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流域的洪水按成因主要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两大类。冰凌洪水在黄河下游发生在1月份、2月份。宁夏、内蒙古河段多发生在3月末,融冰解冻开河的洪水流至下游适值桃花开放的使其,故称桃汛暴雨洪水发生在7月份、8月份的称伏汛,发生在9月份、10月份的称秋汛,两者时间相连,习惯上通称伏秋大汛。伏秋大汛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洪水期,历史上的洪水灾害大多发生在这一时期,对下游威胁最严重。
古风乐府·见黄河水患感怀二百字
曾听闻,铜厢决口运夺清,盐池毁损田舍零。
史书载,大河归宿朝野争,坐而论道棋不定。
黎民倒悬官邀功,谏官拍案钦差陈。
有卓识,在百姓,夙兴夜寐请民命。
卅余载,大局定,河走利津堤拦洪。
盐业废弛航运停,万里波涛壤难平。
十年九决无西东;恩怨情仇不言中。
沧海桑田垦再兴,省为谋划县为营。
灾民安置府库供,新淤热土重振声。
布村设镇经纬明,运筹建县新安名。
蓝图甫就狼烟腾,日寇铁蹄躏华东。
庸人拙计水淹敌,花园掘堤祸百姓。
战火连天患难穷,携妻带子离乡井。
哀鸿遍野飞沙空,偌大中原无鸡鸣。
黄河南泛泽山东,千里悬河无涛声。
长堤夹岸狐鼠洞,漫漫河滩荒草丛。
兵灾匪患民何生,欲哭无泪怨苍穹。
黄河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影响———
1、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河堤两侧地势低洼,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2、黄河下游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3、黄河流域常年干旱,草原森林面积稀少,人类逆自然的大量活动是黄河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黄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在古时候黄河母亲脾气不是太好,它经常咆哮,一旦黄河水大了,无数人就会因为黄河而遭殃,也因为黄河水患,我国的水利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治河技术,无不和黄河有关系。
为了治理黄河,古代还专门设立了河道总督,这是清朝的一个官职,其目的就是主要治理黄河的,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治河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黄河是一个经常爆发洪水的大河。
我国是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导致的是,六到九月份的降水量比较多,而这时候也是黄河的汛期,在这个降水量比较大的时间段内,无数河流汇入到黄河之中,所以黄河决堤也是常有的事情,就像庄子中描写的“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这就是说的黄河汛期的来源。
我们知道,黄河泛滥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因为黄河会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华北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带,所以古人又将黄河称为“浊河”,而且黄河还有“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说法。在战国时期的时候,黄河到华北平原中部改道,当时的华北平原,人烟稀少,所以无论黄河如何改道,都不会对当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然而,到战国末期的时候,随着华北平原上人口的增多,如果黄河依旧在这里来回改道,这就比较麻烦了,所以很多人在黄河下游地区建筑起了堤坝,黄河之水也被人为控制在了堤坝之中,这样虽然能够防止黄河淹没农田和村庄,但是因为黄河比较特殊,它携带有大量泥沙,所以黄河的河床在华北平原越来越高,这也就是数百年来人们说的“地上河”。
到了秦汉时期,黄河决堤就比较厉害了,因为黄河的河床已经非常高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一到黄河的汛期,黄河就会决堤。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对黄河进行全面治理了,而且对黄河的治理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黄河就经常发生断流的现象,因为断流,很多人说这样就不用饱受洪水的祸患了。没有祸患是好,但是如果断流或者水患太严重,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黄河洪水滔天,和自然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现如今虽然黄河没有较大的水患了,但是断流现象也说明了黄河开始“生病了”。
而黄河之所以断流,这和人类活动是有一定关系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上游是需要大量水源的,工农业的需要,使得黄河大量用水被抽走,这种情况必将导致下游没有足够的水源,除了工农业的原因外,也不排除气候的变化,以及植被的破坏。对于黄河断流这件事,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经过国家的大力治理,黄河进入新世纪后都没有再断流。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