乡。后来两人转业后在不同的岗位,刘哥在省城检察院,也是混出了名堂,张律师自己出来做律师,也小有名声。
刘哥发来了位置。
张律师一看,香格里拉大酒店。省城的五星级酒店。
原来疫情期间,省里成立疫情督导组,进驻指导落实各项工作,吃驻都在酒店,春节前都已经入驻,这已经是四月份了。
来到酒店套房,装修豪华,设施齐全。
“天天在这酒店里住,住上一晚就很好了,你这一住就是几个月,真是享受啊。”张律师笑着说,虽然他也经常了差出入各大酒店。
“别说了,兄弟,你不知哥的苦,也是干不完的活,开不完的会,天天吃自助餐,早吃腻了。”
“行啊,刘哥,刚好今天有机会,咱出去吃,换换品味。”
“没问题,我叫上李检,我们的副检察长,他在这带队,是这次督导组组长,人很和气,大家一起。平日里也没机会和这样的领导吃饭,今天刚刚好有这个时机。”
“那太好了,刘哥,你看还有谁,都一起,我来安排。”
“行啊,谁安排都不是事。我表弟的事,你还得费心啊。”
“你放心,刘哥,我上次回才家和法院那边见面了,都沟通了。”
刘哥老家的表弟因生意上的事和别人闹别扭,把别人打成了轻伤,对方起诉他,声明不要赔偿,就要他负刑事责任,搞不好要被判刑。刘哥托张律师帮他表弟一把,如果要是被判了,有了前科,以后对他们家的生活影响太大了。
张律师刚好借这机会和刘哥加深联系,再加上两人本来就是老乡,以后会有照应。
饭局选在城外郊区的一家驴肉馆。
据说这家饭店开了几十年,远近闻名。
酒菜自然不说。席间大家天南海北的侃,只不过都是那个李检在说,很快张律师发现了李检的一个特点,对什么事情都有把控,别人一旦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会立即打断别人,一句“你听我说……”,然后就是他的高知见解。
席间,自然是大家都相互认识了,张律师留下了电话,象往常一样,这样的电话他留下了太多,但联系的很少,再说一般的事情他也找不到这个层级的领导,即使找到了也不一定有什么用。但是礼节必须到位。
每个饭局都有不同的味道。
自己朋友在一起吃饭是最放松的,想喝就喝点,想吃就吃点,一切随意,大家在一起就是放松。
但有的饭局是没必要去的,没有任何立意,单纯是为了吃饭而吃饭,不如自己喝碗粥,一个人度过宝贵时光。
要是有你的顶头上司,那就不一样了,这样的饭局自己再不想去,也得积极配合。因为吃饭也是一种工作。
我平日里比较宅。一般情况下不怎么出去和别人应酬,但是单位大大小小领导要是说一起吃饭,那必须表现出很开心参与的样子。
周六,在家没事,起来看会书,感觉困了,又睡了个回笼觉。饿了,扒了点饭,接着看书,到了中午,继续睡,再醒来,发现真的睡够了。
如果让身体这要的任性,肯定经济下滑。
到底这算不算懒呢?身体确实发出信号表明困了。不过,这样的休息感觉还是很过瘾的,算是体验一下吧。
单位负责人打电话来,说晚上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是在市里最好的吃羊肉的地方。
为什么强调最好的吃羊肉的地方呢?
他知道我比较宅,喜欢安静的一个人呆着。平时他们出去吃饭聚会什么的,我都借口不参加。因为聚的太频了,我觉得吃一顿花费三四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每次都借口不参加,有时哪怕自己吃泡面,也不愿浪费时间。
尽管有人说不和他们打成一片。我也不在意,为什么要和你打成一片呢?大家的生活态度和方式风格不同,就没必要勉强。选择时间的打发方式,也需要底气与自信。
当然,入乡随俗,工作上大家打成一片,那是没问题。工作之外要有自己的选择了。不管怎样,凡是领导安排的饭局,那是一定参加的,要不然,岂不是不长眼色?
开车近半个小时,来到了一个小院。
一位中年往上的大姐在门口迎接,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这架势可能和我们领导熟,但至少也是好久没见了,要不然不用如此客气。说是我们领导,也不是多大的官,就是一项工作负责人。我们称他老陈吧。
大家坐定,老陈一一作了介绍。大姐五十多了,发型像个男士,作风比较放得开,很早就下海经商,是个标准生意人,社会人。一同来的,人声六哥,年纪也比较大了,比大姐还大几岁,大家一开始称他姜总,后来干脆也称六哥吧。六哥据说家中排行老六,多年经商,现在是个地产大享,到底多大享,不得而知,生意人都不差钱吧。
六哥是大姐一同带来的,两人看来是多年生意上的伙伴了。
大姐自然不是一般女人。席间谈笑风声,把控着喝酒的节奏,先是白酒,一人两杯。然后是两大桶泰山原浆,据说是从酒厂里专门送来的。看来这个局,那个大姐是有备而来的。
老陈带着我,带有另外一个同事,加上一个司机。
大家一聊,同事老刘和六哥原来是老乡。立刻大家拉近了矩离。很快成了家乡人喝酒怎么怎么样。
大姐和老陈比较熟络,席间两人咬耳朵说悄悄话,估计是工作上对老陈有所求。自然是心照不宣,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
酒过三巡,几个平均五十开上的人在一起,反近两大桶啤酒喝得差不多了,一桶是十斤。我是老陈喊来一起的,老陈知道我不怎么喝酒,我自随意,倒上一杯,随着大家的节奏附和着。
喝到高兴处,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号称老乡的老刘和六哥两人也不知道因为哪一句话不对付,怼上了,大意是喝酒不实诚。
都五十左右的人了,还这么不成熟?看来酒真的让人失控。
大姐一看这阵势,也很尴尬,一人劲的相互劝,“算是给我一个面子……”
饭局能成事,也能败事。
主要在于个人的修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