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天伦
今天又是七夕了。
七夕也叫乞巧节、女儿节,因为民间传说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织女乞巧,希望能求得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自古以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天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然而在我的家乡,七夕与爱情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也不仅仅属于女儿家,而是所有小孩子的节日。按照老家的习俗,当舅舅的要在这一天给未成年的外甥送一种叫作“巧食”的糕点,寓意小孩子吃了这种糕点后会更加心灵手巧。我一直都不明白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但巧食每年都在送。收到巧食的孩子,决不会独自享用,而是把这种糕点挨家挨户地分发给方圆百米之内的邻居们。孩子们都是用一种非常骄傲的心情完成这件事情的。
每年舅舅都会准时给我们家送来巧食。小时候家里穷,几乎吃不到什么零食,巧食便成了我最大的期盼。舅舅是个很能干的人,颇懂得经营之道,因此家境稍为宽裕,便常常接济我们家,毫无怨言。他个子很高,一脸的威严,然而和我说话的时候,从来都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的。由于我的成绩是所有表兄弟姐妹中最好的一个,舅舅也经常会给我一些小的奖赏。所以,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舅舅,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只想去舅舅家,而且去了就不想回来。后来我渐渐长大,早已经过了收巧食的年龄了,但舅舅却依旧如昔。
由于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所以我在升学中碰到的很多事情都是舅舅出面处理的。有一次我的眼睛不小心受伤,舅舅就一次又一次地跑医院,为我找最好的医生医治。住院期间,他经常转三次车来医院看我(那时候交通不便),想方设法稳定我的情绪。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也恢复的很好,直到现在我的视力还要比大部分人的都好。所以我一直都对舅舅心怀感激。
印象中的舅舅一直都是身材高大、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然而前不久回家,竟意外地发现岁月已毫不留情地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的头发正一天天地变白,皱纹正一天天地加深,腰也正一天天地弯下去了。我可亲可敬的舅舅!
当然,牛郎织女永远是七夕不可或缺的主角——朴素的中国人总喜欢用这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故事来赞颂爱情。听老人们讲,这天晚上,在井边的葡萄架下,凝神细听,还可以听见这对痴心情侣的脉脉细语呢。为此,我特意在井边种了一棵葡萄树。可是除了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在叫,还有几个癞蛤蟆在跳以外,我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什么牛郎织女的情话。
然而每年我还是会早早地坐到葡萄架下,虽然牛郎织女一直都没有说过什么,但母亲却会把他们的故事全都告诉我。于是我便知道了,这一天人间是看不到喜鹊的,因为它们都上天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而第二天喜鹊会癞头,因为它们时间一到就要拆掉鹊桥,牛郎织女一急之下便用鞭子抽它们的头了。
母亲的故事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情节一律是一位富家小姐爱上了一位穷书生,但遭到她父亲的反对,小姐便赠送盘缠资助书生上京赶考,最后书生考中功名衣锦还乡,有情人终成眷属。母亲就这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娓娓道来。我总是一边数着星星,一边听得津津有味地听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我不知道有没有因为乞巧节而变得更加聪明,但它的确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欢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欢乐却似乎越来越遥远了。现在送巧食的习俗依然还保留着,偶尔邻居家的小孩子还会拿一些过来分。这些巧食,不论配料、生产工艺,还是包装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却怎么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
喜鹊似乎都在天上定居了,人间再也难得见到一只。牛郎织女的故事早已烂熟于胸,当然再也不会去葡萄架下偷听他们的谈话了。而葡萄架也早就拆掉了,只剩下那口井还孤零零地躺在那儿,偶尔会冒出几个记忆的水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