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南门出发,出门右转有个公交站,穿着衬衫和西裤的同学停下来等345路或886路公交车,穿着帽衫和牛仔裤的同学径直走过公交车站,往前再走大概800米,就到达昌平区人民检察院。
很多法大法学生的简历上,都会有一份昌平检察院或昌平法院的实习经历,坐上公交车穿越半个北京去律所实习,反而不是这里最常见的选择。
1
昌检长得跟其他机关单位差不多——水泥灰色的外墙配上国徽,显得庄严肃穆;要进入单位,法学生们要走过空旷的广场,爬上百级楼梯,抬起头有有夏天阳光下的国徽晃得人眼睛生疼。而进去以后,又是另一个世界。
对于很多女生来说,在昌检实习的每天都是大冒险。你永远不会知道桌上的哪一沓材料里夹着触目惊心的尸检照片,哪一个案子里藏着匪夷所思的杀人方法。
但真实的人生啊,可比尸检图可怕多了。小芊说。
她发来这句话时,还给我发了个抽着烟皱着眉的表情。
她在卷宗中发现看似和平的小区里发生过命案,一个丈夫在争吵中错手杀了妻子,去看守所提审时,那个身上已经有异味的嫌疑犯表情平静,不发一言,检察官准备离开时他才开口问道:“你们会判我死刑吧?”一时之间,小芊分不清楚他对于死是畏惧还是期待。
一个有多次违法记录的未成年男孩,性侵了邻居的同龄女孩。为了保护受害人,庭审没有公开,小芊看到在窗外,双方家长一边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对方,一边扒在玻璃上试图听清庭审内容。
从看守所提审完出来那天,正值夏天正午,小芊看着四面高墙,觉得格外压抑。她后来跟我说,那天从检察院走回学校,真的很想像个地痞流氓,蹲在路边点一根烟。
前几年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小芊还见过一些小案子的判决书在庭审之前就已经写好了,庭审就是走一个过场,她很生气地回宿舍跟同学讨论这件事,才发现在当时,这种事情是常态。不过近两年,这种情况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但仔细看看检察官们日常的工作,实习生就会识相闭上准备吐槽的嘴。道不清说不明的人情纠葛轮番上演,检察官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一刻不停歇地过案子,没有时间跟实习生讨论人生与理想。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安全的象牙塔,那么对于法大学生而言,舒适圈的范围可能还要再拓展到几百米开外的昌检和昌平人民法院。这两个机关单位就像是法大学生的实践基地,不少还没有多少知识储备的法大学生,大一暑假就会来到这里实习。
有的人是来接替里师兄师姐的位置,有的人看到招聘信息就投了简历,不管通过哪种渠道,法大的学生不需要经过多复杂的面试,一般都能顺利进入这两个“家门口”的单位实习。
大一暑假就去了昌检的小芊告诉我,去之前她还觉得自己年少轻狂,要在检察院像陆亦可一样大刀阔斧干事业,去了才知道,法学生也可以有这样悠闲似退休的生活。
昌检和法院的实习生待遇就是包三餐,没有钱。昌检的饭实在不好吃,小芊中午会回学校食堂吃。于是就有了非常规律的生活——9点10分出门,10分钟走到单位,给科室里的人洗洗茶杯烧烧水,工作到11点半,走回学校吃饭午睡,下午两点工作到5点半,在夕阳里走回学校。这种作息,跟暑假去上补习班的小学生作息没什么两样。
同是暑假住在学校去实习,法大的学生分成两批人。一批在早上7点就出了门,一批临近9点才起床,伴着夏日的朝阳,听着苏打绿小清新的歌,走路到昌检值班。
2
那些每天公车的学生去的都是哪里?才大一的法大学生没有办法知道,因为他们连诉讼法都还没开始学,没有资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那些像小说一样精彩的卷宗,就已经是他们的“外面的世界”了。
不过致命的一点是,昌检和法院的实习含金量并不高。法学生毕业,一条出路是公检法,这条路只能靠考;另一条出路是律所,而在简历上,几个大律所的实习经历,远比某某检察院或法院的名字来得有用。
大部分法大的学生对这一点了然于心,去昌检实习,只不过是大一时找不到像样实习的缓兵之计。
不过,就像健身一样,越是有效果的动作,越是优美,也越是痛苦,如果你感觉不到疼痛,大概是因为你做错了。有规律而充实的昌检生活让小芊渐渐觉得不安,她说,看完学校的实习基地单位名单,她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按照培养计划,法学生的实习生涯可以很井然有序,尤其是本硕连读和硕士生,法大为他们安排了公检法、律所、企业等等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只要不那么懒,他们总不至于找不到实习。
但小芊在实习基地的名单上面找不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单位和律所,而如果要到这些地方,一份检察院实习远远不够,她还有太多功课要修。
只在昌检和法院实习,就类似于法大学生在昌平上学,好处是远离喧嚣、专心学习,坏处是,你很难听见战场中央的刀枪对抗。而小芊,和很多法学生一样,是要上场打仗的人。
她后来在西城区找了一份律所实习。
在那三个月里,小芊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出门。为了躲开昌平线拥挤的早高峰,她选择了一条不大寻常的路线——在一定有座位的886号公交车上坐一个多小时,再倒两趟地铁,步行10分钟,在9点半前到达律所。
律所一般5点半下班,如果加班到7点多,小芊回到宿舍时就已经9点多。洗漱完差不多10点,还没来得及跟室友分享自己实习的趣事,她就得去睡觉了。一到周末,她一定大睡特睡。
“可能是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吧,在律所实习我觉得每天接到的任务都很新鲜,每天都在学习,特别有干劲。”
最刺激的一次,她一个人与一位会计师、一个投行男生一起走访客户。为了得到同行的人和客户的尊重,她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是实习生。走访完8个城市、几十家公司后,小芊才发现那位会计师和投行男生,其实跟她年纪相仿。
那段时间,小芊特别喜欢出差,律师也会尽量安排她出差,因为在出差的日子里,她反而比在学校有更多休息的时间。
一边是每天工作5、6个小时,走路上班,中午还可以回学校吃饭和午睡;一边是来回通勤4小时,每天事情都做不完,小芊更喜欢在律所的工作,也下定了决心要成为一个非诉律师。
3
在学生阶段,学校出门右转的政府街指向的是一条舒适的路。每天闲庭信步,在单位里被简单的文书工作填满,沉重现实始终与自己保持一段距离。简历上多了一份实习经历,就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四年法学学习生涯。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3%的人进入了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单位,40%的人进入律所等民营企业。硕士毕业生中,进入机关单位的人数比例高达33%。
在知乎一个关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帖子里,一位法大学生这样评价法大的就业:
许多人昏头昏脑地读了几年书,不知道自己读书时为了干什么。
这不一定是一种严谨的评价,但也指出了不少法大学生的状态。
可以很方便轻松地找到实习,在稳定规律的生活中温水煮青蛙。
而等上公交车,到城区的律所实习,则更像是对法学生的磨练。在每天4小时的来回里,反复刺激和打磨你的律师梦想。
无论是公检法还是律所,代表的可能都不是梦想或理想,而只是一个名叫安逸或名利的诱惑。而无论你选择的是梦想、理想、安逸或名利,都有各自的历劫之路。
一条路指向检察官或法官拿着低薪熬夜加班的寂寞,一条路指向律界用籍籍无名的积淀换明天的冒险。
选择安逸和简单的法大学生出门右转再直走,
选择冒险和跌宕的法大学生在门口的公交车站等下一天征程,
他们都有各自的南墙要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