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扫地机器人并不难,掌握这些知识就够了
科技让我们解放了双手,让「懒」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省下的时间,我们可以花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会有的」;洗衣机进入了中国的寻常家庭后,不需要再拼命挤,为我们节省出了更多的时间;如今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开始进入了我们寻常家庭,进一步解放了我们日常花在家务的时间。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这小小的「扫地机器人」,来给大家选购扫地机器人指个北。
自从体验过扫地机器人后,小编认为它确实能够提升幸福感。今天就带大家聊聊扫地机器人的选购指南与推荐清单。
首先表明一个个人观点,使用扫地机器人是为了免于被扫地拖地的家务活占用时间和精力,所以功能不足的扫地机器人不如不买 。
(想直接看结论或了解型号推荐的,可拉到最后面)
全文大纲:
一、扫地机器人优缺点分析
二、扫地机器人选购考虑因素
1、选购因素
·清扫方式
·清洁类型
·水箱模式
·重要指标
·其他功能
2、总结
三、扫地机器人品牌
四、扫地机器人推荐
一、扫地机器人优缺点分析
这个是就自己的体验得出的结论,简单地分3部分:优点,硬伤,争议点。
1、优点
扫地吸尘干净,头发碎屑灰尘处理得很满意
用了最强档吸了一轮家里(清扫面积约50㎡),接着用拖把拖了一遍,洗拖把的水还是比较“清澈”的(如下图),扫地吸尘的效果非常满意的。
轻松清洁床底卫生死角
除了部分特别矮的床底无法进入外,机器人能进去的地方,可以让床底几乎“一尘不染”,大部分品牌的扫地机器人都带边刷,边角的灰尘都能清扫得干净。
电量足,清扫面积大,自动归位
实际使用估算,满电清扫150㎡问题不大,清扫面积约是房子面积的一半(减去卫生间、阳台、柜子及其他占地的家具的面积),主要是洗拖布和给水箱加水需要暂停。
钻缝和脱困能力强,自动检测空间规划路线不错。
机器人会检测墙壁障碍物,先在外围走一圈,再在内部清扫,机器“钻缝”脱困的能力相当不错。只要空间比机器人体积稍大都能进去清扫完再出来。首次清扫会生成地图,下次扫的时候会更“聪明些”。这种带LDS激光导航的型号价格会比普通的高出一截。
2、硬伤
(1)有高度限制,部分家具底部无法进入,大部分产品的高度在8~12cm之间。
(2)有坎的地方可能被困,清扫地面落差要求较高。
米家的石头二代扫地机器人实测高度差超过1.7cm的区域容易被困,安装上拖布水箱时工作1.3cm高度差都可能被困。(跨障参数品牌的准确数据经常不能代表家庭实际情况)
(3)需要提前清理好地面不大不小的杂物(小玩具、电线、绳索等)。否则有卡住主刷或风道的风险。
3、注意/争议点
(1)如果家里头发多(尤其女人多),需要清理滤网和主刷轴承频率加大。
(2)噪音较大,吸力大的机器会影响作息工作学习。
(3)宠物粪便问题,机器人工作时遇到宠物粪便能抹均匀在地板上
(4)需要预留插座口和位置给充电座。
(5)如果家里有较多小的缝隙(机器人无法进入的区域),清扫效果打折扣。
(6)拖地功能目前比较鸡肋
拖地的水箱容量偏小,清扫约40㎡面积后就要洗抹布和换水,地面脏的话还可能要提前清洗拖布。
拖地拖不到墙角和转角等地方(拖布无法到达边缘)
无法拖干净比较顽固的污渍(粥、果汁、汤汁等滴在地面干后的痕迹)
有地毯的地方很难拖地,水箱只能手动拆装。
二、扫地机器人选购考虑因素
1、清扫方式
目前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方式主要分为随机式(又叫碰撞式)和规划式。前者靠与物体(如墙面、桌脚等)不断碰撞后改变方向来尽可能地覆盖清扫区域,后者则是在清扫前或清扫期间规划好路线,从而确保不漏过一片区域。
这就导致,随机式的扫地机机器人在清扫时,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容易留下大片空白区域未清扫到,而同时有的区域却又重复清扫(如常用来改变方向的角落处),所以清扫效果无法保证,且整体耗时会很长(毕竟每一块需要清扫的区域都是在“碰运气”)。故不推荐大家购买。
规划式扫地机器人通常使用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机器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知道周围环境的情况,进而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自主行动。其会根据房间的实际情况,在清扫前先利用传感器定位并规划好清扫路线,再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清扫(一般采取“弓”字形的路线),从而避免遗漏,减少重复。
目前常用的机器人SLAM系统主要有3种形式:陀螺仪导航、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
陀螺仪导航,导航过程存在误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误差会不断积累,在面积较大的复杂地面环境,陀螺仪导航的弊端会逐渐显现出来,不能很好胜任规划式清扫任务。所以,单纯使用陀螺仪导航的扫地机器人是不建议选购的。
激光导航,盖面有凸起的部分。通过安装在扫地机器人上方的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测量设备与环境距离的变化以实现定位,定位比较精确。
视觉导航,又叫vSLAM,搭载这种定位系统的扫地机器人顶部会有一个摄像头。通过复杂的算法让机器人能够通过感知由亮度不同的光点组成的光学图像来进行定位。
对于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两者其实并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只是视觉导航在光线不好的时候(如黑暗的床底等)会出现识别稍差的情况,所以部分使用视觉导航的扫地机器人也会搭配照明灯。目前扫地机器人已经有不少“混搭”路径规划设计。多种技术各自取长补短,大大增加了环境适应能力。
与SLAM相搭配的是障碍感应系统,用于在遇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避免发生碰撞。障碍感应系统的类型主要有红外线障碍感应系统和超声波障碍感应系统
红外线障碍感应系统
原理:机身前部发出的红外线因为受阻会产生回波,而机身内的红外线接收器接受到红外反射波后,对空间进行定位。国产的扫地机器人很多都是搭载红外线障碍感应系统。
优点:成本和技术门槛较低,使用广泛。
不足:无法感应到诸如鱼缸、落地式玻璃门等透明物体和深色墙面的存在(透明物会让红外光波直接穿透,深色物体则会吸收光波,从而使发出的红外线不产生回波或者回波很弱),从而无法自动减速并缓冲碰撞。
超声波障碍感应系统
原理:采用仿生超声波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像鲸鱼、蝙蝠一样发出超声波侦测判断家居物品及空间方位,能有效的避免与家居用品碰撞。
优点:比红外线更先进,灵敏度高,定位更精准。对透明类障碍物识别率高,而且任意颜色障碍物都可以正确识别并进行规避,同时在全黑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不足:成本和技术门槛高。
综上,清扫方式方面,建议选购搭载激光导航或视觉导航的规划式扫地机器人,并以搭配超声波障碍感应系统的为优(搭载红外线障碍感应系统的亦可)。
2、清洁类型
目前的清洁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口式,一种是滚刷式。
吸口式,类似于常见的吸尘器,直接将灰尘异物吸走,但是对于一些“顽固分子”则会有点力不从心。
滚刷式的扫地机器人,机身下方会有一个沿轴转动的刷子,负责将灰尘异物扫起,再被吸走。它能有效地将部分粘附在地面的脏物清扫干净,特别是对于灰尘较多的区域。缺点是容易缠绕毛发,但目前市面上不少产品已经能通过技术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了。同时,滚刷以浮动式的为优,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贴合地面,提高吸尘效率。
另外,吸力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清扫的效果,建议选择大吸力的型号,以1500Pa以上的为优。
所以,清洁类型方面,优先选择滚刷式(浮动滚刷为优)的,或者是可以在滚刷和吸口之间切换的类型,且吸力在1500Pa以上 。
3、水箱模式
即机器后部携带抹布和水箱,扫完之后还可拖地,很符合国人的清扫习惯。强烈建议具备!
虽然目前的拖地功能仅限于“打湿”地面,但它还是有用的。例如,我家的实木地板,对于薄拖鞋的印记或者是赤脚或袜子直接踩上去的水印记,即使“打湿”也会有很好的清洁效果。
因此必须提一句,最好选择扫拖一体机器人(家用场景,宿舍出租房单位等未必),不要对部分“拖地没用”的评论所干扰。最典型的论据就是,没有一个厂商会推出不带拖地功能的新品,就连几百块的纯撞瞎航机器人都是扫拖一体机。你可以不用,但决不能没有。
目前拖地水箱分为两种,一类是电控水箱,一类是物理控水水箱。上图就是云米的电控水箱,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和米家扫拖一体机通用。优点当然就是能控水,对于木地板或者是对地面湿度有要求的旁友很友好,缺点就是需要与尘盒组装在一起,个人认为比较脏。
另一类就是物理滤芯控水的水箱,优点是干净、好拆卸。缺点是不能控水,继而带来扫地机器人停止工作时或回充时不取下水箱的话会持续出水,打湿地面的问题。
小结:对地面湿度有要求的旁友建议上电控水箱,无要求或是压根用不到拖地功能的旁友,物理控水也行,反正白送的。
4、重要指标
运行噪音:人们总想着能有人在自己睡觉的时候把工作做完,但却没人希望自己休息的时候还总被吵醒。所以,扫地机器人的噪音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噪音自然是越小越好(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噪音不应超过45分贝),目前大部分的扫地机器人的噪音都在60-100分贝之间,建议是 70分贝以下的为宜,有安静模式(50分贝以下)的更优。
续航时间:频繁的充电必定会影响清扫的效率,所以续航时间越长越好,以120分钟以上的为宜。
边刷个数:单边双边各有优劣。双边刷有助于聚拢灰尘,确保清扫效果;但单边刷能防止打飞垃圾,且在缠绕到线缆的时候可以反向旋转进行脱困。
尘盒容积:尘盒的大小限制着清洁面积的大小,一般尘盒容积都在0.3-0.5L之间,家里面积较大或者灰尘较多的 建议选尘盒容积在0.4L以上的。
5、其他功能
自动回充:工作没做完居然想休息?所以这个功能很重要,目前大部分的都具备此功能。必备!
断点续扫:扫地机器人充完电后,可回到充电前的位置继续清扫,从而避免重复清扫。与“自动回充”功能搭配,简直Perfect(完美)。强烈建议具备!
APP虚拟墙:此功能限制扫地机器人进入某些区域(如卫生间、小孩玩具区等),从而实现定向规划扫地机器人的清扫区域。虚拟墙功能非常实用,所以强烈建议具备!现在很多型号都具备APP虚拟墙功能,可直接通过手机APP设置虚拟墙,非常方便。也有通过实体硬件设备来实现虚拟墙功能的,区域划分更加精准,但因需另外购置设备(如iRobot的“灯塔”、米家磁条等)和摆放,且部分还需接电源(如iRobot的“灯塔),所以便利性稍逊。所以两种虚拟墙的选购因人而异。
APP监控:可实时设置扫地机器人清扫区域,实现定时清扫、选区清扫(如按房间一个个扫,或只扫客厅等选定区域)、重点清扫(清扫2次)和禁区清扫(如宝宝玩具区或正在使用不便清扫的区域等)等自定义清扫方式,同时了解扫地机器人清扫进度和清扫路径。强烈建议具备。
防跌落:扫地机器人可自行探测前方高度,从而避免发生跌落,对于有楼梯台阶的区域建议具备。
防缠绕:主要是指扫地机器人在碰到比如地毯流苏、垂地窗帘,或是陷入杂乱的“电线阵”时,可顺利经过或“逃出”,从而避免被缠绕导致“罢工”。建议具备。
越障能力:即翻越过各种槛(如推拉门槛等)或者爬上高一点平台(如略微高起的地面隔断、地毯等)的能力,一般机器人可越过1厘米的障碍,部分可以越过2厘米的。
地毯增压:识别地毯,扫地时遇到地毯自动增压,以适应地毯环境更好地吸尘。
机身高度:如果家中家具较多,且对于其底下有清扫需求的,还需留意机器高度。
6、总结
扫地机器人选购攻略:
(1)能合理规划扫地路线,而不是满屋子乱跑乱撞。首选搭载激光导航或视觉导航的规划式扫地机器人,并以搭配超声波障碍感应系统的为优(搭载红外线障碍感应系统的亦可)。
(2)清洁类型方面,优先选择滚刷式(浮动滚刷为优)的,或者是可以在滚刷和吸口之间切换的类型,且吸力在1500Pa以上。
(3)优先选择 低噪音(普通模式70分贝以下,安静模式50分贝以下)、续航时间长(120分钟以上)、尘盒容积大(0.4L以上)的。
(4)根据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需要自动回充、断点续航、扫拖一体、APP虚拟墙、APP监控、防跌落、防缠绕、越障能力、地毯增压、机身高度 等功能。
三、扫地机器人品牌
目前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品牌不少,其中做的比较好的,国外的有 iRobot、戴森。国内的,则像 科沃斯、石头、浦桑尼克 等。
四、扫地机器人推荐
2K 以下:
1、【石头扫地机器人T4 精简版】
【优势】:精简版,扫地性能相差不大
【缺点】:没有只能分区、指定房间清扫的功能,也不支持拖地。
2K-2.5K以上:
2、【科沃斯地宝DN33】
【优势】: 支持全屋自动分区,扫擦一体,水量可调,扫擦清洁效果可以保证,可连接小度音箱语音控制。
【缺点】:吸力弱些。
3、【iRobot Roomba e5 】
【优势】:针对宠物需求推出的产品,可最大限度避免毛发缠绕,性价比高。
【缺点】:没有视觉导航。
4、【石头扫地机器人T6 】
【优势】:功能全面、性能强、进口传感器零件,支持房间规划,可联动米家生态APP。
【缺点】:水箱比较小。
2.5K-4.5K以上:
5、【科沃斯地宝T5 Fun】
【优势】:T5系列,整体更为均衡,全新LDS 4.0,能存储地图、划区定扫。
科沃斯地宝DG70 科沃斯高端产品,视觉+激光,可识别障碍物,清扫能力强,能当作移动监控摄像头。
【缺点】:视觉传感器对光线亮度有一定需求。
6、【iRobotRoomba 961】
【优势】:iRobot中端最推荐的产品,配有声学+光学的污垢探测技术,清理更彻底。
【缺点】:尘盒不能用水冲洗。
4.5K以上:
7、【iRobot Roomba i7/i7+】
【优势】: i7+有自动集尘充电座,i7为单机,其他参数一样,整体性能是旗舰级别,双效胶刷防缠绕。I7+自动清理尘盒,不脏手。
【缺点】:整体撞击力度比较大。
好了,这期为大家「指北」了扫地机器人,并推荐了几款值得入手的扫地机器人,限于篇幅问题,市面上还有不少值得购买的机器人无法出现在文章里,如果你觉得你正在使用的扫地机器人值得推荐,或者想吐槽,都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你的评论或许能帮到最近想买扫地机器人的读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