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时候,我在北京。
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单身未婚的月光族,外加“剩女”,有着一份有人说好,有人说得跳的工作。
说好的是因为不了解它的坏,说坏的是因为不了解它的好。以至于身在其中的我,虽然深深的明白其中的好坏,但依然没有力气抽出一只脚。
那个时候,我有的东西很少,有人喜欢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自己的穷,可好歹也有个壁,还有个门。而我,连一壁也没有。所有的行李可以在十分钟内收拾干净塞进两皮箱带走,搬个家比出个差没差多少。
北京的冬天,早上等公交车上班是最难熬的日子,天生怕冷的我为此我买了一条可以穿去东北过冬的棉裤,早上出门的时候套上,到了单位再换过来。但是我依然没有勇气去买一双大家都说暖和的UGG,上千元一双,太奢侈。
一个人的好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我经常在单位吃完晚饭,然后游荡到天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三条回家的路在晚高峰都堵车。但是太晚回家也有问题,从公交车站到家的路程大约是10分钟,一个女孩子一口气穿过两个地下通道会很危险,所以我只能选择更远一点的路,走地上马路回家。
看着万家灯火,我特别想问,那一盞灯是为我而亮。
直到有一天,我听说一个往日的好朋友结婚了。拨通电话的那一瞬间,我已经泪流满面。站在北京的立交桥上,眼前是穿梭不息的车流,身后还是穿梭不息的车流,置身于这纵横交错的车流之间,我突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北京。
时间再往前推10年,我是在大学里。那个时候的我,对于未来的幻想停留在大人们的教唆里,进机关,进学校当老师,怎么着也要进入事业单位,捧上一个铁饭碗。
时间再往前推20年,我是在小学里。那个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干什么?我们说,想当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
所有的想象里,没有北漂这一项。
还有一个事实是,那些选择,是我的同学们都已经实现的梦。
我站在北京的立交桥上,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个方向?
29岁的那一年,回家过年是一个及其困难的选择,只是因为29岁的我依然单身未嫁。
我成了“人民公敌”,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单身未嫁。
我的理由很简单,为自己负责,为大家负责。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为了你好。
让人无法反驳。还要说声,谢谢。
回到家乡不知道几线的城市,不是没想过。
打听了一下行情,家里办喜事的孩子们的平均年龄是23岁以下。也许连二婚的大叔都不会超过29岁。我只能呵呵了。
再打听一下,早几年一个姐姐硕士毕业想回去教书,结果因为需要太多的“过桥费”,一头扎往南方,不再回来。虽然工作有几年了,但是,我的口袋里仍然没有这点“零钱”。
不是没有期待过理解和支持,或者安慰,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我唠叨唠叨。
奈何,手上竟然连一只猫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