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你去洗一下碗,准备吃饭。”
“他不会洗,我来洗。”
“好,让妈洗。”
这是闺蜜家经常发生的一段对话。
闺蜜打电话跟我说,她让她老公去洗任何东西,而她婆婆总会抢在前面把东西拿走,并且自己洗了。她无法理解每次回到家,她老公和公公就坐在饭桌前,等待她婆婆给他们“投食”,而她婆婆在厨房忙前忙后,却没有一个人去帮忙,而她婆婆也不认为她需要他们的帮忙。
她认为她老公就是一位“巨婴”,在家里,要吃水果的时候,只需要叫一声:“妈,我要吃水果。”而接下来,一盘水果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她尝试去跟她老公沟通,但是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换来的只有那么一句话:“我不会做。”
其实他并不是不会做,而是条件反射,觉得自己不会,而一直以来在强化他这种观念的就是,他的母亲。
近日,在朋友群看到了一部动画小短片,名为《巨婴》。男主是个“巨婴”,当他赤裸着半身,大喊一句“妈”,然后,妈妈就帮他把衣服穿上,连剃胡须也让妈妈动手,他却在打游戏。而爸爸的角色,就像是赞助商,负责掏钱。不幸的是,有天爸爸遇到车祸,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来源也跟着断了,妈妈不得不变卖家具以此来维持“巨婴”的需求。
当“巨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VR产品,便大喊一句:“妈,给我买这个!”但这一次,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妈妈不买,他只记得小时候,他要什么都会有。“巨婴”因为没买到VR新产品,便把遥控一摔,表示非常生气,这时,妈妈哼起了童谣,希望依然能用这种方式安抚儿子情绪。但是“巨婴”并不接受。
妈妈叹了口气,从自己的身体里掏出血淋淋的肾脏,送到儿子面前,“巨婴”一看,大喜,立刻拿去买VR。可没多久,肾换来的钱,也被花光了。他摸着饥饿的肚子,想喊妈妈,却发现,妈妈早已咽气。
结局是,“巨婴”不堪现实的折磨,扒开妈妈伤口,重新钻回她的肚子,再次成为一个婴儿。
这部动画片虽用了较为夸张的表现方法,但却尤为现实,它向我们呈现出一现象:溺爱的危害性。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以前日子比较拮据的时候,日子是充盈快乐的,而反观现在很多需求都能满足的社会,为什么孩子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呢?
为了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阅读了《家为何会伤人》这本书,它的作者是武志红,他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他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整本书,作者在这本书中讲到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时生活也屡见不鲜。看过这本书后,我认为孩子的一些问题,不是孩子本质坏,而是父母本身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你是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
1.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在超市的玩具区域,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画面,一个小朋友站在喜欢的玩具面前,要求爸爸妈妈买给他,当爸爸妈妈拒绝之后,他立马在地上滚起来,以此来向父母表示他迫切地想要这个玩具,父母没有办法,最后答应了。
父母不愿意看到孩子的愿望实现不了,认为只要自己负担得起的东西,都会买给孩子。
在《为何家会伤人》中作者说到:“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溺爱源于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是另一个我,给予过度的满足。”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留学生机场弑母”的案件。
25岁的汪佳晶在日本留学五年来,从未勤工俭学,每月都找母亲要7000元生活费,母亲无法负担,只能四处借钱,到最后实在是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汪佳晶的母亲无条件地付出却得到这样悲惨的结果。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很多父母总是在无私的奉献,不管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愿自己的孩子经受一点风雨,但是这样往往培养的是不知感恩,只会一味索取的孩子。
作者在书中提到:“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的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懂得放手,才是真爱,你get到了吗?
2.强迫孩子要听话
从小,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你要听话。”
父母总是会对我们说:“你要听话,我们才会喜欢你,”“你要听话,老师才会喜欢你,”“你要听话,我们才会买东西给你”……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我们听话,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所以即使长大之后,也在强迫自己要听话。在家听父母的话,工作的时候听领导的话,如此下去,慢慢地失去自我。
在这本书中,作者称此类型的孩子为经典的好孩子:“经典的好孩子,在家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独立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他会觉得不是为自己而活,于是就缺乏动力。他可能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和家长交给他的任务,但却表现得比较麻木,对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这也是抑郁的一种体现。”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他们会很努力,但是却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
作为父母,应该让他们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体味生命的酸甜苦辣,并最终成为他自己,如果一味的让他听话,那么他成为的是“另外一个你”,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3.从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有记者在路上采访刚刚放学的小学生。
问题时:“你爸妈在辅导你时,是什么心情呢?”
“感伤”
“好凶”
“十分激动”
……
听到小朋友形容的这些词,再看看网上传播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确实很让人忧伤——辅导作业的现场,家长怒气冲天,孩子忧心忡忡。
当孩子题目做错的时候,家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还是我孩子吗?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笨死了”
其实我很理解这些小朋友的感受,因为从小我也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也经常被老师骂笨,还因为学习太差,被老师用尺子打大腿。
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这些题目非常简单,而自己的孩子做错了,就认为他们是非常笨的人,而并没有换位思考。
有些事在小时候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长大之后认为,这根本就不算事。我们连自己都是普通人,为什么要要求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不凡的人呢?
在《为何家会伤人》中,作者认为父母应该这样做:
做父母应该静下心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她们一起决定该怎么做。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不论是辅导作业,还是其他事情,请父母先学会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要做的彼此信任。
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无法独立拒绝问题,但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只有当孩子跟父母分离,才能真正的独立自己,成为给他们自己。一个只会帮孩子搞定一切的父母,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巨婴”。
股神巴菲特也曾教育他的孩子,说:“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就是做他自己。”因为一个人只有做自己,才会拿出满腔的热血去实现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人生当中的拦路石,放手,才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