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活动结束,有感而发想到这么一句话:“孩子爱你是因为血缘,而不爱你是因为习惯。”
确实没错,孩子与父母的羁绊是因为血缘,父母给了孩子生命,父母就是孩子的依靠。一旦父母以工作繁忙而疏离了孩子,那就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再搭理你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与孤独为伴。
“我的妈妈很漂亮,妹妹喜欢妈妈,但是我不喜欢我的妈妈。我的爸爸很黑,但是我喜欢爸爸。”
这句话是班上的孩子Anna说的,就在上个星期母亲节活动那天。听到她说这句话时我心里还是挺乐的,有想到原因但还是问她为什么,而Anna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Anna刚升大班时,上厕所、换衣服、开水杯等都需要老师的帮助,自理能力比班上其他的孩子落后不少。
而对A的父母最初印象是在A的生日会。孩子在学校里办生日会是需要给父母下跪敬茶的。但那天Anna不管老师怎么劝说都不肯给父母下跪,两人很是尴尬,最后更是不欢收场。
A的父母给我的感觉很是恩爱,但他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给我的感觉却又是那么的不知所措。
后来在家长会上谈论此事,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工作比较忙,而且还要照顾第二个小孩,所以大女儿的上下学接送、饮食生活不得不交给保姆帮忙照顾。时间长了发现都不知道该跟大女儿说些什么话题,渐渐的就产生了隔阂。”
“你们应该要坐下来好好跟A说一下心里的感受呀。”
“我们有想要跟她说啊,但是她不要听我们的话也没办法啊。”
“我指的不是强硬的教导式说话哦,而是跟孩子解释为什么爸妈会把精力都放在妹妹的身上。从而请求孩子的理解。”
“孩子这么小她懂吗?”
“中文那么难她都懂了,这些关于爱的柔软的知识,孩子接受的比大人还要快。虽然不能一朝一夕就见效,但请一定要给点耐心!”
这半年来A的爸爸是真的有用心去拉近与女儿的关系,所以才能再次获得A的爱。对于A妈妈,最近放学偶尔也看到她来接A,希望A也能慢慢发现妈妈对她的爱。
以前在国内实习也遇见过这样的家长,工作忙碌,孩子见到家长的时间只有假期,而这假期却往往被家长的第二情人手机或电脑霸占。等孩子性格发生变化了,想要纠正却又无耐心教导,最后以“你爱听不听”收场。
更有以“爸妈工作很忙很累了你就不能听话一点吗!”把一切的错误推到孩子身上。
孩子有错吗?也是有的。但导致这错误出现的是大人,而不在孩子本身。
上个月学习静思语时,跟班上的孩子说过:“你想让别人倾听你的话,首先你就要去倾听别人的话。”
很多道理家长比孩子知道的多,但往往也只是知道而已。父母本身没有做好榜样又怎么能怪孩子不懂得体贴父母。
对于像Anna这样习惯了一个人,觉得“爸爸妈妈只爱妹妹不爱自己,所以自己也不要爱爸爸妈妈了”的孩子,是需要父母连同错过的时间一起,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感化、教导她的。
刚开学时A对老师也是很无礼,比如女孩子排队等待老师帮忙拉后背拉链,A却在旁边生气说:你可以快点吗我要换衣服!
如果是在家里,父母听到孩子这样子说话,就需要及时教导了。
当时第一次听到时我是吃惊略加不满的,毕竟还是孩子就如此傲慢长大了还得了!
于是我请排队的孩子去找ibu帮忙,然后严肃地看着A,明确地说:“老师不喜欢你刚才说的话。因为这样说话是很没有礼貌的!”
A拿着衣服看着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候我便放轻语气,教导她正确的方式:
“请求别人的帮助时应该说'XX,请你帮助我好吗?',如果别人在忙碌中,就应该耐心等待。说话一定要有礼貌,这样大家才会乐意帮助你。”
最后A请我帮助她,我便帮了。但是之后她就再也不请我帮忙了。
与A的交集到此就结束了吗?当然不!她不找我帮忙,那我就去找她帮忙呀!发作业擦白板等等,我都主动请她帮助,顺利完成任务就来个热情的拥抱当奖励!一开始A还是抗拒老师的拥抱,但是接触多了熟络起来后就变得无话不说了。
孩子也有感知有感受,知道人情冷暖的。有时候他们想要得到父母的爱与关注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才出现了或沉默或反抗的行为。
在学校,老师会给孩子指引正确的方法与道路。但在家里,与孩子间的隔阂就需要父母亲自去化解了。多一点真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即使放下姿态让自己变得幼稚一点去迎合孩子那又怎么样呢,最终赢得的会是孩子信任与喜爱。
对我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但对孩子来说,时间就是父母无可替代的爱。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心情。多抽出一点时间,倾听孩子的话;多付出一点爱,关心孩子的成长。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被爱被耐心对待,不要再以忙碌为由把孩子推向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