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时,尹老师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家长为了给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所有,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关系,同时,因为幼儿园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家长早就做好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3岁的孩子居然嚎啕大哭,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
接下来,尹建莉老师说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外的力量,让他变的羸弱无力,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合作的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等,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培养好品行,打下合作的基础。
第二中损害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孩子早早停留低层然人的发育,小脚穿大鞋地努力让自己适应各种社会标准,这种扭曲是以消灭天性为代价的,他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假思索地弃绝内在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育中,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心理,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种例子很多,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上小学时又想法设法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从思想深处给孩子灌输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什么都是最好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干什么事都争强好胜,在吃穿用度方面也要最好的,身处这样环境里的孩子,抗挫能力比较差,而且性格也比较虚伪,看不起低层劳动人民,正如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其实,不管是贵族学校还是一般学校,都会出人才的,只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过早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同时也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凡事没有自主意识,只会人云亦云,这样的孩子在失去自我后,还能成为一个健康的自由人吗?