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2019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了,你年初的愿望清单完成了多少?
以往我们的新年愿望常常是升职加薪、一夜暴富之类,但到了今年突然变成了安安稳稳、保住一份工作。
资本寒冬,这个曾经在我们的选题会上,因为“和普通人关系不大”而被毙掉的话题,今年却密集地出现在朋友圈、微博和各大自媒体平台,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这个话题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丁点关系。
因为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周围失业的人越来越多,作为第一批进入职场的90后,我承认这种阵仗前所未见,毕竟上一次金融危机来临时,我们还是徜徉在校园里的小花骨朵。
所以,今天的问答我们换一种方式,用一期小小的访谈,来跟大家聊一聊,今年主动或者被动重新选择职业生涯的人,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为了保护隐私,以下内容全部进行匿名处理)
01
昵称:珍妮
年龄:27岁
坐标:北京
行业:金融(股权投资)
离职原因:公司产品暴雷,高管失联
珍妮的公司,原本是一家有国资背景的PE,本来业务一直发展得不错,前几年也投了几个大项目,本来全公司都在等着几年后项目退出分红,可谁知年初突然其中一单业务出了风险,公司一连好几个高管被监管部门约谈,原本欣欣向荣的业务瞬间陷入了瘫痪。
对于从毕业就进入金融行业的珍妮来说,这已经是工作的第5个年头,作为股权投资人,对于工作最大的指望就是有几个拿得出手的项目退出,这样在整个行业里行走,都是响当当的背书。
就在自己苦心经营的项目,明年马上就要退出之际,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因为一个别的项目,整个公司陷入这样巨大的危机,所有的钱都被抽去还给投资人,员工这面连社保都有停缴的风险。
终于,在公司第二个月没有按时发放工资之后,珍妮毅然选择了离职,于她而言,这意味着过往将近4年的经营和付出,随着她没能等到项目退出,而付之一炬,但此时的她已经没有时间难过或惶恐,生存的压力逼着她必须要清醒和果决,于是珍妮开始疯狂地海投简历,一天几百份。
但很遗憾,收到的消息基本都是拒绝。
原因很明显,整个金融就业市场的紧缩对就业形成了严重的倒逼,大批学历背景资源俱佳的精英尚且无从去留,更何况普通人。
于是在尝试了一段时间无果之后,珍妮选择了暂时放弃,和朋友一起在抖音上做起了美妆电商的小生意,“既然工作暂时找不到,那就当作gap一年,放轻松喽。”
既然资本环境不好,那“口红经济”没准也是一条出路呢?
02
昵称:阿杰
年龄:24岁
坐标:北京
行业:互联网
离职原因:公司未完成新一轮融资,资金链紧张,业务线被优化
阿杰去年刚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了这家初创互联网公司做产品,老板是阿杰的大学学长,回想刚毕业的那会儿,学长信誓旦旦和他说:“你来我这儿吧,做运营,起薪12k,半年一调薪,股票期权,公司3年内有上市计划。”
学长的创业项目是一个短视频MCN机构,几年前乘着风口红利估值猛涨,完成了几轮融资之后,本来打算在1、2年之内走上市或者并购,但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流量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几次融资的失利,加上广告收入下降,资金压力骤增,高管团队不得不开始寻求业务上的转型,团队大规模收缩。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阿杰本来已经对公司业务相当熟练,也带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团队,但终于在学长新一轮融资未果后,与阿杰进行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谈话,总结起来就两点意思:
1. 从公司的层面,目前在寻求新的业务方向,出于成本角度考虑,准备放弃原有的70%业务线,包括阿杰的这条。
2.从个人的层面,作为学长,出于为阿杰负责的角度,认为他可以考虑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就这样,阿杰带着一份号称价值80万的期权协议,离开了学长的公司,错过了人生第一个可能的100万,可之后要做些什么呢?他也没有想的很清楚。
没有大厂的工作经验,所有做事的方法都是从项目里摸索出来的,缺乏体系和流程,虽然名义上也是一个千万流量项目的运营副总监,但阿杰心里清楚自己的状况,用六个字“高不成低不就”来形容最为恰当。
这段还没有开始就被暂停的职场生涯让阿杰思考了很多,以前以为年轻可以改变一切,但后来发现,有很多人生的路是绕不过去的,该补的课注定要补,目前他最大的目标就是进入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学习更专业的运营逻辑与方法论。
03
昵称:丹丹
年龄:26岁
坐标:上海
行业:泛娱乐
离职原因:与老板意见不和,裸辞
丹丹选择娱乐行业的原因,和很多人类似,追星。因为喜欢的爱豆,在毕业时没有选择自己的专业——化工行业,而是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光怪陆离的娱乐圈。
最开始的几年,丹丹觉得成长很快,虽然压力大,并且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最新鲜的事,和全社会最受关注的人走在一起,巨大的光晕效应让初出茅庐的丹丹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也处在熠熠生辉的高光时刻,而那种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被她当作全方位磨炼自己的过程,累并快乐,因为她相信这条艰辛的路,通向的注定是美好的未来。
然而近些年,随着娱乐行业频现丑闻,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加上影视行业的寒冬来袭,公司在很多层面的业务推进变得艰难起来,需要疏通的关系越来越多,在很多场合,作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丹丹不得不被推到前面抢夺资源。
过程中,她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在这样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中,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是行不通的,老板唯结果论,但在这一行,有太多的事情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够有结果,而更多需要靠资源的整合和运筹,也许还需要一点东风。
渐渐她感到自己的性格也许并不适合这个行业,入行这么久,这是她第一次感到害怕和焦虑,想要缩回自己之前做化学研究和试验的舒适圈。
终于,在一次和老板不大不小的冲突过后,丹丹选择了裸辞,一开始觉得兴趣大过天,但后来发现,价值观才是决定职场能走多远的王道。
辞职后,丹丹用了半个月出去旅行,想要把过去几年工作带给她的疲惫一键清空,然而短暂的轻松和欢愉过后,巨大的迷茫袭来。
留在这个行业,还是转行?对于丹丹来说,这不仅仅是对于一份工作的问题,而是面对职业生涯的二次选择,对于她来说,似乎哪条路都可以走,但是哪一条好像走得都不是那么甘愿。
04
昵称:大伟
年龄:33岁
坐标:上海
行业:传统外企(制造类)
离职原因:公司减少中国市场投入,未被续签劳动合同
大伟入职的那个年代,正是外企在中国最吃香的黄金十年,每一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都以能够拿到一份外企管培生的offer最为骄傲。
在其他同学为了一纸Offer焦头烂额时,大伟早就已经轻轻松松接过这家世界500强外企的橄榄枝,而他的资历和背景也完全配得上这份殊荣,985本科毕业,清华硕士,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手握了包括宝洁、普华永道、汇丰在内的5、6家名企实习经历。
就这样进入了公司,一做就是8年,从普普通通的市场专员,到市场经理,再到华南区市场总监,一路平平稳稳顺风水水,也在公司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宝宝。
但是,命运似乎就在这一年,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被裁员了——其实也不算撕破脸的那种,只是到了该续签合同的时候,公司以市场团队合并为由,没有与他续签劳动合同。
虽然早有传言,总部那边从年初就启动了预案,要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0%,但他总认为,这是中后台辅助部门才会遇上的事儿,自己是个核心业务部门,怎么裁也不会裁到自己头上吧。
但事实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了,而此时的他已过而立之年,家中的幼儿嗷嗷待哺,房贷和车贷依旧每月来袭。
从来没有因为职业而发愁过的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迷茫,过往的一切本来都是公司为他规划好的,而现在,离开了这个平台,大伟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不知道能够去哪儿继续发光。
去招聘网站上看了一圈,如今那么多的新兴行业和职位,哪个似乎都听过,但都跟自己沾不上什么边,换一个行业从零做起,也不现实,毕竟自己已经在原来的行业中打拼了那么多年,继续现在的事情,可发行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早已被公司固有的业务僵化,不知道未来还有哪里需要自己,又能去做些什么。
今天这一篇文章,读起来可能有点丧,我写得也怪压抑的。也许“失业”这件事儿,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乃至人生的不同阶段,造成的影响,和带给我们的体悟都会不一样。
但其实,失业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儿,它像十字路口的红灯,等待之余更让我们明晰方向,以便未来更好地前行。
文章中提到的这几类人,都是我在日常咨询中接触到的,在他们之中,有一些已经找到了生命下一步的出路,有一些还在在寻觅和探索。
可无论这段时期是长是短,未来会以何种方式收场,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或许才是这段特殊经历真正的意义。
关于我
莱茵
职业咨询师,现任喜马拉雅职场内容制作人,前chic原醉副主编&首席职场讲师,在线为上千名学员提供过职业发展建议,撰写过10余套职场类课程,全网销量10万+;
做过世界500强机构经理人,也当过创业公司高管,曾任性从金融跨界互联网,具备投资人的洞察力+创业者的执行力+记者的敏锐,深谙各个行业、各类型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老板的行为逻辑。
独创“访谈式咨询法”用最感性的方式深入内心,给出最理性实操的建议,目前已经帮助超过500学员重新找回职业方向。
职业规划新人福利:新人首次预约可免费进行一次深度职业剖析与咨询,详情添加微信lanshanhe999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